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元代回回教育特征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元代多民族教育中 ,东迁回回人同时接受两种教育 ,即回回文化教育和汉文化教育。前者以学习回回自身传统文化为主 ,它是培养元朝所需回回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是元代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 ;后者则以学习、研读、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主 ,是随着元代回回人的聚合及汉语言文字的普遍使用而接受的重要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3.
4.
在蒙古军第三次西征的历史过程中,阿拉伯民族许多先进的天文历算成就被扎马鲁丁等学者陆续传入中国,因而成为元代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上都回回天文台的创建,上都一时成为东方回回天文历算的研究和传播中心.在这里,回回天文历算不仅以它独特的科学体系而与中国的传统天文历算相媲美.而且它还积极地推动着中国传统天文历算向更高的历史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元代东传的火不思、兴隆笙、七十二弦琵琶等阿拉伯-伊斯兰乐器进行了详细考述,并论述了东来回回艺人在华的活动及回回乐曲的传播与影响。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通过翔实的资料,就元代"0"空位、阿拉伯数码、弧三角学的运用及回回数学著作的引入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以此探究了元代传入的回回数学知识对中国数学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蒙元王朝在其盛时状况时期,无论是在社会经济,还是在交通运输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加之元代对商业活动的保护和有效管理,都为元代社会地位较高的回回商人在甘宁青的商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虽然在整个元代而言,甘宁青回回商人的商业活动无法和东南沿海及中原地区的回回商人的商业活动相提并论,但是这一时期回回商人相比于他们的先民唐宋时期的"蕃商".他们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元史》和元人笔记《解醒语》的有关记载,从其所处历史环境、仕途沉浮及其与回回人、汉人的关系方面对元代回回丞相倒剌沙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试图反映元代色目人内部之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元代回回人的宗教制度与伊斯兰教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元代回回社会中的宗教制度和伊斯兰教法。作者认为,元代回回社会中存在着官方认可的管理者和更小的民间宗教事务管理者两套系统。伊斯兰教法约束了回回人的行为规范,并且对元代多元法律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影响。在多元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回回法”同“汉法”及“蒙古法”有一个冲突和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12.
13.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元政府十分重视对广西民族地区的设治与控制,委派大批流官前来会同少数民族首领共同管理.女真人乌古孙泽、回回人伯笃鲁丁先后于世祖、顺帝时期入仕广西,力而行之,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文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各具代表性的历史贡献.他们的政治活动与观念行为尽管具有一定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但客观上对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仍不可低估.事实表明,广西民族历史的发展,是各兄弟民族携手共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15.
《啰哩回回——元代的吉普赛人》是杨志玖先生晚年的一篇名作,发表后学界多有赞誉。本文在杨先生之作的基础上,沿着杨先生论文的思路,作进一步的探寻,试图对中国的吉普赛人问题能稍有深化,也通过此文来表达笔者对杨先生去世10周年的纪念之情。 相似文献
16.
回回人东迁中国,由于客观情势的需要改变了固有的风俗习惯。他们积极学习汉文化,使元代出现了大批回回儒者、文学家、艺术家,这是回回人文化心理转变的结果。但是其基本信仰准则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形成了具有独特心理状态的回回民族。回回人文化心理的转变过程也是回回民族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18.
19.
高丽史中的回回人张舜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舜龙是公元1274-1297年问活跃在高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之一.他在长达24年的时间内,为维护高丽同元朝的友好关系,促进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作为一个回回人,也为回族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作出了贡献,在中、韩友好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奥都剌合蛮、阿合马、倒剌沙为例,分别论述了蒙古国时期、元初及元中期回回官员与汉人士大夫之间的关系。此外,在充分挖掘元杂剧的基础上,就伊斯兰教("回回法")与"汉法"在民间社会的冲突亦作了勾勒,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元代伊斯兰教作为外来文化在遭遇主流文化———"汉法"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及由此所产生的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