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禹虹 《民族学刊》2017,8(1):50-52
油香在回族人的生命中不仅仅是物质载体,而且被回族人注入复杂含义,在家庭、社会、宗教活动中充当特有意义的象征,成为一种典型的文化符号。油香以其“先入为主”的姿态,游走于回族人的重大节日及任何一个人生礼仪,油香在每个回族人的生命中有了“迎来送往”和“生死与共”的意义。本文以人类学传统的田野方式为基点,结合文学与学术的叙述方法,描述了中国回族饮食文化中颇为重要的一种食物———油香,并阐述了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中国回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以期为饮食人类学在饮食文化研究中提供一些线索及思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旅游事业蒸蒸日上,纳家户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甚至是全中国为数不多的典型回族聚居型社区.为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物质文化需求,纳家户生态旅游开发也逐渐提上日程,本文分析了纳家户发展民族生态旅游的优势,初步提出纳家户生态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路,旨在为纳家户生态旅游开发献出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旅游事业蒸蒸日上,纳家户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甚至是全中国为数不多的典型回族聚居型社区。为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物质文化需求,纳家户生态旅游开发也逐渐提上日程,本文分析了纳家户发展民族生态旅游的优势,初步提出纳家户生态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路,旨在为纳家户生态旅游开发献出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4.
所谓饮食习俗是指人们传统的饮食行为与习惯,主要包括食物本身、食物属性、食物的种类、制作过程、餐桌上的礼仪,包括节日食品和各种日常食品以及食物的名称、储存、禁忌等内容。饮食习俗是人类民俗事象中最贴近生活的习俗。饮食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同时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满足着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这种最贴近人类生活的民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读者服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是北京西城区第二图书馆的重要探索与创新。北京西城区第二图书馆位于回族居民聚集的牛街地区,为满足回族读者的多元化与个性化需求,图书馆首创了"牛街回族书法培训班"。从实践效果看,这一创新模式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传承与弘扬了以穆斯林生活为代表的牛街地域文化,增强了回族读者爱国爱教的情怀,并且有利于各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6.
文化符号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述形式,通过语言、饮食、服饰、仪式、节日等形式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意义。旧村的文化符号以民族性的基础和核心,同时与其他民族文化有机融合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回族文化体系。文化符合的存在样态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族群认同的样态和特点,通过辨异、约束、整合、规范等作用从内涵和心理上影响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7.
读者服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是北京西城区第二图书馆的重要探索与创新。北京西城区第二图书馆位于回族居民聚集的牛街地区,为满足回族读者的多元化与个性化需求,图书馆首创了"牛街回族书法培训班"。从实践效果看,这一创新模式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传承与弘扬了以穆斯林生活为代表的牛街地域文化,增强了回族读者爱国爱教的情怀,并且有利于各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饮食习俗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饮食习俗是各民族在自己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饮食方面的喜好、风尚、习惯、禁忌等,是各民族社会文化的宝贵遗产。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民族观念、心理、文化的特点。回族的饮食习俗同样具有其鲜明的民族特点。 回族信奉的伊斯兰教注重和提倡卫生、洁净。回族的饮食选择,就是依据伊斯兰教规定的卫生原则来确定的。伊斯兰教在《古兰经》中规定:“准许人们吃一切佳美的食物,禁止吃污秽的东西。”教法学家认为,任何东西只要它本身纯洁,本质良好,且有益于人的身心,都是佳美的,从理论上讲是可饮可食的;反之,则均不可食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后10年,回族穆斯林民间报刊大量出现成为一种十分醒目的文化现象,其中以兰州市回族穆斯林民间创办的<开拓>杂志持续办刊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民间社会影响最深,成为这一文化现象的一个突兀的"符号".本文通过对这一文化现象的透视,认为这一凸现在改革开放社会大背景上的文化现象是回族穆斯林之文化自觉与精神渴望的必然结果.