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一系列双边条约的基础上,1972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合作关系开始确立。对民主德国而言,两德来往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危害了国家的长期稳定。但两德合作有利于世界与欧洲的和平,也为德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确立的欧洲战略是:极力使欧洲保持和平与稳定,以利于美国对欧洲进行经济扩张。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实行的以解决德国赔偿问题为核心的对德政策即服务于这一欧洲战略。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代替了凡尔赛体系,欧洲安全局势发生巨大变化.虽然美苏等国占领和分裂德国消除了长期以来德国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安全威胁,但是,争夺德国的矛盾使美苏等国走向了危险的军事集团对峙,而两大阵营的全面冷战又使得德国问题的解决更加困难.通过将两德分别拉入各自阵营,美苏完成了对欧洲势力范围的划分,新的力量均势的建立有利于欧洲安全局势的稳定,但成为欧洲安全平衡中心却使德国的分裂长期化.  相似文献   

4.
统一后的德国成为欧洲的大国,并彻底摆脱了战败国地位和以美苏为首的四大盟国的控制。德国统一及后来苏联解体,标志着以美苏对峙的“冷战”时代的结束,欧洲力量对比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格局迅速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根据自身地位的变化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德国在外交上改变了以往追随者形象,根据其政治经济利益的需要,开展自主性的全方位外交,极力扩大德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使之成为世界上的政治大国,并以世界大国的身份主动要求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无论从道义上还是实力上都占据着优势的法国并没有沿袭传统的对德敌视政策,而是把德国当作平等的伙伴,走上了与德国和解的一体化道路。这固然与其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衰落有直接关系,但同时也是法国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判断以及对原有观念所做的反思与改变。也就是说,观念起到了重要作用。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战后欧洲的衰败表明了民族主义政治的狭隘和以军事争斗为主要外交手段的近代国际政治的局限,也促使欧洲人以现实的理性态度重新审视和思考国际关系,努力探求从欧洲出发实现本民族利益的可能性。受其影响,法国对外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国政府相信只有通过在国际组织中实行切实的合作才能够使和平得到保障,这构成了法国对德政策调整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欧洲工业发展的重心从英国转移到了德国,德国成了欧洲大工业的诞生地及代表.二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英、法向德国位移,德国成了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三是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导致了欧洲格局的改变,群雄纷争的多极格局为英、德争霸格局所取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科学技术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和平与发展问题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联着整个世界的前途和命运。和平是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军事伦理范畴 ;二战后随着核武器的发展 ,维护和平、避免战争是有其可能性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我们反对以武力或以武力威慑来解决国家利益分歧 ,主张武力的防御性、自卫性原则 ,在军事安全领域内也同样开展合作、对话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德国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但在国际社会仍有"政治侏儒"之虞。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联邦德国随之调整外交政策,实施"新东方政策"。联邦德国领导人勃兰特始终把欧洲联合与实施新东方政策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缓和了东西方紧张局势,而且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为德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同时,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深为新东方政策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9.
欧盟东扩实际上是西欧或核心欧洲抓住冷战结束的有利时机,在欧洲乃至欧亚大陆谋求最大安全利益的战略举措:对内制约德国,实现周边安全;对外挤压俄罗斯、制衡美国,以实现欧洲大陆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0.
欧盟东扩实际上是西欧或核心欧洲抓住冷战结束的有利时机,在欧洲乃至欧亚大陆谋求最大安全利益的战略举措:对内制约德国,实现周边安全;对外挤压俄罗斯、制衡美国,以实现欧洲大陆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1.
试论德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可能性王杨德国实现重新统一已成为历史。没有什么人会怀疑德国已变“大”,并将在欧洲和世界政治经济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未来的德国是否会再次干出“本世纪以德国名义所做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①目睹本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  相似文献   

12.
法德轴心轨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德两国关系问题一直是国际关系领域中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在冷战特殊的环境下,法德两国出于各自不同的考虑,实现和解,从而共同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了密切而成熟的法德关系。然而,德国的统一和冷战的结束,改变了这一状况,法德轴心出现松弛,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冷战期间法德关系日益密切,乃是冷战后法德轴心松弛的原因,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欧洲内部权力结构的变化是法德关系松弛的最核心因素,法德关系调整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13.
德国统一后的对外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的同时,开始具有新的目标和新的特点.一方面,仍然坚持西方联盟和欧洲一体化的政策,广泛开展全方位外交,创造有利于德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显示了更大的独立自主性,并以更大的力度和主动性,积极"面向全欧"和"为世界和平承担更大责任",追求"积极主动塑造"的角色,争取充当"全球玩家".  相似文献   

