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志武 《唐都学刊》2003,19(1):115-120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喜爱有德有才的人,厌恶徒有虚名的人,忌恨爱耍小聪明而不顾及后果的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历史上那个唯才是举的有作为的曹操的真实写照,他对待人才不但不奸,而且胜过他同时代的刘备、孙权等。那种认为把曹操写成白脸奸贼的罪魁祸首是《三国演义》的看法是错误的;认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反面典型的看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是形成作品的那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生活和斗争的艺术反映。我们认为《三国演义》这部我国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的独特思想内容就在于这部小说包含着作者对历史的兴衰际遇的规律性的认识和判断,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发展的主观评价,即作者的历史观及人才观。《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想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写到孙策死后,孙权初掌江东时曾问周瑜;“今承父兄之业,将何策以守之?”①周瑜当即回答说:“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分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周…  相似文献   

3.
引言:学院式的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三国演义》(下称《三国》)近年算个热点。海内外争拍《三国》影视片,特别是日本播放电视木偶连续剧《三国志》“朝野轰动,并引起国际影视界的注目。”尚有《三国物语》等通俗文学。《日本百科全书》详列《三国》词条,诸葛亮等人物家喻户晓。应用研究尤受青睐,《三国志的智慧》、《三  相似文献   

4.
成功的尝试──读胡世厚、卫绍生的《<三国演义>与人才学》吴光正近年来,《三国演义》的应用研究突然热了起来,论文和论著不断涌现。是喜是忧,只有研究结果本身才能证明。对一部文学名著作应用研究容易让人觉得是文学批评本质的迷误。《(三国演义)与人才学》(以下...  相似文献   

5.
论《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的谋略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的谋略特色崔积宝司马懿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历史人物、谋略家。在三国后期,他是饺饺者,他的作用和影响远远超过其他人,是他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奠定了三国最后统一的基础。只有他能与《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号人物诸葛亮相匹敌。《三国演义》对他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论《三国演义》中的“八阵图”萧甫春《三国演义》是一部著名的历史小说,其中的“八阵图”更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然而勺\阵图”却充满了“奇僻荒诞”的神话色彩,始终无人对它进行实事求是的评说。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人,连《三国演义》中的“木牛流马...  相似文献   

7.
试论《三国演义》作者的妇女观鲍军海一部《三国演义》在着笔描写众多男子隶功立业的同时,也描绘了许多的妇女形象。虽然除貂蝉、孙夫人外大多着墨不多,但却同样轮廓分明。对这些妇女的描写,有人认为,书中的女性“掉进了以权、忠、义为中心的男性中心”,是女性意识相...  相似文献   

8.
亿万观众望眼欲穿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终于粉墨登场,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映,中华大地旋即掀起一股“三国热”。全国上千家企业集团竞相购买《三国演文》的特约播映权。北京王府井大街的一家新华书店在《三国演义》播出的前三天,每天都有几百位读者在抢购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原著,书库告急,连夜从天津、石家庄等地紧急调拔。海南一家音像公司突击赶制一批《三国》评书录像带。西南地区某大学《三国演义》讲座场场爆涌,社会各界纷纷邀请三国专家学者演讲。中国文学研究院的院长办公室每天都要接到几十个电话,都是各大报刊…  相似文献   

9.
《三国演义》主题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辩驳了关于《三国演义》主题的诸家之说,探讨了《三国演义》与传统宇宙哲学“天命论”的关系,认为对天命的理解与阐析构成了全书的情节内核,对天命的困惑与欣慰,构成了全书的感情基础,而更重要的文化意义在于,《三国演义》以艺术的方式探索了反天命的可能,提出了反天命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中华民族文化园林中的瑰宝。不仅中国历代人民家传户颂,爱不释手,而且也为世界人民喜闻乐见,视为珍品。但是,现存的《三国演义》各版本中,却存在着大量的“技术性错误,”而这又一直为人们所忽略。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宝库中,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如同璀璨的珍珠,光彩夺目。自它问世六百年来,不断被翻印,被传诵。不仅受到国内读者的欢迎,也深为日本人民所喜爱。《三国演义》中文版本在日本《三国演义》(以下称《三国》)成书于元末明初,传入日本的具体时间目前尚难考定。不过,江户初期儒学家林罗山(1583—1657)的《罗山文集》附录卷年谱,在二十二岁  相似文献   

12.
李时人 《求是学刊》2002,29(4):90-96
文章从成书、精神蕴含和数百年来对民族文化的巨大影响等方面论述《三国演义》是一部“史诗”性质的作品 ,是一部代表我们民族一定历史时期“文化精神”的“文化经典”。《三国演义》凝聚了中古以来中国广大民众的历史观、伦理观和道德观 ,反映着社会不同阶层、不同人群观念意识的折衷 ,尤其是在继承传统“经典文化”的同时 ,又对其道德伦理观念进行了解构和新的阐释 ,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这正是其作为民族文化“亚经典”存在的根据和为社会不同阶层、不同人群所接受的原因。而作为比较近古的民族文化“经典” ,《三国演义》的成书、传播及其巨大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精神现象 ,仅仅将《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文学作品 ,或仅以文学批评的方式来研究、解读《三国演义》是远远不够、甚至是不得要领的  相似文献   

