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修订本高中语文第四册《阎典史传》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大军围城者二十四万,死者六万七千,巷战死又七千,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城中死者无虑五六万。”其中的“无虑”课本注解为:“无须计虑就可知道,即不会少于。”(见课本366页注⑥)显然这是把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统编教材《马说》一文中“马之千里者”课本未作注,现行的译法也较多,主要有三种: 1.将“千里”视作后置定语,“之”和“者”为后置的标志。七九年教材的“马之千里者”,即译为“千里之马”。 2.照原语顺译,将“之”视作相当于“的”的一般结构助词,“者”作代词,代  相似文献   

3.
本文训释之词语,皆出初中六册语文课本.或课本未注而窃以为当注者,或已注而窃以为当补当正者、逐条列之.释语但求简明,尽量不作深入探究考证.聊备一说;就教大方.1.鄙 蜀之鄙有二僧(一册·为学)课本注:鄙,边境.按:鄙之边境义,泛指,边境有四至,故古文多西鄙北鄙连书.文中所指为蜀文西鄙,故下文“西蜀之去南海”云云,此但云鄙.盖蒙下文省.注宜作:鄙,边境;这里指蜀之西境.明此;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备课、教学中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注释,要补充说明字、词的“本义”,概括义,联系句子上下文更好地理解其具体义.如《隆中对》:“躬耕陇亩”的“躬”,课本注为“亲自”,就应说明“躬”的本义是“身体”由此而引申为“自身”、“亲自”.再如陈毅同志《赣南游击词》有一句“贼子引狼输禹鼎”,课本注“禹鼎”为“指代中国”,学生还是无法理解,应该交代语源,说明“禹鼎”为什么能指代中国.这样学生就能知其所以然了.课本注不确、不当之处,要加以纠正、补充、说明.如杨朔《荔枝蜜》:“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来飞去,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沸沸扬扬”,课本注为:“活动纷繁,非  相似文献   

5.
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句,对于其中的“巴峡”,中学语文课本注:“巴峡,泛指长江流经四川省境内的一段;这一段峡谷很多,大部分属古代巴郡范围.”据此看来,注者认为当时杜甫是设想从梓州(此诗即是诗人流亡梓州时所写)到巴郡一带,再顺流东下的.  相似文献   

6.
一说杜句“下者飘转沉塘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一段云;“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旧注各家都对“沉”字无注。《语文学习》一九五七年五月号载有刘岫、商文光《对“沉塘坳”解释的意见》一文,甚有见地,兹转录如下: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冯至《杜甫传》的解释是“有的挂在林梢,有的沉入塘坳。”初中文学课本的注解也说“沉  相似文献   

7.
《中山狼传》是一篇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高的明代散文。由于其中某些词语用法不合常例,而课本又未加注释,教学中出现了一些疑难。疑义相与析,本文仅就管见所得,试作一些解释。 (一)唾手登车 课本无注。不少选本注为“从容上车”。这样注,用了“唾手”的引申义,“登”的本义,即句解词是讲得通的。但置诸上下文中,则有抵牾之嫌。  相似文献   

8.
《记王忠肃公翱事》“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一句,课本将“相得”一词译注为“相处得很好。”只要稍加注意,就可发现原文中并无词与注文中的程度副词“很”相对应。《古代散文选》则处理不同,它是将句中的“甚”字与“相得”连在一起,合注为“相处得很好”。拿课本和《古代散文选》两种注法相比较,我倒觉得《古代散文选》的注释要妥当些。  相似文献   

9.
描写汉末一出家庭婚姻悲剧的《孔雀东南飞》,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现又重新选入五年制中学语文课本。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誉为“长诗之圣”,但其中一些词义的诠释,至今尚有争论,对新编五年制中学语文课本(以下简称“课本”)有关此诗的一些注释,笔者也有些不成熟的看法。现择其要者,略陈如下,以就正方家。“时人伤之,为诗云尔。”不少注本把“为诗云尔”解作“句末的语气助词”,课本注释亦如此训。“云尔”,确实可作句末的语气助词。王引之《经传释词》:“云尔、云乎,皆语已词也。”王氏所说的“语已词”,即句末的语气助词。这种用法如《论语·述而》:“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其中的“云尔”可译作“而已”、“罢了”等。  相似文献   

