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89-199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邓小平同志总结国内外经验,尤其关注改革开放,他关于改革开放的多次谈话,成为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一、充分肯定改革开放,提出坚持改臼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1989年6月9日,邓小平同志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这个基本点错了没有?没有错。没有改革开放,怎么会有今天?这十年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应该说我们上了一个台阶,尽管出现了通货膨胀等问题,但十年改…  相似文献   

2.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刘勇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邓小平同志的贡献不在于一般地提出了改革问题,任何社会都要进行改革,这是一个普遍的历史现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也要进行改革,恩格斯在理论上作过论...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引路人.在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正确把握时代主题,把社会主义发展与维护世界和平有机地统一起来,科学制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战略,适时把握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新的发展机遇,并在准确判断国际局势的基础上确定外交策略,实现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邓小平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做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奠定的和平崛起战略,从而继续有力地将中国和平崛起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4.
把政治稳定作为治国之道中的最为基本的战略方针之一和新时期一切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前提,是邓小平同志的重要理论贡献。邓小平同志认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政治稳定的基础;必须坚决而正确地进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邓小平同志所讲的政治稳定是一种发展型的政治稳定,即改革开放是我国政治稳定的基本途径,政治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和环境,要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开放,求得持久、稳妥的发展。为此,邓小平同志认为,要坚持在民主与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政治制度化是解决各类政治问题的一项基本措施;政策的连续性是政治稳定的一个基本方面;要“小民主”,不要“大民主”;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5.
解读中国和平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平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的又一伟大创新,是中国在新时期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平发展的理论内涵是:和平是关键,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是:和平是发展的基础和终极目标,发展是物质保障。和平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家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在两极体制崩溃、冷战结束后的今天,一个致力于改革、发展和经济振兴的潮流正在全球兴起。飞速发展的科技革命和全球一体化趋势,使世界各个国家相互依存的程度更加加深,这给古老的国家安全问题带来了许多新的话题。邓小平同志的国家安全观就是建立在对国家安全环境的动态观察之上,立足于冷战后的新情况、新问题,透析规律、敏锐洞察。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深入领会邓小平同志的国家安全观,既影响到今后中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安全环境的好坏,也关系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加快经济发展,尽早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根本目标,也是中国当代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之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重大战略问题。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邓小平同志面对世界新格局,立足于中国的实际,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
一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3月接见日本访华团的谈话中曾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经济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这四个字就是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所确认的“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伦理思想张清祥,袁雅莎邓小平同志不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是一位学识精深的理论家。他在运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设计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解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在改革开放向纵深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0.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重要战略主张。它包括国际经济济秩序和国际政治新秩序;两者紧密相联,相辅相成。各国应当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准则,建立稳定和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问题是当今世界颇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邓小平文选》中涉及较多的一个话题,怎样理解邓小平同志的现代化思想,对于我们正在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提出及发展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之上的。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论述也是建立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之上的,具体来讲,就是建立在近一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建立在我们党建国以来对现代化的实践基…  相似文献   

12.
坚持平等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学习《邓小平文选》有关民族问题论述札记李锦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历来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特别是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改革实践观的内容与现实意义。作者认为.邓小平同志近十年来发表了许多独到与精辟的见解,形成了一个引导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观。邓小平改革实践观是一个体系.第一层面是哲学实践观,是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它主要包括真理标准论、社会进步标准论、管理行为标准论。邓小平改革实践观的第二层面,是政策实践观,即政策战略与指导原则,主要包括八种理论:首要发展经济论、科技兴国论、社会稳定论、以法治国论、两个文明论、共同富裕论、第二次革命论、对外开放论。邓小平改革实践观的现实意义,首先是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克服企钱拜物教、实用主义与价值多元论的消极影响;同时是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需要。邓小平改革实践观在实行的过程中,有时还存在操作化不充分、条件准备不足、没有真正落实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经济理论,而经济理论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战略。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理论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定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概括起来,集中表现在以下八个“统一”上。1、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理论是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从客观条件来看,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国际上的和平环境,另一个是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在国际方面,邓小平说:“我们希望至少有五十年到七十年的和平时间”,[2]因为中国要发展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需要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战略已经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思想,但"三步走"战略所要达到的小康主要的是经济指标,还不是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是对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对外开放理论适应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实践的教训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在实践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雄伟战略,学习资本主义社会一些有益的东西,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成功地指导了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科学理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选用年轻干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解勤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历来十分重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一再强调,要有意识地选拔年轻人来接班,这是一个战略问题。1992年春天视察南方谈话时,他又说:“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他们成长起来,我...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的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外交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在一次次的国际风云变幻中,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的外交事业把握了准确的方向,也为世界和平做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构想的现实意义李清德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科学构想和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也是新时期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的奠基人。关于科学技术,邓小平同志作了许多非常深刻、非常精辟的论述,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邓小平同志科技思想的发展历程 回顾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论述和实践活动,可以清楚地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