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斌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9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通过批判机械自然观和追溯反生态观念的文化系谱,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的正确生态观不断被科学革命的新成果所印证,并为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三点重要启示:经济增长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科技创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正能量;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核是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1):100-106
值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进行深度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科学预见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无限索取必将导致生态危机的到来。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和自然和谐共生”“两山论”等核心命题是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恩格斯力图描绘一幅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辩证图景以及关于生态思想的理论建构成为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资源,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方案”的具体实践,为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胡凌艳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1-55
德国社会民主党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经历了对生态文明建设从排斥、承认到深化的认识过程,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和现实诉求,通过创新政党理念、确立发展模式、转变执政方式、落实环保政策,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进行。这对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4
18世纪启蒙思想运动和卢梭个人浓厚的大自然情结,铸就了卢梭独树一帜的生态自然观。自然是卢梭最高的准则和毕生追求的境界,面对人类盲目推崇科学技术、高扬理性所带来的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卢梭喊出了回归自然的口号。他认为,签订社会契约和自然教育是回归自然的途径。卢梭的生态自然思想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晨耕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0)
马克思的思想是一个比较系统且完整的思想体系,马克思思想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我国从革命开始阶段到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都一直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这一过程中结合中国国情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这些在实践中形成的思想是进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马克思思想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当然性的包含生态文明理论,这一思想是蕴含在实践唯物主义、社会批判和价值指向之间的,是以人与自然本质的科学认识及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环境辩证认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几十年的发展表明,牺牲环境获取经济利益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行为,所以多年以来我国一直强调环境的治理。 相似文献
7.
《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生态自然观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燕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23-26
对于理工农医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来说,通过《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要求他们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认识并关注当前所面临的生态形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实践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实践自然观向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的转化,必然会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之中。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进展过程,是我们党对马克思实践自然观及其生态文明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进程。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启示与实践启迪。 相似文献
9.
张锦智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378-380
庄子的<齐物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平等,确立了自然的主体地位,强调了万物的统一性,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这些对于我国目前发展过程中所提倡的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敏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140-141
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工业文明也带来诸如资源殆尽、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使工业文明的发展陷入困境。如何摆脱工业文明的困境?重庆工商大学2004级研究生在学习《自然辩证法》的过程中,结合《自然辩证法》中的自然观、科学观等原理,就摆脱工业文明的困境,树立生态文明观、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以下为讨论的部分笔谈。 相似文献
11.
刘猷桓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5):4-12,23
由恩格斯本人定名的《自然辩证法》名著,其伟大贡献在于:(1)为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个基本理论支柱之一,创立了辩证自然观(另一基本理论支柱为马克思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2)开创了自然辩证法学科;(3)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中,有"两个伟大的发现"———辩证自然观和辩证科学观;(4)提出了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与概括自然科学新成果相结合。认为今天要继承和发扬自然辩证法传统,就应当世代相传恩格斯所开创的自然辩证法,建设和发展以辩证自然观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以辩证科学观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 相似文献
12.
13.
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是在主要汲取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和莱斯等三方面的相关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异化消费范畴进行理论界定和内涵分析,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的异化消费现象及其成因的诠释,认为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揭示异化消费违背人性的真正需求、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等四个方面.阿格尔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基于异化消费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但他将资本主义发展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转换成由异化消费导致的生态危机,提出用“稳态”经济模式来克服危机等,则有着明显的缺陷和局限.尽管如此,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对于克服全球生态危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婉露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5(2):9-16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生态治理思想。恩格斯从“生产—社会—思想”三个方面把握生态问题,发起对资本主义的全面批判。恩格斯生态治理思想蕴含着生产工具、社会制度、生态伦理思想三个维度。恩格斯的生态治理思想在当代中国得到了践行。这是十九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现时代结晶,既为世界的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又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中国道路。重温《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深化对当下中国生态治理成就的理解与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伴随生态运动的兴起与发展逐渐发展完善起来。对于生态危机的成因,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诉诸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使用方式以及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和生存方式。只有建成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才能解决生态危机。这也给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易经》的天人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子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14-17
《易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天人观系统,确立了天地人“三才”的整体论构成,贯穿了“法天用天”的逻辑归纳体系,强调“生生不息”的生态思想观念。《易经》的天人观可以帮助我们宏观上审视如何走中国式的生态文明之路。在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观、树立生态整体观思想、建设生态人文观等方面具有重大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世纪全球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20世纪60年代绿色运动的蓬勃发展和法国“五月风暴”运动的政治影响,安德烈·高兹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萨特“自在-自为”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和法兰克福学派技术理性批判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了自己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批判是高兹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显著特征,经济理性批判是高兹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核心议题,生态理性构建是高兹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价值指向。经济理性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产生而逐渐形成,其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以谋求利润最大化或无限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为生产动机的工具理性。经济理性具有导致人的虚假需求和异化消费、加剧生态危机以及造成“生活世界殖民化”和“新奴隶主义”出现的危害,而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构建以生态理性为核心的生态社会主义是超越经济理性的有效措施和根本路径。高兹的经济理性批判理论启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生态理性对经济理性的扬弃,构建遵循生态理性的生态政治观、文化观、消费观和幸福观。 相似文献
18.
张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57-59
为应对日趋恶化的地球生态和环境问题,以绿党为代表的西方绿色政治运动提出了生态优先原则、社会公正、基层民主和非暴力等主张。这些观点对我国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尚花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6):52-54
生态社会主义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了一系列诸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地球"、经济发展速度应在自然环境承受的范围之内适度增长和理性增长、倡导"小即美"的消费方式、警惕生态殖民主义等理论观点,对中国方兴未艾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在理论构建、观念转变及实践抉择上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建才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33-35
生态城市理论把城市综合系统分为自然、人造和社会三个亚系统,从整体目标出发寻求城市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和谐以及系统与外部之间的和谐,从而实现城市功能最优化。生态城市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确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符合自然辩证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