14.
冷战以来,国际范围内的军事性的影响渗透至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它在形式上表现为军备扩张政策和军备竞赛,在本质上表现为军事机构的作用与机能的扩大,或将暴力工具作为统治和权力的手段加以使用。为了确保欧洲及世界和平,和平研究者将研究重点放在欧洲安全问题上。他们针对和平研究对现实政治影响较小的状况,提出现实和平的构想,使之尽可能获得持各种价值观的不同层次的人们的支持,使和平研究保持其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双重特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为世界更安全而奋斗。欧洲如今的繁荣、安全与自由正处在历史的最高点。20世纪前 50年的战争,产生出一个史无前例的欧洲和平与稳定的新时代。近50年欧洲的发展,极其有利于这个新时代的出现。它改变了成员国之间的关系,通过确立制度统一而体现出对和平与合作的承诺。对欧盟成员资格的企盼,有助于启动政治改革,激励了极权政体转变为民主政体。欧盟成员的连续扩增,正在把团结和平的欧洲大陆这一愿景,变成确凿的现实。美国和北约在欧洲的发展与整合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二次大战以后,美国积极支持欧洲的实验,主要体现了美国军力的北约的防护, 保证了战后这一地区的安全。如今,美国的军事力量举世无双,但是,它与欧洲盟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一起,面临着复杂程度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16.
在法西斯德国的沉重打击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失去了它的大国地位.处理法国同德国的关系,在战后法国对外政策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由肢解和削弱德国的政策转变到与德国和解和合作的政策,乃是战后初期国际政治局势下法国对德政策的必然结果.法德和解对战后的西欧以及对当代世界的国际关系,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企图利用法德合作其谋欧洲霸权的法国,最终也不得不站到反霸权力量的一边.虽然直到六十年代初法德和解始告最后完成,但在五十年代末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宣告结束之前,法德和解的所有重大障碍几乎已被全部排除,法德和解事实上已经基本文实现.关于战后的法德和解及其有关问题,国内与国  相似文献   

17.
1925年10月的洛迦诺会议常被世人冠以“和平会议”而载入欧洲国际关系史册,然而,它的发韧恰恰来自20年代颇为棘手的法国安全问题。围绕该问题,法国、英国和德国展开了激烈的外交角逐。法国企图制止德国的潜在复兴,确保对德优势,为此坚持强硬的安全立场;英国既想满足法国的安全要求,又想把德国拉入未来的“欧洲协调”;德国意欲摧毁凡尔赛条约,为了摆脱外交上为孤立局面,采取了务实而灵活的外交策略。德国的安全建议为英国寻求在德法之间充当仲裁提供了必要的途径。在英国的干预下,法国的安全问题以一种新的方式解决终于呈现出希望。  相似文献   

18.
德日对侵略战争历史不同态度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和日本同为二战的发动者,但在战后两国对其侵略历史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德国深刻反省羸得了欧洲及世界人民的谅解,重新融入欧洲;日本则不断否认甚至美化其发动的侵略战争。究其原因,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基础及由此形成的民族心理是其根由之一,而战后国际社会对德日军国主义和纳粹势力的改造措施、程度以及两国战后所处国际关系环境的不同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欧亚大陆两个最大的国家,作为对世界和平与稳定负有重大责任和义务的国家,面对冷战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顺应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率先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且是具有全球影响的战略伙伴关系。中俄关系在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中俄关系是冷战后大国关系建构的新范例,两国相互借重,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共同维护和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从维护世界和平与苏联安全利益的愿望出发,根据战后不同时期的国际形势提出了一系列维护和巩固战后国际安全的战略思想.就其根本目标来看,这种安全战略旨在保证苏联的国际安全环境在尽可能长的时期内不被破坏;就其实质和措施来看,这种安全战略防守多于进攻,巩固既得利益多于争夺新的势力范围.在两制国家间关系上,他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友好合作到冷战共处的转变;在维护国际安全问题上,则由最初寄希望于集体安全保障转变为依靠建立自己的集团组织;在欧洲格局的安排上,斯大林突出了建立苏联"安全带"的想法;在原子弹与世界和平问题上,他认为只有打破美国的核垄断才能保障世界和平与安全.斯大林对战后国际安全的分析是冷静而清醒的,他为维护苏联安全所采取的许多步骤和措施也是正确或可以理解的.但是,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斯大林也损害了别国的利益,打破美国核垄断的努力在客观上也加剧了核军备竞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