13.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谋略特色崔积宝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总评中写道:“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也,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与欠!”在进《诸葛氏集》的表文中,陈寿又说:“然亮之才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对陈...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成书以来 ,研究它的文章 ,可以说是多如牛毛 ,要在如此多的研究论文中别出新意 ,殊非易事。最近读了关四平同志新出版的专著《三国演义源流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 0 0 1年 1 1月出版 ) ,深感这是一部扎实丰厚的学术力作。可以说 ,如此全面系统地从文化的角度 ,将《三国演义》的成书史研究、文本研究、传播史研究结合起来 ,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的专著 ,在此之前实未曾见。尤其是对《三国演义》传播史的系统全面研究 ,更具开拓的意义。要而言之 ,这部专著的精彩之处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 ,构架恢弘 ,新意叠出。…  相似文献   

15.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与《三国演义》改编比较高云雷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与《三国演义》两部电视剧均改编自我国的古典名著,都是大规模拍摄的宏篇巨制,都曾在国内外观众中引起较大反响,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因此,将两者进行一些比较,会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以往,研究者对历史小说中英雄形象体系构成的探讨大致走着三条路子:一是从小说间的渗透影响着手,指出人物设置的类似性。清人章学诚说:《三国演义》“叙昭列、关、张、诸葛,俱以《水浒传》中萑符啸聚行径拟之”,致使孔明“直似《水浒传》中吴用军师”,张飞“直以拟《水浒》之李逵。”①二是从史传文学对小说的影响,探究人物形象体系的承袭性。曲沐在《〈三国演义〉和〈史记〉》一文中说:“从《史记》开始,一系列相同类型人物层出于一些小说中,为人们所喜闻乐道。说到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就会想到《史记》中的张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水浒传》中的吴用,《封神榜》中的姜尚,《说唐》中的徐茂公,《英烈传》中的刘伯温。说到大力勇莽,就会想到《史记》中的樊哙,《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水浒传》中的李逵,《说唐》中的尉迟恭,《说岳》中的牛皋。”②三  相似文献   

17.
刘敬圻 《求是学刊》2002,29(6):93-101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 ,却提供了有关人才问题的理性思考。作为首脑人物的曹操、刘备、孙权在人才大战中的观念、政策及个人魅力之得失 ,呈现为以下一些规律性涵义 :不拥有经天纬地的人才 ,难以确立改天换地的路线 ,难以实现惊天动地的目标。政策的全方位开放 ,吸引着足成赢家的忠勇智慧之士 ;政策的偶现失误 ,则招致无可弥补的历史性憾恨。说到底 ,是首领人物个人魅力的公开透明的竞赛 ,用人者的风神气度直接作用于人才走势  相似文献   

18.
关四平 《学术交流》2002,(1):141-148
陈寿的《三国志》不仅求真兼善 ,还有追求奇美的倾向。他通过以奇语评奇人 ,以奇貌显奇人 ,以奇言写奇人 ,以奇事状奇人等艺术方法 ,再现了三国时代纵横天下、建功立业的奇人群象的奇美光彩。这种奇美追求对后代三国题材作品的审美倾向影响颇为深远 ,更成为《三国演义》奇美艺术风格的史传渊源。探讨《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奇美风格源流关系 ,可突破以往只关注二者人物、事件相关性的局限 ,而从思维方式、审美理想、美学风格等层面探讨《三国演义》乃至中国古代小说与史传的深层关联。  相似文献   

19.
正每一个角色都身不由己要是树木都长一个样,再高大蓬勃也了无意趣。人也同样如此。所有的人都不重样,这才有意思,才叫生态平衡。四大名著,读完整本的是《水浒传》和《红楼梦》,断续着读的是《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从前读,看到了热闹,现在有点门道了,等于从门里看到门外的广阔世界,关乎情节,关乎理念,也关乎人性。  相似文献   

20.
韩扑 《今日辽宁》2014,(1):69-71
正《三国演义》群英璀璨,哪里人都有,其中也有不少"辽"字号人马。东汉政权强盛时曾连续对北方用兵,辽河流域是其北上的重要支点,故而在这里居住的多为军户或其后裔。这些辽人常年跟北方各族打仗、做买卖,饱经变故,经验丰富,属于国际型跨界人才。到汉末,中原乱了、西陲叛了,辽人才能凸显,幽州的辽东、辽西、玄菟、右北平几个边郡成了出军事干部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