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履行公共服务职责、完成公共服务任务,公共部门可采用公私合作的方式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就是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通过合同形式缔结合作关系,通过合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这种公私合作模式适用于教育领域。在公私合作关系确立前,相关部门应对采取公私合作方式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风险予以明确,并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项目的顺利实施创建科学完善的规制和适宜的合作环境。?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公私合作模式(PPP)是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提供公共产品的制度安排。从经济法维度看,PPP协议的公益属性要求在发展PPP模式中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案例比较可以发现,我国PPP模式的立法相对滞后,各项规范性文件缺乏完善的机制保障,导致因权力运用不当、制度设计不足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不理想。构建PPP模式中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机制,要求政府在PPP模式中切实承担社会公共利益保障职责,在法律制度设计中坚持社会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合理界定公私合作的权责关系,强化对PPP项目中政府权力的监管和问责,改进公众参与的制度设计,保障公众参与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实现PPP模式中的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质量、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对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和逻辑关系对交通基础设施PPP进行总结和概括,从项目定价、公私合作、风险承担和绩效评估四个维度探讨相关研究的新进展。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PPP的研究越来越多,对实践的影响也日渐增强; 从项目定价和公私合作这两个维度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PPP的研究更具有规范性,而风险承担和绩效评估创新性地从制度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进行了研究; 未来从经济学视角开展PPP研究,需要运用更加宏观的视角,整体研究和阐述PPP中的系列问题,从政府部门、企业、责任单位、管理层、社会效用等多个角度提出改进路径,这对整体提升国内公共基础设施领域PPP取得社会成效乃至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在现代社会的扩展,推动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机制的重构。由于管理、制度、组织和治理工具等方面支持的不足.公私合作及其机制建构面临不同的困境。新公共管理、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治理工具论和理性选择论对公私合作与互动的理论解析,反映了公私合作的复杂多样性,不仅需要宏观的综合性理论分析,而且需要照应公私合作过程及多次博弈的情境,深入分析合作者的内部结构及其运作机制,把握合作僵局的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原因,才能建构稳定有效的合作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用事业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必须超越“垄断”与“竞争”独立的二元治理范式,推行公私合作制。在公私合作制下,需构建以风险分担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为核心的合同治理机制,以实现私人部门参与的经济性目标;同时,为避免私人资本盲目逐利损害公众利益,还应匹配相应的规制政策。由此引申,设定政府的行为边界,设置激励性的资本收益规制模式,激励被规制企业主动提高效率,构成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机制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6.
作为以提升城市公用事业运营效率为导向的制度安排,公私合作制(PPP)本质上是一组契约的组合。在理论上,PPP契约网络中的各利益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但从影响力和相关度两个维度看,公共部门与私人投资者间的利益协调是维系公私合作制的关键所在。然而公私部门的价值目标差异将导致双方陷入非合作博弈,产生类似于“囚徒困境”的局面。为破解这一治理困境,亟需通过PPP立法平衡公私双方利益冲突,实现政府职能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变,并创设以提升效率为核心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7.
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会影响PPP项目控制权的实际配置,但鲜有学者量化分析关系治理与控制权的关系。开发PPP项目控制权配置量表收集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关系治理、控制权与项目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信任和承诺与社会资本的控制权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社会资本的控制权整体上与项目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公私部门之间增进彼此信任,并恪守承诺有助于公共部门向社会资本让渡控制权,提升项目绩效。(2)合作与社会资本的控制权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沟通与社会资本的产品(服务)定价、特许经营期和收益分配的控制权存在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公私部门通过协调合作、密切沟通,提升项目绩效的关键路径并不是向社会资本让渡控制权。因此,政府应基于公私双方的信任、承诺、合作和沟通的关系情景,动态调整授让给社会资本的控制权结构,以便有效发挥关系治理和控制权配置协同改善PPP项目绩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PPP项目三阶段博弈协商模型,考察长期关系型契约对控制权配置的影响,在存在自利性投资情况下,PPP项目能否实现合作剩余有赖于剩余索取权的有效安排.在PPP项目收益原则下,部分剩余索取权会虚置,与剩余索取权的配置原则产生矛盾.我国PPP项目普遍设置最高收益,可能扭曲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机制,导致PPP项目三阶段博弈协商模型无法完全实现,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不能达到最优配置.通过引入公共产品消费者参与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既可以实现PPP模式的公共性目标,又可以解决部分索取权虚置问题.PPP项目收益控制和价格调节与剩余索取权有效配置相结合的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剩余索取权有效配置与公共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吸收民间资本,采用PPP(公私合作)模式建设经营性公共项目已成为改善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的必然趋势。文章在PPP项目多参与方风险分担研究现状和风险分担原则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PPP项目多参与方风险分担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对湖南株洲天元大桥投资建设进行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参与方的风险分担是由参与方对风险的主观溢价决定,一种风险最终由参与方中给出主观溢价最高的一方承担。  相似文献   

10.
