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地理结构与地理流不同地区关联在一起组成地理结构.陆卓明认为地理结构由"差关矛盾"(即由地区差异与地区关联各为一方组成的矛盾)制约①.这个矛盾按如下方式推动地理结构的变化:地区差异的性质、程度以及有关地区的相对座落,决定着地区关联的性质、程度和地理方向,地区关联又反过来维持或改变地区差异的性质和程度,直到原有地理结构解体与新的地理结构形成为止.新的地理结构的变化仍由这个矛盾来推动.由于地理结构不过是事物的地理分布,所以我们可以用事物来表示地理结构,即使之"事物化".事物化的结果表明地区不过是事物在特定座落上的组合,该地区的特点就是由该事物组合决定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论在近代经济地理学中,对于事物地理分布的根本模式有两种看法,也就是两种地理空间观。它们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不同事物的分布可以交叉。其中一种是“区域传统”。它认为地理空间表现为许多形态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以内的全部事物自成一体,并且只属于本区;因此各个区域在分布上不相交叉,各有排他性的边界。这种观点承认了地理空间的两种表现之一,即不同坐落的事物具有不同形态。  相似文献   

3.
空间与时间都是事物的存在形式,任何事物都有它自己的空间与时间。地理学所研究的是事物的一种相对空间,亦即它们的凭借于岩石圈,并由岩石圈的分布来衡量的分布,简称为事物的“地理空间”。这种分布也是一种事物,并和其他事物一样是在变动中,因而有自己的时间。所以事物的地理分布也是一种空间兼时间的系统,叫做“地理空时系统”。到目前为止,地理学各派关于地理空时系统的认识和控制实际上存有两类不同的看法,即“统一地理学”的看法与“区位论”的看法。它们之间的不同可以归结为:人们能否全面  相似文献   

4.
浅议经济地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而经济地理学则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人类社会本身所形成的经济环境是它的领域。一、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我国经济地理学界关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最早的提法是“生产力布局”(或称“生产布局”),谓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力布局规律的科学。其后也有人提“生产地域综合体”,类似的提法还有“生产的空间组织”、“生产空间结构”、“生产空间秩序”、“生产地域体系”等。这些提法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从地区综合的观点出发,研究生产力分布的规律性。解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它在揭示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分布条件、特点及地域组织形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暴露出一定问题,由于把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局限在生产活动方面,因此实际上等于把经济地理变成了生产地理,这是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只重生产、不重流通、更不重消费的情形在经济地理  相似文献   