同时,这一文化现象作为应合大社会变迁的滥觞于民间的文化自觉运动,又成为20世纪末回族穆斯林文化振兴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都市外来回族穆斯林社会网络的建构——以桂林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网络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学者开始运用社会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城市中流动人口的问题。在多元异质文化的都市社会,外来回族穆斯林通过各种方式建构自己独特的社会网络。本文以桂林市外来回族穆斯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语言、饮食等体现其族群边界的最为突出的符号和宗教活动进行分析,提出了其社会网络建构的特点和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条不太引入注目的小街,却因一片饮食群的建立扬名珠城。这便是蚌埠市奋勇街回族饮食群。这是有着2万多回族的蚌埠市仅有的一处规模较大的回族饮食群。每当黎明,人们还未完全醒来的时候,这儿的各种风味小吃早已香味四溢,热气腾腾,无论春夏秋冬,朝朝如斯。过去的奋勇街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奋勇街是蚌埠市回民的主要居住区。以前,这里的饮食摊点杂乱无章,回民吃饭很不方便,回、汉民之间还时常因生活习惯问题发生纠纷。到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西北回日常洗涤用具———汤瓶的概念及口碑来历入手 ,解读了汤瓶文化的内涵 ,即它是伊斯兰教法的产物 ,又是一种文化符号 ,它蕴涵了回族的美学观念、洁净观念 ,道德观念 ,以及汤瓶的其它功用 ,同时分析了汤瓶对回族生活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丽文 《回族研究》2012,(2):133-136
近年来,回族舞蹈创作作品纷呈,在反映民族现实生活、展示民族文化符号、表现民族精神和典型性格上,有许多新的突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但在回族舞蹈编创观念和回族文化精神特点的表现上,还存在着浅表化以及原创意识滞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川西北回族饮食文化的地域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西北回族长期与藏、羌、汉诸民族交错杂处,文化上互相影响,引入、改造了当地兄弟民族饮食技术以适应地理、人文环境,形成了不同于其它地区回族的饮食特色。  相似文献   

15.
清真寺不仅是回族文化的核心意象与象征,也是回族文学反复表现的原型意象;回族依凭清真寺符号系列不仅在表述中成功构建了"小我",也在社会语境的对话中构建了"大我"。随着回族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清真寺在不断适应新的话语语境的同时也在生成新的语境,成为一种参与历史建构的能动力量。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支在中国环境下借助伊斯兰文化基因孕育和成形的民族,回族的民俗处处体现着伊斯兰文化的保守和汉文化的儒雅.作为辨别民族身份最直观和清晰的符号,回族服饰以朴实、素雅的风格在中国少数民族中独树一帜,而其中的精髓——头饰,已是回族服饰展现其美学思想和审美能力的灵魂.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对回族头饰的渊源、设计和社会功能展开解读,以为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17.
回族流行音乐在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热潮中发展了近30年,相关研究却凤毛麟角。作为当代回族文化之一,回族流行音乐集中体现了回族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交会,并在回族地区和回族群众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阐释和分析当代回族流行音乐的基本概念、生成机制、创作和消费群体、素材来源和发展趋势,不仅可见回族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也可见当代回族的精神需求、现代意识和审美情趣,还应看到回族流行音乐是回族音乐和流行音乐乃至回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双向追求。  相似文献   

18.
回族节日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的传统节日是构成回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回族节日文化的特性及其意义 ,充分揭示了回族节日是回族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人们从中可以得到精神的愉悦以及美化生活的养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从回族家谱具体内容来探讨南方回族在历史上对民族文化认同的重构。指出南方回族谱牒是特定政治和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克服认同危机而所作的积极应对的手段,是回族社会内部进行自觉文化认同重构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南方回族在宗教认同淡化前提下文化认同重构的一种转换和替代。这种历史实践隐含着南方回族发展的一个历史特点,即家族意识的构建和延续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南方回族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20.
略谈我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静 《回族研究》2006,(2):111-113
宁夏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占全国回族总人数的1/5,号称“中国的穆斯林省”。宁夏回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吸收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形成了一整套本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回族的宗教信仰、礼仪、饮食、服饰、居住、婚姻、节日、游艺、语言文字、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