公私合作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理模式正影响着政府治道的变革路向和精神维度,也引导着环境治理从单中心治理向多中心治理转变。然而,在环境治理的实践中,公私合作模式亦在实施层面和制度层面呈现出阶段性挫折。这种挫折一方面源于环境准公共物品属性制约着私人主体自愿提供环境公益的意愿,另一方面源于PPP顶层制度的缺失。对此,可以通过建立具有一定排他性的产权制度引导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由"准公共产品"转换为一定程度的"私人产品"或"可付费产品",解决环境公益的有效供给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同侪生产模式",以解决复杂条件下的环境公益的有效供给难题。同时,基于猎鹿博弈理论,应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将公私合作的均衡状态固化,并建立金字塔型的规制策略以解决环境公益的可持续供给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委托代理理论的框架下,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单一控股股东特征的股权结构,分析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与控股股东的委托代理问题对中国公司的治理有重要的作用.在高管与控股股东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下,文章引入了声誉激励机制的动态模型,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对高管实施激励过程中,高管是否努力工作的策略选择和控股股东是否选择监督的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揭示了基于声誉考虑的高管和控股股东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演化进程,并对影响该动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演化博弈不存在最优的稳定策略,但存在三个局部稳定策略.文章最后提出通过结合股权和股票期权等显性激励,加大对有偷懒行为的高管处罚力度,通过聘用高声誉的高管发挥声誉的隐性激励作用等方法使演化博弈的策略向公司委托代理机制所期望达到的最优目标收敛.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技术创新网络成员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在分配机制和监督机制下技术创新合作中机会主义的演化路径,并分析了在分配机制下是否存在最优的分配系数使得合作企业采取机会主义策略的可能性最小,讨论了是否惩罚成本越高网络成员合作效率越高。研究发现:利益分配系数在一定值时,可以使得合作企业采取机会主义策略的可能性最小;惩罚成本C在达到一定值时,可以使得企业合作的概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声誉的盈余管理监督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企业经理层作为理性的代理人,在进行企业信息披露和报告过程中,利用其私人信息的比较优势,采用会计机会主义行为牟利的管理行为。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契约必然是不完备的,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必须利用契约执行、监督机制来保证契约执行的效率。值得注意的前提是,由于盈余管理本身是在法律和法规允许的选择空间内进行的,因此,对于盈余管理的监督机制必然是一种"私人性"的保障机制。文章以制度分析、契约理论为分析工具,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基于声誉的盈余管理监督机制的可行性及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盈余操纵行为被市场或监管机构发现的概率,公司可能会选择承担盈余操纵所产生的税负成本。相应地,在客户主导的审计市场上,审计师可能会因自身承担较低风险而配合客户的纳税型盈余操纵。以2012—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异常审计收费及审计意见是否在纳税和非纳税这两种类型的盈余操纵中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客户为操纵盈余纳税和不纳税都降低了公司的盈余持续性,且纳税型盈余操纵可能造成公司未来更大的经营风险,更有可能损害投资者利益,但审计师会通过提高审计收费和发表非无保留审计意见应对客户的非纳税型操纵盈余行为,而不太重视更为隐蔽的纳税型操纵盈余,以规避客户的流失,这种现象在透明度低的公司中更可能出现。研究揭示了竞争压力下审计师权衡风险后对客户纳税型盈余操纵的"纵容"行为,有助于监管部门提升对公司中较隐蔽的纳税型盈余操纵及相应审计师行为的关注和规范。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非营利组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日趋严重的声誉危机。基于非营利组织声誉理论内涵的分析可知,社会转型期我国本土化非营利组织声誉的形成及水平受国家制度、社会氛围和组织管理三个因素的制约与影响。转型期我国非营利组织声誉危机源于声誉投资机制、信息传播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惩罚机制和监控机制这五大声誉机制的失灵或缺失。