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社会科学年鉴是一门专业性年鉴,在我国年鉴学中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国内出版的仅有《北京社会科学年鉴》(首卷于2000年出版)、《安徽社会科学年鉴》(首卷于2002年出版)、《广西社会科学年鉴》(首卷于2003年出版)等。社会科学年鉴的出版得到了各地党委、  相似文献   

2.
由苏州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纂、苏州市档案局(苏州年鉴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具体编辑、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年鉴》(2007)正式出版发行,并配有光盘。《苏州年鉴》(2007)是《苏州年鉴》自  相似文献   

3.
北京金报兴图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赵海涛《迈上年鉴创新的新台阶--浅谈年鉴信息化和网上年鉴社区》一文对年鉴信息化建设思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基于年鉴信息化平台概念的网上年鉴社区的主要功能和其向年鉴提供宣传平台、网上年鉴超市、年鉴子网站等一系列免费信息化的举措,并对年鉴借力社区展开其信息化建设进程,以及各种长期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事     
《年鉴信息与研究》现在以全新的面貌与各位读者见面了,内容有所拓展,除原有"年鉴理论研究"、"年鉴编纂探索"、"年鉴往事"、"年鉴动态"、"年鉴信息化建设"等栏目外,增设了"年鉴文摘"、"年鉴荟萃"、"年鉴人物"、"年鉴广角"和"年鉴名录"等栏目。一、《年鉴文摘》栏目主要选载优秀年鉴的重要文稿,作为典范推出。内容包括:(一)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计划单列)、部(中央各部委)主要领导人的变更情况,重大举措的实施情况,重要项目的完成情况和改革创新的主要成果等;(二)各级各类年鉴刊发的足以影响全国乃至世界的大事要闻。1000~1500  相似文献   

5.
第六届全国地县(市)年鉴研讨会期间成立了地县(市)年鉴课题研究组,由《兴城年鉴》苘茂安、《楚雄州年鉴》杨长富、《武进年鉴》杨汉平、《扬州年鉴》张道由、《玉溪年鉴》李文彦、《宝山年鉴》姚家驹、《南郑年鉴》朱林枫、《丰宁年鉴》马铁松等8名同志组成,苘茂安为组长。该组提出的《地、县级年鉴编纂规则》从调研到整理成文,历经两年,并经过第七届、第八届两次地县(市)年鉴研讨会议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多次修改。现将该《规则》全文照登,供全国地县(市)级年鉴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年鉴家族里,近几年出现了高校年鉴。诸如:北京农业大学年鉴(1988,1995),大连水产学院年鉴(1994),河南农业大学年鉴(1992),浙江农业大学年鉴(1993),上海水产大学年鉴(1995)等。这些高等学校意识到商品经济对信息储存、交流的重要性,开始编辑和交流自己的年鉴,促进了各兄弟院校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校际之间相互学习及密切合作。在年鉴的体例安排上各有特色,储如:北京农业大学年鉴(1995)有关于国内新闻媒介、学术刊物介绍北京农业大学教授、专家的教学、科研事迹;大连水产学院年鉴选摘部分基层报表;河南农业大学年鉴(1992)简介著名学者和优秀教师的经历,以及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业绩;西南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7.
年鉴研究会年鉴研究中心地县(市)年鉴课题研究组对地县(市)年鉴现状与发展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和研究,形成了此项研究材料。一、调查对象(单位)课题研究组共调查51个年鉴单位,其中,地级市12个,县级市9个,县27个,区3个。按  相似文献   

8.
各会员单位: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全国企业年鉴的协调、服务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企业年鉴工作部。企业年鉴工作部为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的内设机构。其主要任务是:(1)团结全国企业年鉴编纂出版工作者,研究、交流企业年鉴编纂出版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促进企业年鉴编纂质量的不断提高;(2)  相似文献   

9.
《上海年鉴》编辑部在第一部年鉴的“编后记”中表达心语:“《上海年鉴》的编纂是没有穷期的,对年鉴编纂工作的探索,也是没有穷期的。”在这以后的五部年鉴正是以这种探索精神编就的。笔者试图通过对《上海年鉴(1996)》、《上海年鉴(2000)》和《上海年鉴  相似文献   

