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艳 《职业时空》2008,4(10):241-241
医院是一个与生命密切相关的场所,医院建筑同时也是一种集专业技术、复杂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类型,它与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及医学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理念的转变,医疗科技的飞速进步以及人类对生命和健康日益全面的认识,医院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视角发生改变,观念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已经融入了到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设计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小到单个物件,多到大的空间、商场,都离不开设计。而设计给生活带来了美丽,带来了便捷,但也伴随这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人类在影响这着自然环境。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和作用。从工业革命后,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类与环境的发展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工业设计的商业化,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们不得不思考自己的职责和对社会的责任。绿色设计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资源与人居环境是一个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题,是一个绝对主旋律的话题。资源与人居环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人类将资源的积累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物质基础,人居环境的尽善尽美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目的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掠夺已超出了地球的承载力。无奈的反抗是必然的,温室效应、土地沙化、水源枯竭、大气污染、地质灾害、物种减少等都能给人居环境以重创。可见,要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有资源与人居环境的循环递进。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以来,粮食、人口、环境、资源等重大问题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增产粮食、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合理开发资源等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研究课题。我国于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郑重宣布“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足见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都市高速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下 , 人类对生存空间和环境质量都产生了较高需求 , 故而有必要将绿色建筑设计规范用于建筑工程领域中 , 以力求建设出生态、环境、绿色生态的高层民用建筑群。自习总书记指出 :“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之后 , 中国绿化理念深入人心。为应对当前我国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问题 ,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对于绿色环保展开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 ,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 全国不少地区也都步入了施工建设的新时期。所以 , 在建筑领域更需要贯彻落实绿色生态的理念。从全球的视角出发 , 中国绿色建筑设计的数量正在逐步攀升中 , 而中国绿色建筑也将在极大的程度上有助于中国城市缓解环保压力 , 也可以帮助农村缓解土地资源压力 , 进而有助于中国建筑产业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所以 , 在中国未来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必然是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6.
城市市容——现代化城市重要资源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市市容环境是现代化城市的一种重要资源 一个城市的市容市貌、环境状况,不仅仅是城市管理水平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城市的一种重要资源。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经济发展已经步入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现代化大城市的作用日益凸现,它已成为实际指挥和调控一个国家甚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所在地。 城市市容主要由各类建筑物形象与布局、交通设施、文化景观和生态环境景观所组成,它是一个城市可视范围内的整体形象,是城市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7.
人类有史以来,就不断改善居住条件,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人类居住区的发展必然与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必须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护相协调,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使其可持续地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都市人越来越向往人居与自然的和谐。住宅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建筑形态,研究人类居住环境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绿色生态住宅之路,已成为世界潮流。“绿色生态住宅”是近一、二年来新兴的居住理念。国际上有的称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等等。它…  相似文献   

