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深厚的人民性意蕴。具体来看,通过坚持人民性的文化建设原则,坚持以党性推动文化建设,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多维度正确认识和处理了党性与人民性的内在关系;通过确立人民性的文学艺术价值导向,坚持人民性的文学艺术创作导向,坚持人民性的文学艺术研究导向,多领域坚持了人民性的文化建设指向;通过坚持文学艺术要服务人民大众的原则,坚守人民大众的价值主体地位,激发人民大众的文化创作动力,多方面坚持了服务人民的文化建设方向。人民性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显著特性,必将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迸发出强大的人民力量,为文化强国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对于鲁迅的爱国主义研究不够,对于鲁迅的爱国主义及其小说中的人民性的关系,尤其缺乏研究。这里,我仅就此问题谈一些体会 (一) 爱祖国爱人民,为争取祖国民族的解放和人民大众的自由幸福而斗争,是鲁迅一生的根本精神,是他一贯坚持追求真理、坚持前进、坚持革命的动力,也是他的小说所以具有高度人民性的根本原因。 十九世纪俄国的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曾经强调文学中的人民性,认为真正的文学家应当是属于人民和民族的,文学应当“象镜子一般反映出人民的精神和生活”(《别林斯  相似文献   

3.
方维保 《文史哲》2011,(2):127-137
中国左翼革命文学是建构在伦理和道德化的"人民"和"人民性"的阶级话语基础之上的。左翼革命文学对"人民"进行了阶级论语境下的重新阐释,它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化和俄罗斯民粹主义对于知识分子与人民的各自独立的论述,而剔除了传统启蒙主义文化和人道主义文化中的公民和全民的涵义,确定了其对于无产阶级的特指,并建构起了一套完整的人民伦理秩序。根据这个秩序要求,资产阶级、知识主体与人民工农兵在文学想象中享受不同的伦理地位,并且建构起一种以"人民"替代民族、以革命政党代替"人民"和民族的结构。阶级论语境下的人民伦理秩序,直接造就了左翼革命文学的"人民性"情感规范和道德良知机制。在知识主体的文学言说中,享受不同伦理序位的社会阶层,在文学话语中接受差别性的情感待遇和形象待遇。"人民性"也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的道德化情怀。对于"人民"艺术形式和话语传统,"人民性"建构起的是对于它的道德崇高感和知识主体的精神皈依感。更为重要的是,"人民性"还是一种文学的良知机制。知识主体作为创作主体,其价值立场、情感姿态、艺术形式追求都受到自我道德的约束和监督,会因接近而生欣喜感和幸福感,并因疏离而生失落感和罪恶感。由人民伦理秩序及其所衍生的人民性道德情感构成了中国左翼革命文学的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4.
(七) 文学語言手段的人民性問題 文学语言和作家语言的人民性也是一个根据对语言的全民性的研究,而要求具体探討的最現实的问题。人民語言文化所有的卓越成就在文学語言和艺朮作品語言中的体現,作家語言和全民語言的有机  相似文献   

5.
历史真实是历史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历史文学的人民性是体现历史真实的关键方面。无论是围绕人民大众的生活展开情节,还是以帝王将相做主角,历史文学中都应真实地反映出那一时代人民的命运、人民的意愿和人民的历史作用,展示人民大众是历史的缔造者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6.
米哈伊尔· 肖洛霍夫是苏联文学杰出成就的代表.这位经典作家之所以能够历经时代变迁的考验,依然在大众心目中焕发出恒久的魅力,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创作的人民性.肖洛霍夫创作的人民性源于他"为人民"的创作初衷.他带着为人民写作的规划走入文学并终其一生都没有背离自己的创作目标.他对历史与精神真理的无畏追求为艺术创作树立了难以超越的典范.肖洛霍夫创作的人民性体现在其作品的真实性上.他的创作以异常敏锐的洞察力和极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多维度多层次地反映了整个宏大的历史时代的伟大场景,证明了人民在巨大的历史转折关头的生命力和推动力,而且揭示出普通人生活的全部复杂性和心灵的矛盾性,展现了历经无数创伤而走向幸福、 越过一切不幸而走向最高道德价值的人民的主题.肖洛霍夫创作的人民性还表现在他的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阅读、 在不同社会阶层及文化等级中取得的巨大成功上.  相似文献   