10.
规范是产生精品的前提,是维系质量的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本人多年从事方志年鉴编辑工作,主编一部区志和8部年鉴,审阅多部兄弟区年鉴,结合工作实践,现将年鉴稿中常见的问题归纳为5个方面,并提出相应规范解决办法,供各区同仁备考,以利大家共同学习提高。一、版式问题1.封面格式常见的错误是作者名与出版者名排在一起。例如《静安年鉴(2004)》,不仅作者名(《静安年鉴》编纂委员会)与出版者名(汉语大辞典出版社)排在一起,而且位置处在一行之中。今年各区开始注意这个问题,《普陀年鉴(2005)》、《奉贤年鉴(2005)》都将作者名与出版者名分开…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活 动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鉴研究会(以下 简称本会)主办,本会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 学委会)和《年鉴信息与研究》杂志社(以下 简称杂志社)共同承办。为使检查评比活动公 正、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举办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 比活动的目的是检验年鉴编校质量水平,促进  相似文献   

12.
为使《苏州年鉴》(2004)框架设置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更能反映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苏州年鉴》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于2004年3月18日召开《苏州年鉴》(2004)框架设置创新工作汇报会,专门邀请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会长许家康、常务副会长许进禄、副会长陈仁礼、城市年鉴工作部主任谭惠  相似文献   

13.
名誉会长:尚丁顾问(按姓氏笔画排列):方厚枢邹书林李振水陈汝鼎会长:许家康(负责全面工作)常务副会长:许进禄(协助会长抓全面工作,并主持日常工作; 分管中央级年鉴工作部、铁路年鉴工作部和办公室工作)副会长(按姓氏笔画排列):陈仁礼(分管地方年鉴工作部,兼管上海年鉴展示中心) 房德胜(分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许进禄(兼)副秘书长(按姓氏笔画排列):方亚光苏伯华周斌梁书升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名誉会长、顾问、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及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  相似文献   

14.
一、著作优秀奖(按得票多少排序)序次作者作品作者单位1李国新李今山王砚婷外国年鉴编纂出版概观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哲学年鉴》国家图书馆2肖东发召肠荣霞实用年鉴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二、论文一等奖(按得票多少排序;得票相同的,按姓氏笔画排序,下同)序次作者作品作者单位1许家康年鉴事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广西年鉴2王佩平树立创新意识办好特色年鉴大连年鉴3张书启年鉴创新初探安庆年鉴4李乐云杨锦霞论社会的转型与年鉴的转型云南经济年鉴云南年鉴三、论文二等奖序次作者作品作者单位1张建章对地方综合年鉴新…  相似文献   

1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5):124-124,F0002
2009年7月21日~22日,由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企业年鉴工作部主办、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承办、水电四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四次全国企业年鉴研讨会在青海西宁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企业负责年鉴编撰的专业工作者8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家康、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柏松、中国经济贸易年鉴社社长乔卫兵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6.
特等奖(6名)中国出版年鉴中国农业年鉴中国轻工业年鉴中国国内贸易年鉴中国铁道年鉴中国工会年鉴一等奖(21名)中国汽车市场年鉴中国城市年鉴中国民族统计年鉴中国检察年鉴中国电力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中国经济年鉴中国水利年鉴中国饮食服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央电视台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国电子工业年鉴长江年鉴中国林业年鉴中国机械工业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中国会计年鉴中国保险年鉴中国证券业年鉴中国化学工业年鉴中国三峡建设年鉴中国交通年鉴世界知识年鉴重钢年鉴中国质量技术监督年鉴中国建筑业年鉴中国石油天…  相似文献   

17.
《镇江年鉴(2006)》经过紧张的编校印刷,已由方志出版社出版。《镇江年鉴》是镇江市人民政府主办、镇江市史志办公室编撰的地方综合年鉴,1992年创刊,已连续出版了15卷。新版年鉴全书118万字,共设40个类目、220个分目、1900多个条目(图表)。新版年鉴创新力度明显加大,体现了与时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21~24日,由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主办、《四川交通年鉴》承办的首届全国地方专业(行业、企业)年鉴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专业(行业、企业)年鉴、地方综合年鉴和中央级年鉴50多家单位、1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交通厅领导非常重视、关心、支持研讨会的召开。四川省省长张中  相似文献   

19.
1997年9月11日至14日,在北戴河召开了中国年鉴研究会学术评奖委员会会议。会议由许家康(中国年鉴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关龙(中国年鉴研究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刘菊兰(中国年鉴研究会副秘书长)主持,出席会议的有17位评奖委员会委员,中国年鉴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振水和中国年鉴研究会顾问方厚枢到会指导。会议进行了第二届年鉴学术论著评奖,评委会在分组阅读论著、评分排序的基础上,进行汇总与评议,确定候选论著名单,最后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获奖论著。获奖论文  相似文献   

20.
2002年5月,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决定,自2002年起举办全国年鉴编校质量评比活动,并指定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学委会)和《年鉴信息与研究》杂志社(以下简称杂志社)共同承办。学委会和杂志社认真总结了1996年开始举办的全国年鉴校对质量评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