因此,可通过由个人治理和组织治理构成的主体性实施以及由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客体性实施两条路径来实现我国非营利组织声誉的重塑。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管理层权力、内部控制质量和两类盈余间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两类盈余显著负相关;结构权力对内部控制质量与应计盈余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总经理两职兼任会削弱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的抑制作用;专家权力对内部控制质量与应计盈余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随着总经理任职时间延长,会增强内部控制质量对应计盈余的抑制作用;声誉权力会正向调节内控质量与应计盈余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银行业协会履职行为的激励约束问题,在系统分析银行业协会履职过程中主体间关系的基础上,将会员机构与政府主管部门对银行业协会履职行为的声誉激励与监管威慑制约作用置于同一框架下研究,构建了不完全信息银行业协会履职行为激励约束多方动态博弈模型,并通过求解博弈精炼贝叶斯准分离均衡战略条件,分析并仿真研究了声誉激励与监管威慑两种激励约束机制对银行业协会履职行为的作用原理。研究结果表明,先期声誉、声誉激励、市场识别能力及远期收益贴现为声誉激励的主要构成要素,监管查处能力、监管处罚为监管威慑的主要构成要素;良好的先期声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行业自律的形成,但协会负责人的固定任职期限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声誉激励的有效作用;监管威慑在发挥自身约束作用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声誉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但需以畅通有效的信息机制建设为前提。结合研究结果及实际,分别从提升银行业协会内控机制建设,强化银行业信息互通机制建设及适度提升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职业经理人的声誉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声誉是拥有私人信息的交易一方对没有私人信息的交易另一方的一种承诺,是一种无形资本,具有溢出效应和路径依赖性。声誉效应为职业经理人提供了强劲的激励,促进了效率优化。只要职业经理人之间博弈重复的次数足够多,声誉行为将会在有限次博弈中出现。职业经理人不仅要考虑当期报酬最大化,更要考虑上期业绩、声誉对下期报酬的影响,以最大化其长期利益,因此从创建职业经理人的历史纪录、培育职业经理人竞争市场、创造提供适宜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建立职业经理人声誉管理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如何影响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通常由创始人兼任企业CEO,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由于创始人的个人能力和经验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创始人会放弃兼任企业的CEO转而寻找外部职业经理人,由此产生第一类代理问题:创始人、外部监管部门和投资者逐渐产生对企业提供高质量盈余信息质量的需求。文章以2009—2016年我国A股创业板市场的336家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盈余持续性、盈余反应系数以及盈余管理程度测度盈余信息质量,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非创始人CEO和公司盈余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创始人放弃兼任CEO显著提高了企业盈余信息质量;相对于企业内部非创始人股东担任CEO而言,来源于经理人市场的CEO对盈余信息质量的正向作用更强;当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信息压力较大时,非创始人担任CEO对盈余信息质量的正向影响被削弱。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组织结构的变化是企业提高盈余信息质量的动机之一,同时这种动机也会受到外部信息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审计师声誉是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对于审计师的整体认知与评价,是审计服务质量的重要度量指标。从审计需求的两个基本理论--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和信息理论出发,分析审计师声誉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发现,审计需求会导致市场对审计师声誉的关注,高声誉的审计师可以限制机会主义行为,降低财务报告舞弊风险。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事务所的做大做强策略可以提升审计师声誉,而审计师声誉的提升不仅对完善审计市场的良好运行有决定性作用,还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