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2.
习谏 《职业时空》2008,4(3):49-5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既是对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类在20世纪末所取得的最关键的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循环经济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从实质上看,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都是追求资源、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持久转换与发展。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绿色新政"号称21世纪"新政",这个观点最早是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号召全球领袖在经济领域对环境友好的工作机会予以大力支持,并采取积极的投资措施以引导全球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从而改善全球的自然生态环境。该观点受到世界上一些国家领导人,如英国前首相布朗、法国总统萨科齐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时期浙江资源环境压力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宏  岳凌云 《城市》2010,(5):30-33
“十二五”时期,浙江将进入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期、投资驱动作用稳定期、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期,同时资源要素制约也将进入更加严重的瓶颈期。在此,笔者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时间序列模型等研究方法,对浙江自然资源以及环境容量需求压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环境保护放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进行考量并指出,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问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循环发展新方式,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新"就是"与旧质有异","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实质上就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  相似文献   

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实质也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既是中国梦的出发点,也是中国梦的落脚点。而实现美丽中国梦,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之后,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更加迫切,呼吸清洁空气、享有蓝天白云、感受温暖阳光越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常务会议7月11日讨论通过《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规划要求确保到2015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目标。这有望让国内的节能产业获得快速发展机会。调整产业结构要达到节能减排规划目标,需要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提高能效水平,强化污染物减排以及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运动等方面着手。根据规划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来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8.
蓝天、绿地、青山、秀水,这些群众心目中向往的美好生活,如何打上价格标签,使其体现出品质生活的价值?今年1月21日,作为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改革成果,该市盐田区发布了全国首个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并核算了盐田区2013年城市GEP总值。盐田区此举得到生态环保专家的充分肯定,认为其具有开创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征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一带两圈、双轮驱动”的战略,全省旅游面临加快发展的新机遇。对于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方面也有了新的措施。通过对“两圈”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必要性的探讨,提出能突显湖北地域文化、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发挥“两圈”各自独有特点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职旅游资源课程教学中如何突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洁 《职业时空》2008,4(1):133-133
本文所指的“理”指的是各种地理要素(包括地理位置、地理成因、地图、交通线布局等)。旅游和地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美国著名地理学家伊恩·姆·马特勒在他的《国际旅游地理》一书中说“旅游几乎没有哪个方面与地理无关,地理也几乎没有哪个部门无助于研究旅游现象。”旅游的全部复杂性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里表现出来的,旅游取决于一系列的地理、  相似文献   

11.
杨钊 《城市》2014,(8):34-3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随后,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又明确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2.
关键词: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7月12日下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闭幕。会议达成了重要文件《2014贵阳共识》,全文如下:2014年7月10日至12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在中国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为年会致贺信,强调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但凡中年以上的人,都会怀念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原生态绿色食品。与现在的一些食品相比,当年的猪肉味道鲜美,当年的鸡蛋蛋味十足,当年的苹果和香蕉香甜可口,当年的西红柿甜中带酸味道纯正……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食品种类的确是越来越丰富了,蔬菜可以反季节,瓜果可以嫁接出新品种,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有的果蔬也会在高科技的作用下变种、变味,譬如,为了保鲜而使用保鲜剂防腐剂,为了提高品相、提高产量而大肆喷洒农药甚至改变其基因等,却是令人遗憾的。更令人痛恨的是,一些无良种养殖户,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竟然违反自然生长规律,使用各类激素缩短养殖周期,以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苍溪县国土资源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盯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工作全局,积极探索建立建设用地全程管理运行机制,正确处理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全力做好“破解发展难题,提升行政效能,优化征地环境”三篇文章,促进了重大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实现了从被动用地到积极保障发展的转变,使全县各项建设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17.
“三生”空间优化及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1990年~2012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29万平方公里增加到4.56万平方公里,12年间增长了2.5倍,年平均增长达到5.9%;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由1.1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4.58万平方公里,增长2.9倍,年平均增长6.4%。与此同时,城市人口则由3.03亿增加到7.12亿,增长了1.35倍,年平均增长4.0%。这种大规模的持续开发建设活动给国土空间开发和环境资源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已经出现了地区差距扩大、部分地区过度开发导致资源环境约束趋于极限、生态  相似文献   

18.
正湿地旅游的开展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它也成为保护湿地的一种手段和实现保护的途径。只有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的旅游效益,才能实现湿地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双赢。芦苇跌宕,芳草萋萋,湖泊纵横,百鸟齐飞……被喻为地球之肾的湿地留给人们的印象梦幻而美丽。  相似文献   

19.
春意盎然的四月,我们迎来了第44个世界地球日.为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也为了动员全民积极行动起来,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梦,今年地球日的主题定为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这是现实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当今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历史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的形势也日益严峻.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保护生态,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0.
马丽文 《中国扶贫》2016,(15):32-3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明确要求,并多次强调,贫困地区,尤其是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的地区,要牢牢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要把生态保护脱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努力实现从生存与生态的“对抗”走向“共赢”,积极探索发展与生态建设、群众增收相互促进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