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秀梅 《职业时空》2009,5(10):70-71
企业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但人才流失问题日益困扰着企业管理者,如何减少人才流失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人才流失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危机,文章对人才流失危机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万俊毅  柳松 《职业时空》2005,(18):30-31
人才流动对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合理的人才流动率是保持企业活力所必须的,能够加快企业新老员工的更替,有利于企业吸纳其他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维持组织人力资源的活性功不可没。一般地说,对一个优秀企业而言,人才流动率维持在5%—15%左右比较合适,能够兴利除弊。然而有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动率接近50%,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其背后有个人、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信任缺乏无疑是问题的症结。只有努力做好扩展人际信任.强化制度信任和优化信任环境等工作,农村中小企业才能摆脱人才“漏斗”的尴尬境地。农村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不容忽视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多。受区位、人才、资金等资源的约束,农村地区的企业从规模上说基本上是中小企  相似文献   

3.
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对国内23个城市部分星级饭店的调查统计显示,近5年,饭店业人才流动率平均为23.95%.人才流失率高已成为我国饭店高层管理者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对饭店的经营及发展壮大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韩义民 《职业时空》2005,(10):52-5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企业间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流动已相当频繁。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和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必须打破原有体制的束缚,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保证企业健康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才流动在我国企业的发展中被认为是一道难题,并将其与企业的发展作为一项对立的零和博弈。的确,人才僵化或者人才流失,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但是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豁然要求,也是人才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研究人才流动的原因及对策,对于企业健康发展,人才的价值实现,达到帕累托效率最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企业间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流动已相当频繁。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和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必须打破原有体制的束缚,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保证企业健康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滨涛 《职业》2014,(34):18-19
对企业来说,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为企业选拔出更适合的人才;另一方面,追求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可能会短期造成企业的人才流失。但也只有真诚关心员工发展,才能最有效地保证企业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石油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做了探析,首先指出我国石油企业人才流失的现实,接着分析了人才流失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石油企业留住人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民营企业人才短缺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据最近对浙江台州2600多家民营企业的调查,有81.7 %的企业认为人才问题是企业的首要问题。但多数民营企业存在人难招、才难留的问题。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继续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在台州民营企业中,2002年企业总产值2283亿元,拥有职工总数达120多万人,而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职称以上的人员有34699人,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2.8 %。在这部分人才中,高层次人才(指硕士及副高职称以上人才),总量仅为996人,占人才总量的比例为2.8 %。这两个2.8 %说明,台州民营企业人才少,高级人才更加稀缺。在此基础上作深一层…  相似文献   

10.
黄映琴  冯葆勇 《职业》2008,(10):62-64
当今,跳槽已不再是一件新鲜的事了。人才流动是社会观念进步的表现,它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工作状态,通过人才的市场化运作,也能让人才在市场得到合理地调配和使用。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人才流失所带来的影响却是负面的,如果选择跳槽的员工是单位中的业务骨干和技术精英,这种人才一旦流失,给原单位带来的损失常常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1.
孙宝兰  王克焕 《职业》2016,(4):72-73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生命所在,如何管好人才、用好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这种背景下,职业指导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张建宏 《职业时空》2005,(14):60-61
企业兴旺,人才为本。企业是以产品、服务、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作为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重要手段之一的培训工作开始受到了更多的重视,稍有规模的企业大都设立了自己的培训部或外联培训基地。“培训是企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培训是企业发展后劲之所在”,已成为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那么,企业如何才能提高职业培训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对石油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做了探析,首先指出我国石油企业人才流失的现实,接着分析了人才流失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石油企业留住人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使得21世纪注定是"人才"的实际,人才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本。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但是也面临着企业间竞争压力过大以及生存环境恶劣的问题,特别是我国的民营企业虽然有政策的扶持,但是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人才资本的竞争。民营企业需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只有提高员工素质,通过员工培训来跟上时代及市场发展的最新动态,从目前社会发展趋势上来看,推行员工终身教育以及完善员工培训制度是大势所趋,是民营企业发展战略中重要一环。本文主要研究民营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创新问题,结合员工培训理论,具体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法对企业员工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后,指出了目前企业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今天,当我们在为人才流动取得丰硕成果而备感欣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无序的、无约束的人才盲目流动,会给全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我国的人才开发与培养、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人才流失与人才安全等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虽然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但离“人力资本强国”的目标还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使得21世纪注定是"人才"的世纪,人才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本。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但是也面临着企业间竞争压力过大,以及生存环境恶劣的问题,特别是我国的民营企业虽然有政策的扶持,但是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人才资本的竞争。民营企业需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只有提高员工素质,通过员工培训来跟上时代及市场发展的最新动态。从目前社会发展趋势上来看,推行员工终身教育以及完善员工培训制度是大势所趋,是民营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研究民营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创新问题,结合员工培训理论,具体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法对企业员工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后,指出目前企业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社会,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在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资源共享的同时,需要对员工的忠诚度给予高度重视才能使得企业长青不败。因此,如何吸引和留住员工,怎样培养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已成为很多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找出了影响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因素,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解决策略,以为企业如何留住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汪怿 《科学发展》2013,(2):89-99
城市和人才之间历来存在紧密的联结。全球城市是人才国际流动与集聚的交汇点,同时,能否成为全球范围内人才流动和集聚枢纽成为现时代全球城市的主导因素。全球人才枢纽是在由人才自由流动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全球人才网络中,因人才高度集聚形成的对全球人才流动配置、集聚等具有中心功能、关键作用、重要影响的核心节点。形成中的全球人才枢纽,一般经历极化、嵌入、融合、形成与重构阶段。要成为崛起的全球人才枢纽,必须培育人才竞争优势、嵌入全球人才网络、搭建世界级事业增值平台、营造宜居活力人才生态、建构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上海是个人才集聚的地方,又是外资、跨国公司竞相投资的地方,人才竞争十分激烈。对于上海民营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除了大量招贤纳士外,还必须研究人才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培养人才对企业的深厚感情,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相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张林楷 《职业》2017,(30):72-73
汽车行业对销售服务人员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技工院校原来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资料显示,超过45%的企业面临人才不足的压力,主要表现为人才流失率高、人才需求强烈.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应该深入分析行业的特点,了解本地区的人才需求类型及生源特征.以就业为导向,以兴趣为驱动,重新制定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解决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符合新时代汽车营销新模式要求的技术服务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