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的日子.这十年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十年,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本文选择2001-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权威数据进行整理解读,从而全面展现了中国入世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作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正> 国有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一直是国家经济的主力军,是维护国家社会稳定,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由计划经济走入市场经济轨道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与其它经济形式的企业相比,发展速度明显落后,各种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弊端、历史的包袱都逐步显现出来。虽然国家为了国有企业的  相似文献   

3.
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道路上。转轨经济所付出的成本,是由战略思路的风险控制和法治信用建设缺失导致,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国家经济战略的实现。为此通过详细的经济学论证,提出国家经济战略的实现路径,使得隐性成本显性化,从根本上保障了共同富裕的实现,最后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未定稿     
正中国特色与理论创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深圳综合开发院院长樊纲认为,当前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充分挖掘中国这几十年来制度转轨、经济发展的特殊的经济实践和历史过程,找出那些真正新的经济现象。首先,中国是两个转型过程同时发生的国家,一方面是从落后的经济为起点实现了经济起飞和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这种经济增长是在从公有制一统天下的计划经济向多元化市场机制转轨的过程中发生的。其次,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三,中国是第一个大规模吸引外资、对外资高度开放以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国家。最后,中国还有其他的特殊性,如地域广大,差异性较大等。这都可能是理论创新有待发掘的"金矿"。(《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的高速高温之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世界范围内的绝对中国失范、与经济学原理相悖的中国现象, 无不与原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生死攸关。有关中国经济冷热——“硬着陆”还是“软着陆”,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经济”意义上未来要解决的重大方向性问题。近 30年来,中国“市场经济”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最高峰值的是 1992、1993年曾达到13.2、13.4,而最低峰值是1989、1990年为4.3和3.9(就是这种速度,也是“高收入国家”可望而不可及  相似文献   

6.
自从货币战争成为热门词汇,经济战中的阴谋论甚嚣尘上,这是在所难免的幼稚思维.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与法治经济的进展,国人不仅学会理解日益繁多的市场技巧,理解金融绝不仅仅意味着存贷,更意味着资产证券化.国人还了解了,市场经济与法治经济并行不悖,缺乏规则的市场必然产生激烈的对抗,最终走向极端管制. 中美之间互为镜相,双方关系正常化的几十年,恰好是中国市场经济大有进步的几十年,也是国人市场扫盲,从贫困走向温饱的几十年,更是了解自身、反省现有模式不足的几十年.  相似文献   

7.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社会主义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明确地讲,就是要放弃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选择何种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来未解决的理论问题,而且是影响和决定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实践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教条化的理解以及其它一些原因,人们往往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划等号,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划等号。因此,要在两种经济体制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抛弃那些已经被实践证明并…  相似文献   

8.
入世十年来,中国履行对世贸组织的承诺,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降低关税,削减非关税措施,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进一步扩大服务市场开放和营造更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国际分工与合作,推动了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制的发展。,对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尽管中国2001年底正式加入了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尽管以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和美国卡托研究所为主编制的弗雷泽/卡托2001年的世界经济自由度指数把中国排在81位而把俄罗斯排在117位,尽管1998年欧盟通过决议将中国从其反倾销政策中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除去,给予中国介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之间的“特殊市场经济国家”待遇;尽管美国已经承认一些中国大陆企业“市场经济”待遇,但是欧美的反倾销中,中国仍然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受到歧视性待遇,而俄罗斯已经被作为市场经济国家…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披露,中国正在制定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拟将2001至200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定为7%左右。王梦奎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有三个标志:一、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转向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国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尤其目前国际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和军事格局都发生重大变化。王梦奎认为,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十五”期间经济将是一个新的成长期,整个下世纪初叶将保持好的发展趋势,经济增长速度定为7%左右,与90年代中期制订的“1996至2000年‘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提出的,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长一倍的目标相吻合,可以达到。  相似文献   

11.
对赶超战略的反思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赶超战略的反思林毅夫,蔡昉,李周改革开放十五年来,经济改革的侧重点在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其核心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其成效是微观经营机制的搞活。然而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层面的问题、中国政治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则一直未能引...  相似文献   

12.
正经济总是在不平衡中发展的。这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其实正是这几十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现在中西部省份也将这种不平衡发展战略运用于省域的经济发展。央行近期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07-2012年期间,全国范围内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更趋平衡了,但新的不平衡又浮现了。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文指出,在一些省份,其省会城市的经济增长快于其他城市,这表现为省会的"经济首位度"的提高。省会经济首位度。即省会城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变暖的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而愈见明显。而今,由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低碳经济已经逐步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走生态、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成为现代国际经济发展的主题。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国际承诺的必然选择;又是调整经济结构,建设新型工业国家的重要战略契机。本文结合我国现状讨论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必要性,以及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的矛盾激化,如何成功实现经济的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市场经济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模式的有机结合,有其独特的一面。中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项目与规模继1993年后又一次急剧扩大,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已有文献多是研究FDI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包括社会主义市场里的商品经济和掺杂在其中的计划经济。本文将选择市场经济予以单独分析。本文先是分别介绍了中国市场经济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发展现状,再从优劣两面分析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影响,最后提出针对劣势影响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海洋经济示范区规划,也是浙江省首个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规划。国务院批复中称,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区域开发规划理论与空间规划理论浙江经济依靠民营企业和市场经济先发优势占得先机,然而,近年来出现诸如陆域发展空间狭小、传统产业上升空间有限等问题,制约了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越来越注重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国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之一,肩负着支持国家改革和建设的重任,国有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促进科技和经济发展、增强中国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史理论》史希克斯教授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与升华。在书中,他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经济发展遵循习俗经济,指令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路线。这有别于常见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给转型时期的中国学者有益的启发。特别是在书中他强调了国家的作用,这也为我们现今正确认识并解决"政府-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史理论》史希克斯教授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与升华。在书中,他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经济发展遵循习俗经济,指令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路线。这有别于常见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给转型时期的中国学者有益的启发。特别是在书中他强调了国家的作用,这也为我们现今正确认识并解决"政府-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国际竞争的环境变迁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姜洪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国际“典型道路”80年代初,世界银行的一些专家来中国考察结构问题时,曾拿出一个多国模型来作为参照系,这使中国的经济工作者大开眼界。所谓多国模型就是由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与赛尔奎因以世界上几十个国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运行要以市场为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凡是市场经济搞得好的,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都非常重视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更应当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今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和经济改革的需要,做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这对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新旧体制的顺利转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强宏观调控是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抓机遇求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国民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