7.
重拾文学的人民性 ,指认人民性失落的现状和成因 ,在于确定人民性在当代文学中的位置。为了准确把握人民性的内涵 ,需要疏通人民性与文学的政治性、阶级性、国民性、时代性之间的关系 ,这也是关系到当前文学理论和实践走向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用“人民文学”的旗语为网络文学指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倡导用“人民文学”的旗语引领网络文学,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网络文学还不是“人民文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网络文学可以成为“人民文学”.但“人民文学”是新世纪文论语境中颇有异议的一个概念,争议诱因集中在思维定势、运思方式、生产方式.基于此,向网络文学亮出“人民文学”的旗语,必须构建生成性的“人民文学”观,从媒介维度探索网络“人民文学”的生产方式,提炼网络文学中孕育的人民性精神形态.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语境中文学的民族性与人民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辉 《河北学刊》2001,21(6):65-68
全球化给民族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震动 ,其中既有正面影响 ,也有负面效应 ,我们必须抵御具有强烈文学文化殖民倾向的负面效应。这就要加强我们文学的民族性。而要加强民族性 ,就必须强化人民性 ,因为文学的人民性是其民族性的精髓与活力源泉。在全球化语境中 ,走向人民性是文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品格,贯通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其中,承载人民现代化期盼、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探寻人民性的根本实践动因;强化人民政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契约关系”、加强人民政党现代化建设是维护人民性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筑牢现代化实践的人民内核是保持人民性的根本指导思想;维持人民共同体的团结、提升人民的现代实践能力是发展人民性的根本实现途径;增进人民福祉、保证人民享有现代化成果是检验人民性的根本评判标准。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拓实现了现代需要驱动、先进政党领导、科学理论指引、主体力量创造以及成果归属评判的“五维统一”,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11.
一个世纪以来,新文学在世界民族民主革命新格局的背景下,一开始便以战斗的姿态涤荡着旧文学领域的污泥浊水,使旧文学从思想到形式发生巨大革命。新文学植根于中国新的现实土壤,密切联系着时代和人民,以崭新的观念、崭新的内容、崭新的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开拓了人民文学新纪元。新文学的可贵,不仅在于它已取得巨大成就,更在于它在成长和完善的过程中,不断积淀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形成了人民性的传统,这对于发展21世纪的中国文学具有重要意义。新文学人民性的传统,最突出的一点,是以自觉的时代意识和强烈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苏云 《天府新论》2011,(6):90-92
我国检察工作的人民性是我国国体和政体的逻辑展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检察工作人民性的政治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检察机关人民性的职能要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与西方检察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民性。新时期检察工作人民性之实践途径是人民群众充分参与检察工作,检验标准是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公信力的评价程度。全面体现新时期检察工作人民性,还需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坚持司法人性化的立场。  相似文献   

13.
万光侠 《东岳论丛》2022,(11):26-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人民性是新时代一个重要命题,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意蕴。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与人民的本质关联,聚焦人民精神需要、人民主体性、人民文化权益、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人民实践方法论原则等方面,深入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人民性的价值原点、价值动力、价值目标、价值评判与价值实现,以真正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价值引领、激励规范、凝聚共识、协同整合的功用。  相似文献   

14.
新闻学中的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问题,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一个根本原则问题,是我们新闻工作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也是我党办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个问题不仅是新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现仅就党性和人民性的概念,建国后讨论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回顾,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等问题,谈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赵树理作品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延安文学的人民性是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争鸣中逐步确立的。从表面上看,赵树理的作品反映的是解放区大众的生活,体现的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但实质上,经过国内外学者的理论阐释,文学的人民性特征逐渐获得美学价值、形式创造、经典互文等多元意义,从而为文学的人民性赋予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时代意义。这种理论阐释不仅将延安文学确认为一种新文学,而且使其成为一种可以为中国社会变革代言的新经典。  相似文献   

16.
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与文艺人民性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把传统文化的发扬与文艺人民性的实现联系在了一起。文艺民族性与人民性的关系问题,在国外左翼文艺家那里,曾经得到认真讨论。中国左翼文艺家开始思考民族性问题时,也与人民性问题相互纠结。抗战时期,毛泽东把文艺的民族性问题上升到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新文化这一高度,其对古典文艺人民性的分析深刻影响了后来学者们的学术研究。新世纪之后,江泽民、胡锦涛在历次文代会上的讲话,其主调都是坚持文学的人民性,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也是从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立论的。习近平则把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通过文艺作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的人民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要体现方式。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6,(1):96-101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文献,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核心就是要进行人民性的文化建构,具体表征为文学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其价值诉求是掌握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人民性不仅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有关,而且还与"五四"之后的文学创作实践、文艺思潮等密切相关。结合当时严酷的抗日局势,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必要前提,人民性主要表现为全面占领无产阶级文化阵地,确保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绝对地位。直至新世纪,人民性进行新的调整与扩容,表现出更大的弹性与张力。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指导全面依法治国的科学理论,人民性是它的底色和独特优势。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中国国情的人民性以及习近平实践经历的人民性。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评判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立场的内涵所在。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立场要坚持党的领导,保持党的廉洁和清醒;要推进良法善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要加强队伍建设,牢记为民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19.
人民性:从汉语的角度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黎明 《江汉论坛》2008,5(1):113-116
关于"人民性"的探讨最近又出现在文学批评界.把"人民性"定义为民族文化精神、劳动阶级的利益和愿望或者公民性,都不符合"人民性"一词的本意.从汉语词源的层面看,复合词"人民性"表明了人的先验类属性和历史规定性之间的一种结构性关联.具有人民性的文学,即是那种表现了人的"人性"和"民性"之间复杂关系的文学.  相似文献   

20.
在林彪和“四人帮”横行之时,文艺作品的“人民性”曾被斥为取消列宁主义党性原则的东西,是“全民性”的同义词,是“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概念”;有人也跟着说什么“文学的‘人民性’概念,是一个十分含混模糊的非阶级的概念”,袭用“人民性”的概念,是“修正主义文艺黑线”,“以图改变无产阶级思想运动、文艺运动的性质”,“‘人民性’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