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百年前,酝酿已久而又不期而至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不仅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本文从崇陵、袁世凯墓和中山陵的营建过程,来反思辛亥革命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孔子研究从来属于争论不绝的领域。争论的动因极其复杂。可惜迄今中国还没有一部像样的孔子研究史,供中外学者参考。但有一点很清楚,即百年来中国国内的争论,集中于对孔子及其思想政治学说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一、技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机制 当前对技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现机制的表述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现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促使其有效性实现的动因和方式.这个实现过程是一个系统,每一个教学要素都有自己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技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强调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要素,并基于一定的政治话语语料,构建了一个可操作性的媒体政治话语分析框架。其意义在于通过对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权力与意识形态的多维分析,透视话语的建构和社会实践功能,从而揭示话语选择背后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动因,为认识和解构西方媒体政治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国家话语能力和国家形象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中国经历清王朝覆灭、民国建立等重大变局,也是社会逐步走向近代化的关键点,北京古都整体风貌在国家政治变迁中也经历渐进式的变化。近代化趋势在城市面貌演变中逐渐显现,这体现在传统建筑形态的变化、原有街区格局的松动和新型商业街区的兴起等方面,这些变化与当时政治大格局的变迁同步,也是城市市政管理方式和百姓生活空间演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因为官方大力推动,更因为顺应或契合了当下中国政治生态和民族精神脉动,红旗渠精神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话语系统中,并发挥出更大作用.很显然,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于大众思考和弄清人生和社会中的诸多基本问题不无裨益. 红旗渠精神再度引起广泛关注的动因 任何一种精神品质化作时代主旋律,必有其动因.红旗渠精神的再度弘扬也有几个方面动因. 一是红旗渠精神与历史任务或时代精神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7.
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将讨论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一种特殊劳动体制——宿舍劳动体制,这种劳动体制为我们研究跨国劳动过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空间视野。随着资本积累以及劳动过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逐渐深入,对生产的空间政治进行理论化的重要性亦日益显著。本文旨在从跨国劳动过程的角度出发,对当代中国宿舍劳动体制作为一种生产空间的政治经济学意义进行理论上的探索。我们将通过对工厂宿舍体制的历史性回顾及比较,梳理出这种宿舍劳动体制的一般性特征及其对当代中国新打工阶级的塑造,并尝试从国家与资本的双重运作逻辑中去理解跨国劳动过程中生产空间与日常再生产空间的重构和交织。我们的研究结论是:宿舍劳动体制是全球资本的经济逻辑与国家制度的政治逻辑共同作用之下所产生的一种独特而具体的生产空间形态。这一生产体制在跨国劳动过程中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意义亟待更加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嘉庆初年,波及楚川陕甘豫五省的白莲教起义,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安康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文化习俗决定安康地区必然成为白莲教斗争的重要地区,而白莲教义军也在安康地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9.
南斯拉夫是世界上最早冲破苏联模式开始走自己"道路"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在最初的实践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探寻南斯拉夫改革由盛到衰,出现转折的原因。分别是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和民族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南斯拉夫太过于迷信分权的力量而导致一系列的衰败。  相似文献   

10.
“回归”——这是1997年海内外炎黄子孙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它饱含着一个民族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当我们掀开历史那沉重的一幕,悲壮的回声仿佛穿越了时空,鸦片战争的炮火硝烟仿佛就在眼前,150年前,在殖民者的坚船利炮威逼之下,英帝国主义从闭关锁国、腐朽衰败的清王朝手中强占了香港岛。此后的百余年,无数仁人志士为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用鲜血和生命描绘了中国人民百年爱国斗争史的恢宏画卷。多么漫长的期待,多么坎坷的回归路,为了这一天,中国人民整整奋斗了一个半世纪,为了这一天,炎黄子孙梦牵魂萦,望眼欲穿……人心思归。收回香港,收回失去的土地,收回民族的尊严。伴随着1997年7月1日的到来,百年的  相似文献   