10.
口技,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其历史渊源是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年代的,如果把春秋时代楚国的优孟作为戏剧的起源或萌芽,那末当然也可以把齐国孟尝君田文门客的“鸡鸣”作为口技的起源或萌芽。可是从《西京赋》、《乐府杂录》、《东京梦华录》一直到《西湖游览志余》诸书中关于口技的记载却如凤毛麟角。《武林旧事》所记载的诸色伎艺人中有一种伎艺,称为“吟叫”,由姜阿得、钟胜、吴百四、苏阿黑、余庆等表演,但没有介绍“吟叫”的形式或内容,是否属于口技,也没有确切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鸿门宴》中“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一句,现中学语文课本注“王之”为“以他为王”,有的文言语法书上也有把它当成动词使动用法的。在教学中,几经琢磨,我以为不妥。译成“以他为王”,是用“之”代“先破秦入咸阳者”。单就选文来看,似乎还通,但从《项羽本纪》全文和《史记》中其他有关文章对这件事的记述来看,我觉得其中的“之”不是指“先破秦入咸阳者”,而是指的“秦”(即“关中”)。  相似文献   

12.
所谓复语,是指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连用,也指由同义词连用构成的语言形式。它“是古汉语中一种普遍而特别重要的现象”;但“由于字、词的古义在后代往往消失,因而易造成对于同义复用的误解”。现行全国统编中学《语文》课本对复语的注释也多有错误之处。这里,我们拟就《语文》课本中的五则复语误释,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并皆:初中第二册《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课本注:“[并]两者(蛟和虎)。”此注显然大误。  相似文献   

13.
新编高中语文第四册《甲申三百年祭》中的“首鼠两端”一词,课本注为:“也作‘首施两端’,比喻进退无据,瞻前顾后,迟疑不决。首鼠、首施,都是首尾的意思。”由张寿康审定、水利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词语集释·高中第四册》  相似文献   

14.
一、为具牛酒饭食 “为具牛酒饭食”句,课本中只注“牛酒”为“牛肉和酒”。对“牛酒”这样解释,愚以为不太贴切;为谁办“牛酒饭食”语文课本亦未注明。 先谈“牛酒饭食”,我认为这四个字要联起来讲,解释为“盛大筵宴。牛酒,杀牛置酒,代丰盛的佳肴,”这样讲可以切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1.“无恙”。课本注为“祝愿语。无疾病”。笔者认为不尽准确。《说文解宇》注:“羔,忧也。从心羊声,余亮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恙,忧。无恙,平安无事。《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咸知家门无恙’”。是故,“恙”注“忧”为妥;无恙,问候语。就是无忧愁,平安无事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赤壁之战》一课中,有“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这样一句话。课本上对这句话中的“可以”注解为:“可以,即现代汉语的‘可以’。”(见课本270页注(13))笔者认为,这条注解是不正确的。“可以”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常用的字眼,但其含义则有所不同。不但古今含义有别,就是同样在古汉  相似文献   

17.
疑义相与析     
一、释“六国互丧” 苏洵《六国论》有这样一句:“六国互丧,率赂秦邪?” 中学语文课本对“互丧”的注释是“互丧,彼此(都)灭亡。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 课本是用“彼此”注“互”;用“灭亡”注“丧。 “彼此”是由指代词“彼”(那)和“此”(这)合成的一个词,表相对关系,与现代汉语中的“互相”义同;一般可以互释。如“彼此照顾”、“彼此帮助”,可以换成“互相照顾”、“互相帮助”,意义一样,都是说甲、乙双方,彼此对待,甲方照顾、帮助乙方,乙方也照顾、帮助甲方。  相似文献   

18.
《吕氏春秋·察今篇》有这么一句话:“见人方引嬰儿而欲投之江中。”其中,“引嬰儿”之“引”是怎样一种动作?旧注本原无解释。中华书局出版的王范之《吕氏春秋选注》释此“引”为“牵”,而中学语文课本选入此文时,亦把此“引”字注为“牵引”。此实不妥。许慎《说文解字》:“牵,  相似文献   

19.
<正>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鸿门宴》一课,关于“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一句,原课本注释为“‘王之’就是‘以之为王’”(301页);新课本注释为“‘王之’王,为王。之,咸阳” (306页);新三册课本“单元知识和训练”又说“‘王之’就是‘使他为王’”(297页)。这显然是三种完全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把  相似文献   

20.
《墨子·公输篇》,是我国先秦诸子散文名篇.因此,一向被选人高教文科教材和中学语文课本.在笔者看来,某些高教教材和中学语言课本的注释,颇有几处欠妥.故提出商榷,聊备同行教学时参考.一、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于非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云:“夫子何命焉为:先生有什么见教呢?”“‘何……焉为’;表疑问语气的一种句式.”中学语文课本注:“‘焉’和‘为’合用,表疑问语气.认为“焉”和“为”连用,表疑问语气,欠妥.问题在于,除《公输篇》外,在我国古书中,找不到“焉为”连用表疑问语气的例句.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