8.
王真 《职业时空》2012,(2):82-8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概念已经从生物学发展到整个人类社会科学,近10年,图书馆也开始研究如何建筑生态图书馆的问题。图书馆人也应该立足于人类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保持,建设"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生态图书馆。文章从图书馆的建筑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生态、人文生态等诸多方面分析了如何建设生态图书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城市历史建筑和空间环境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建筑创作必须处理好新建筑与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避免对历史环境的破坏。潼南大佛寺作为巴蜀摩崖佛寺的重要一例,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本文从潼南大佛寺古朴素雅的人文环境出发,依托潼南大佛寺西广场建筑及景观设计项目,结合潼南大佛寺的保护规划,综合运用规划学、历史建筑保护、建筑设计、景观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大佛寺古朴素雅的历史人文景观进行发掘与提炼,探讨建筑创作与大佛寺历史建成环境在风格风貌上的协调处理手法,并阐述现代建筑技术表现传统建筑风貌的特殊处理方式,塑造契合潼南大佛寺人文特色的西广场建筑与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0.
陶品竹  孟冲 《城市》2012,(10):42-44
一、引言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是指通过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室内环境改善及室外资源优化整合等方面的综合性改造,使既有建筑具备绿色品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我国既有建筑存量巨大,而其中绝大多数都存在能耗水平偏高、环境影响偏大等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加剧了城市资源环境负担,而且严重制约着城市科学发展和城市功能的优化提升。推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绿色城市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李亚婷 《现代妇女》2014,(8):110-111
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公益诉讼愈发重要,本文从法社会学角度出发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无论哪座城市,都是大厦林立,玻璃幕墙明光耀眼,中央空调日夜运转。尤其会展建筑、饭店商厦、写字楼,动辄几十万平米,甚至上百万平米的建筑规模,室内环境的调节几乎完全依赖空谰设备等人工调节,建筑的自然调节、自我适应机能几乎丧失殆尽。人类自己所创造出效率的同时也在透支着赖以生存的环境,但,这种建筑模式是可持续的吗?近年来,绿色建筑的概念越来越多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何江就是这个新兴领域的领跑者,多年来致力于建筑与城市、能源、环境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他用一个又一个的建筑技水成果和设计作品不断证明,绿色建筑的实现并非昂贵而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13.
张志朴  朱维维 《城市》2010,(4):31-33
目前,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1927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全球代表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观点搬上议程。经过30年的深化,可持续发展已经达成共识,建筑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由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型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向高效生态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路红  徐连和  傅建华  孔晖 《城市》2012,(11):38-41
一、概述天津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批开埠城市,先后出现了九个国家的租界,这在世界城市的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九国租界遗存的历史风貌建筑及其建设过程中派生的多元文化,已成为今天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历史文脉和宝贵的文化资源。这些历史风貌建筑既是建筑文化的集中反映,也是天津城市特色的主要特征和宝贵的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好历史风貌建筑,对于传承天津历史文脉,提升天津城市文化品位,打造展示天津  相似文献   

15.
卷首     
资源与人居环境是一个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题,是一个绝对主旋律的话题.资源与人居环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人类将资源的积累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物质基础,人居环境的尽善尽美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目的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掠夺已超出了地球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孙薇 《职业》2013,(6):86-87
伴随科技高速度发展的是地球的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能源的浪费,使人类的生存环境转差。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本文通过实例,重点介绍热水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方法及变频技术在节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不断的对自然社会的开发和利用资源,为了发展经济不停的破坏环境,今天,自然社会开始报复人类,我们是时候考虑保护资源环境,同时对于资源环境的保护我们也要辩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王禹 《现代交际》2014,(4):95-95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自然资源为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资料。自然的恩赐保障了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同时人类也按照自身的需要不断地改造着自然。受到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类还不能随心所欲地开发自然资源。如不自觉地协调人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有可能使人类走向资源枯竭的道路。本文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及解决途径,为使自然资源能够成为人类永久的财富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朱建营 《职业时空》2007,3(1):58-59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地理学作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课程,却在职业教育中被忽视,这对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全面发展带来严重损害。如何使地理教学在职业教育中摆脱困境,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目前地理教学面临的困境21世纪是一个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新世纪,随着经济迅猛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日益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21世纪议程》旨在从整体上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和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中学地理教材的教学内容,是以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为主线,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关系协调论”的理论,观点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全球观、资源观、  相似文献   

20.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人类均面临"资源枯竭"(Poyverty)、"环境污染"(Pollution)、 "人口爆炸"(Population)的"三P危机",迫使人类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有机关系.现代建筑科学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环境工程"以及"生态工程"等学科的相互交叉发展中,其思潮逐渐发生了变革,规划设计思想、方法及实践由以往注重单体艺术处理,注重形式美,趋向于注重群体及整体环境的处理,注重生态环境与建筑景观的自然回归;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立;注重建筑作为文化载体的传播媒介的精神功能,由此引发了对人类历史文脉的回顾与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