11.
宋绍霞 《现代妇女》2014,(10):71-72
本文运用政治文化理论,从政治文化的定义、功能、核心要素等方面对“中国梦”的政治文化意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论述了“中国梦”的提出及其实现对于我国政治文化及其建设的重大意义,并针对我国实际提出了实现“中国梦”,推动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国家寻求核技术主要出于核武器和核民用两个目的,具有政治、安全和经济三重动因,核选择必须满足动因的需要才能够促进国家利益最大化.中东国家核选择动因不仅受到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的影响,而且受地区和国际形势的影响.美国对中东国家核选择执行多重标准,中东国家采取了模糊、强硬与温和的核政策.伊朗核问题的曲折变化集中反映了伊朗核计划与其动机存在非契合性,当前正处于微妙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作为课题,近些年笔者与同仁对一些民营企业进行了比较长期的深入调查、观察和跟踪研究。它们规模不等,发展历程各异,我们了解了它们的创业和成长,也目睹了它们几乎非常相似的衰败过程。在这些衰败企业的经营者身上存在着共同的弱点:他们无法摆脱传统思维和行为方式,为了本人或家族的利益不惜破坏企业基本的管理原则;他们普遍缺乏道德感和基本的诚信,对市场规则十分漠然;他们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几乎从不将法律和市场的原则放在眼里;他们只相信甚至迷信自己的感觉和已取得的成功经验,置市场和环境变化于不顾。这些共同的弱点就构成了潜伏  相似文献   

14.
国家寻求核技术主要出于核武器和核民用两个目的,具有政治、安金和经济三重动因,核选择必须满足动因的需要才能够促进国家利益最大化。中东国家核选择动因不仅受到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的影响,而且受地区和国际形势的影响。美国对中东国家核选择执行多重标准,中东国家采取了模糊、强硬与温和的核政策。伊朗核问题的曲折变化集中反映了伊朗核计划与其动机存在非契合性,当前正处于微妙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结束,历经150年,是中国从落后挨打,到探索救国,最终从困境灾难中走出来的斗争史。在此期间,中国政权交替频繁、陷入混战,统治权先后落入清王朝、民国政府、北洋军阀、国共两党手中。复杂的政局变化,成就了中国近代史对我国近代中外关系的深远意义影响,也改变了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基于此,本文将结合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做出的多方努力,深度解析中国近代史开端与近代中外关系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政治体系从根本上决定了儿童这个年龄群体的不同政治属性。同时,具体的政治事业又赋予了儿童不同的政治角色。所以,儿童观也必然会紧随政治体系和政治事业的变化。近代以来,随着政治体系和政治事业的改变,中国的儿童观经历了儿童本位观、革命儿童观、多元儿童观的嬗变历程。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不仅展现了中国儿童发展的历史过程,也从儿童观这个角度体现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7.
晚明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与封建王朝的衰败同步,发生了所谓“中国的文艺复兴”、“启蒙思潮”或“儒学发展的新阶段”。本文通过“世风”演变的描述,揭示了这种看似矛盾的社会现象内在的广泛深刻的驱动力及其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陈志华 《现代交际》2010,(2):38-38,37
政治文化是从一定思想文化环境和经济社会制度中生长出来的,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而相对稳定地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本文从国家和民众两个层面,通过结合传统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系统地分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对中国今后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100年前,清王朝风雨飘摇,为了挽救其颓败的命运,慈禧下决心改革政治。五大臣被派遣悄悄出国,重点考察君主立宪制成功的英、德、日等国。1906年9月1日,清廷正式发表“仿行宪政”上谕。这道破天荒的宪政上谕,让朝野上下一派欢欣鼓舞,民间立宪团体也风起云涌。时代风气在悄悄转换,中国开始从古代向近代悄悄转型。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主要提出了四种政治思想。第一,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恢复汉人的统治。第二,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大同社会,或者说在基督教的指导下建立一个在天父之下人人平等博爱的社会。第三,"尚贤"的思想。第四,晚期洪仁玕执政时期所提出的一些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