5.
在地理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区域地理景观差异是地理学的根本内容,甚至有人将区域地理性状与区域地理景观差异等同看待。例如,李希霍芬曾写道:“(地理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地表的差异性和复杂性”。赫特纳进一步论述为:“对(地理)事物进行考察的两种决定性关系之一是,地点与地点(实际上就是区域—一作者注)的差异”。而美国地理学家R·哈特向则直截了当地说:“地理学是地理差异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历史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一个分支,也是历史科学与地理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地理科学包括三支: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现代地理学(一般称为地理学)。古地理学研究地质时期的地理,历史地理学研究人类历史时期的地理,现代地理学研究当前时期的地理。虽皆为地理,但时间不同,研究对象因而有所差异。古地理仅为地质时期单纯的自然环境;历史地理与之不同在于自然环境处于人类社会活动之下,包括人类改造自然及其对自然的影响;至于现代地理更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频繁、与造成后果的众多、迅速,而存在于当前地表上的自然因素所包更大,不论自然与人文地理两方面都远比历史地理复杂,由于研究时间不同与对象差异,因而在研究内容与材料、方法上也不一样。三者各有自己的特殊矛盾,需要通过不同的材料、方法、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7.
所谓地理学热点,就是由于社会需要及地理学本身的发展特点而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所在.它具有时间性,随着地理科学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的需求而变化.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地理学研究动态及其特点推断,当前我国地理学的热点有四个,即:城市地理,农业地理,历史地理,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评价.估计在最近五~十年,不会发生多大变化.这不仅是我国地理学自身发展特点决定的,也是我国当前经济改革,发展国民经济的要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一、对地理教育的认识 当前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本国人民的地理教育,认为是发展本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改善生存环境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地理学研究和地理教育的主要课题、工作规模和达到的水平也不相同,人们对地理学的解释和认识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克鲁格曼在《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即《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学》论文中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用以说明中心-边界理论,即一个地区如何发展成为差异性的区域,中心是工业化区域而外围是农业区域。他用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来说明这种理论。他首先采用了货币外部性的概念,这种外部性来源于在一个产业积聚区域内的供求关系的改变。同时地理因素通过运输成本很好的引入模型之中。他阐述了一个简单的中心-边界理论,并没有说明特定的产业布局问题。他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工具去分析长期被忽视的经济地理学问题,为这方面的研究开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对克鲁格曼的《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学》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0.
民族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建设的大量实践,给民族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其中,研究生产力布局就是一个新课题。诸如生产力的结构和特点、生产力布局的地域组合和地理分布、影响生产力布局的因素等等。研究各民族生产力布局规律,对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功能有着现实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作用。本文就当前民族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谈点粗浅看法,就教于读者。一、关于研究民族经济地理学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学科专业介绍》中,经济地理学被列为地理学所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高等院校地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综合性强、理论性强、涉及知识面广、学习难度较大,因此,认真总结和研究经济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本门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经济地理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宋元明清时期山西文人的地理分布及文化发展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文化地理的角度研究山西文人的地理分布及其文化发展是一个新的课题。在《汉唐时期山西文人的地理分布及其文化发展之特点》一文中,对山西前期的文人分布及其原因做了些探讨,指出一个地区文人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不仅受当地政治、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而且不同的地理条件对文化的发展也具有不同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地理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或阻滞表现出来的,进而总结出汉唐时期山西文化发展之特点。在此篇中我们将对宋元明清时期的山西文人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3.
区域性贫困是我国突出的发展难题,贫困地区的致贫因素在地理学基础上可能存在着结构性的差异。 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根据新经济地理理论建立指标体系,使用灰色关联法建模计算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致贫因素,剖析了我国区域性贫困形成的层次性原因。 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信息化水平更多制约了当前中国东部山区,如大别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的发展;中部山区如罗霄山区、吕梁山区、武陵山区主要受交通 - 经济区位落后及部分自然禀赋欠缺的影响较大;西部山区如西藏区、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滇西边境山区的首要致贫因素还是集中在自然禀赋方面,但具体成因各异。 最后,针对不同地理成因引发的贫困,文中讨论了相关的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上市公司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企业与区域关系出发 ,从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区域差异。首先从规模、结构、效率等方面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区域差异的特征 ,接着从地理区位、经济发展、宏观政策等方面探讨了上市公司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本文的结论是 :中国上市公司地理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关联性 ,上市公司区域差异是区域差异的衍生物 ,特别处于转型期的股票市场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不断增强 ,解决上市公司区域差异问题是解决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侯仁之先生被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称为“历史地理学巨擘”,他对我国地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把中国传统的“沿革地理”发展为现代历史地理学、开启对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之先河、开始了对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首都规划建设的比较研究和率先开展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与申报工作。侯仁之先生是中国地理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土地区位与城市土地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市地区位与区位理论区位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仅包括地球上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在空间方位和距离上的关系,还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换言之,区位就是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地理位置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在地理学中,自然地理位置是指地球上某一事物与其周围陆地、山脉、河湖、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自然地理位置为城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提供极其重要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位置的优劣影响人口、城市与产业的宏观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史大会是由国际经济史学会主办,每3-4年召开一届的经济史学界盛会.大会的议题往往代表着国际经济史学研究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纵观第十五届世界经济史大会的讨论内容,学者们围绕着"贫穷和不平等"两个主要议题,从不同的视角、运用多元化的研究手段探索了全球化、东西方的发展路径问题.关于全球经济史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从长时段看全球化中的贫穷和不平等;第二,全球化视野中的市场和地区;第三,战争、政治经济、制度与经济增长差异;第四,围绕造成经济增长差异的可能要素展开的研究.其中,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描述是一个重要却又薄弱的部分,特别是从经济发展的量和结构两个面刻画中国经济水平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相似文献   

18.
刘振华 《南都学坛》2012,32(5):38-44
南阳盆地是一个在自然、经济、人文、政治、社会环境等方面一致或相近的地理空间,非常适合充当区域史研究的"标本"。当前学术界对南阳盆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来研究南阳盆地水利盛衰与农业发展变迁的关系;二是从交通地理变迁角度研究南阳盆地的古今盛衰;三是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研究明清时期南阳盆地城镇经济的发展;四是从生态环境变迁的角度探讨南阳生态畸变及其后果;五是从区域政治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宛西自治及其精英人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从研究现状来看,中国区域史研究呈现明显的地区性研究不平衡态势,以南阳盆地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的研究明显滞后。鉴于此,我们应关注近代南阳盆地交通区位和社会生态变迁带来的影响,尤其要深入研究近代南阳盆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从而把握近代南阳盆地社会衰败的特征及影响。  相似文献   

19.
区位论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基础和共轭研究领域,区位思想的演变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发展互相促进.通过对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区位思想的演化进行回顾,笔者概括了区位沦各发展阶段的特点,明晰了经济地理学区位概念完善及其社会实现的演进过程,探讨了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区位思想的差异,并进一步总结了经济地理学区位思想的应用领域,指出"面向宏观、兼顾微观"是现代经济地理学区位应用的主要方面,"微区位研究"将会纳入到经济地理学区位思想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对地理环境的定义,即:“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上述三种环境各以某种特定的实体为中心,由具有一定地域关系的各种事物的条件和状态所构成。这三种地理之间在地域上和结构上又是互相重叠、互相联系的,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看,地理环境就是存在,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