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对《晨报》副刊在孙伏园编辑时期所形成的传播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同时揭示了这些特点与当时文化背景及孙伏园思想、个性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晨报副刊》与周作人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周作人在《晨报副刊》上发表过的文章可分为为新文学运动摇旗呐喊的文艺批评、谈天说地的小品散文以及对国外作家作品的翻译介绍三大类。周作人与《晨报副刊》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晨报》是20年代初中国早期话剧发展的基地。《晨报副刊》上记载了中国早期话剧的发展状况,反映着中国早期话剧的启蒙追求,展现出早期话剧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兴起的背景下,火烧《晨报》事件引发了舆论界分歧,产生了以国民党右派和共产党舆论为核心导向的暴民运动说与国民革命说,自由派学者亦持不同态度。客观上看,这是一场激进的学生运动:一方面,随着国民革命运动兴起,青年学生思想趋向革命,火烧报馆是其自身不成熟及非理性判断的表现;另一方面,其行动又具有内在合理性,《晨报》的反革命言论才导致其引火上身,此事件不能抹杀青年学生助益国民革命的事实。此外,舆论界分歧表征了各方思想的分流。  相似文献   

6.
7.
报纸和出版社往往成为文学社团的生命线。通过对1925年10月至1926年10月间徐志摩所执掌的《晨报副刊》的考察,这个时期的《晨报副刊》对新月派自身的发展及其在整个文学史格局中的位置的影响是很大的,徐志摩为二三十年代的新月派在现代文学地图上寻找了一个坐标,确立了它独特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晨报副刊》是新文学在中国北方的战斗堡垒,继续秉承鲁迅《新青年》时期“思想启蒙、文学救国”的新文化传播的宗旨,在李大钊、孙伏园、徐志摩主编轮流执政而风格迥异的不同时期,又殊途同归地以高蹈“社会启蒙”的办刊目标为己任,在接续新文学传统和报纸副刊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举足轻重的文化、文学、新闻传播史的时代轨迹。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转眼就十年了.作为一个妇女理论研究者,我十分幸运地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非政府论坛委员会的筹备工作、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北京 5"和"北京 10"进程,并有机会参加了国内外妇女研究的一些活动.在这个全球回顾的重要时刻,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对这十年的中国(大陆)妇女研究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是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周年,在全面审议<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之际,我们特别要对妇女教育稳步发展的十年进行全面的回顾.  相似文献   

11.
考察女性议题如何逐步从家庭或私人领域转向公共或政治领域,从地方性的视角扩展到世界性的视野显得很重要。本文探讨了女性议题与(新)现实主义政治的互动关系;女性主义视角与女性议题发展的轨迹;及如何在国际社会的权力政治中融入女性的声音三方面议题。  相似文献   

12.
老龄化社会与妇女问题——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龄化社会涉及到一系列与妇女相关的社会问题,在老年妇女的发展方面,社会应提供给妇女充分的参与机会,并应把老年妇女的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在养老观念上,未来的老年妇女将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和提升自我价值为主要需求;在养老的形式上,家庭养老仍然是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社会的辅助力量将成为家庭养老的必要补充;妇女对生命周期的规划将有助于妇女人口素质的提高,也直接影响着人口老龄的变化趋势;统计结果显示,我国老年妇女自身养老的经济能力总体在增强,但农村老年妇女仍然更强地依靠家庭的养老支持网络。今后,希望政府能够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上更加关注老龄妇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长诗中,唐璜和女性都是诗人性格的外化,前者代表了诗人的理性,后者代表了诗人的激情.在<唐璜>这幅"人性图"中,女性群像丝毫不比主人公唐璜这一形象逊色.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不仅是<唐璜>表达主题的重要方式,而且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女性教育角色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四时期,女性教育角色的变迁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先进时人大张旗鼓地提出了以"中学男女同校和大学开放女禁"为重心的角色期待思潮.正是在此影响下,五四时期,女性为争取新型教育角色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最终促使女子教育在此间获得长足发展,呈现出现代化的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15.
男性作家创作中有两种颇为极端的女性形象:女巫与天使.围绕男性叙事中的天使型女性形象,从男性审美理想的再现、虚假的女性镜像、规范与压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男性文学中不自觉的男性立场,继而有利于女性认清自己的生存境遇,同时也有助于男性作家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6.
美国禁酒运动是长期以来吸引妇女注意力最多、妇女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改革运动,在美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妇女是禁酒运动的先驱者,是最活跃的中坚力量,是美国禁酒运动真正的生力军,美国妇女为保护美国民主的"基石"--家庭和净化美国政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论李氏王朝时期女性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氏王朝把儒学作为统治理念,形成一套从上而下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严格的封建礼教。在“男尊女卑”的传 统思想下,女性的言行受到各种制约,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既没有自由结婚和再嫁的权力,也没有受教育权、财产继承 权。女性只是过着默默无闻、万事忍耐和顺从的生活,她们无论在社会公共生活还是私人家庭生活中都处于低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女性在就业竞争中已明显处于劣势,出现了边缘化的趋势。它表现在性别职业及部分女性职业下沉,女性就业和再就业困难,男女两性收入和社会保障差距的扩大。造成此局势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制度存在缺陷,男女雇佣成本和培训成本的差异,女性主体意识低下和就业动机的不足。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改变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劣势,就必须促进劳动力市场性别平等意识社会决策主流化,完善保护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体系和劳动力市场监督机制,有针对性地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众文艺勃兴并在整个文坛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大众文艺在中国的勃兴自有其特殊的原因,主要是:市民阶层的扩大,渴望表达本阶层的文化趣味,谋求本阶层的话语权利;文化空间的自由,政治意识形态在文艺领域隐性退场,对文艺的强制性约束力减弱;文学自身的变化,文学商品化在创作、出版、流通中凸现;大众传媒的发展,开掘和激发着作家潜在的市场价值并驱使他们改变书写策略,将目光投向大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