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克莱斯特的短篇小说<弃儿>中的主角尼科罗,以往通常被解读为恩将仇报的恶棍形象,本篇从文本出发,通过对家庭关系和家庭角色的层层解读,力图揭示悲剧产生的渊源:他是物欲社会和冷漠家庭的牺牲品和受害者.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进村推动了农民家庭再生产模式的转型,重构了家庭再生产过程的资源配置逻辑、权力互动方式和价值实现路径。农民家庭的内部动员和资源凝聚回应了扩大化家庭再生产的发展性目标。家庭功能在“恩往下流”的资源配置模式中强化,形成家庭功能对家庭政治与家庭伦理的吸纳效应。因此,现代性压力激活了家庭的功能之维,重构了家庭运行的基本动力,塑造了转型家庭的实践形态——功能性家庭。基于“功能——结构——伦理”的配置,功能性家庭揭示了家庭转型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因素的复杂关联,展现了中国家庭制度的弹性,推动了农民家庭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家庭的梦魇——福克纳笔下的女性悲剧刍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演绎着一幕幕悲剧。值得注意的是,她们的悲剧首场几乎都在家庭中上演。家庭不是她们温暖的庇护所,而是她们的受难场;她们从家庭中不但没有得到爱,反而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家庭成为女性们一生都难以摆脱的梦魇。  相似文献   

4.
运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阶段设定方法,将甘肃穆斯林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家庭的开端、扩张、分化与家庭养老归宿四个阶段,动态地解析家庭结构的自然性变化。甘肃穆斯林家庭结构是一夫一妻制父权家庭。家庭中的代际层次主要以二代或三代居住为主,家庭类型以核心家庭、主干家庭为主。  相似文献   

5.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32个农民工家庭进行了深度访谈,从制度和家庭两个层面探讨了流动家庭的形成。分析发现,制度变迁为农民外出流动提供了机会与可能,流动家庭是制度变迁的产物。面对机会与可能,农民家庭作出了让家庭成员外出流动的决策,流动家庭的形成是农民家庭的策略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朝鲜朝时期父权家长形象根植于宗法父权体制,构建于家庭伦理观念。朝鲜朝后期家庭小说文本中的父权家长形象多是一个在矛盾中彷徨的家长,害死子女的无能家长,囿于家庭伦理秩序的无奈家长,期望获得婚姻自由的家长。在朝鲜朝社会,由于文化的变迁以及对家庭小说文本中父权家长形象塑造的影响,人们具有了自我觉醒意识,因此一家之长的地位被动摇,以"父权"为核心的传统家庭模式被解构,父权家长制逐渐走向衰微。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形成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状态的标志。个体对家庭的依赖程度以及依赖时间之长短会因进入文明社会时所面临的历史背景之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维持中国传统家庭和西方家庭关系的伦理规范和秩序就有所差异。但家庭伦理的基本构成却都包括这样一些方面:家庭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缔结婚姻的目的、意义;以及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简论家庭农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的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建立和发展家庭农场,使小块土地的分散经营升级为土地相对集中的规模经营,以促进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9.
对家庭定义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前人对于家庭的定义及其用于分析现存家庭形式所产生的冲突入手 ,提出自己的关于家庭的定义。即我们应该把家庭的定义扩展为正常定义的家庭和非正常定义的家庭。正常定义的家庭是指传统意义的家庭 ,非正常定义的家庭是指为习俗和亚文化所认可、或社会结构为了运行的方便而接纳的、部分地具备传统家庭特征的家庭形式。以囊括现实存在的单身家庭、同性恋家庭、同居家庭。使之更切合于今天现实生活中的家庭形式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结构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微观反映。本文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重庆市家庭结构20年来的变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分析了影响家庭结构变迁的因素,以及家庭结构变迁带来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对家庭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 ,在改革开放的巨大革新力的影响下 ,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反映在家庭结构上 ,表现为家庭类型多样化 ,家庭规模小型化 ,家庭职能新发展 ,家庭关系与家庭观念新型化。改革开放对家庭生活的巨大分化与整合给家庭两性构成造成一系列困扰。家庭结构在改革开放中的变化与冲突 ,预示了新世纪家庭结构的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张静 《南都学坛》2010,30(4):44-45
家庭变革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家庭生活民主化、恋爱婚姻自主化以及家庭变革社会化三个方面的内容。毛泽东的家庭变革思想是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继承,符合中国的国情,奠定了现代家庭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家庭履行着特定的职能,应当受法律保护.我国未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与家庭有着直接的联系,以家庭或家庭成员为直接调整对象,支持和保护家庭是未来民法典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现行法在支持、保护家庭方面存在观念和制度上的不足,表现为家庭的概念不清、对家庭地位重视不够、维护家庭稳定和身份关系安定性的措施不力,甚至有的规定与此相悖等.建议未来民法典应当确立家庭的地位,尊重家庭的多元化,以是否履行家庭职能为判断家庭的标准,采取措施支持和保护家庭,处理好家庭自治与国家干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女性普遍面临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家庭角色内部之间的多重角色冲突,加强家庭美德修养,承担家庭角色伦理责任,是调节其角色冲突的有效途径之一。当代中国女性家庭美德修养应基于对家庭角色关系的正确定位和自觉关怀,修好为妻、为女(媳)、为母之德和持家之道、亲邻之善。  相似文献   

15.
卡夫卡和狄更斯表面上很少有相似之处,但在内在、深层上却是互相关联的。他们最大的相似之处是对家庭一社会冲突主题的关注。卡夫卡称他的《美国》是对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不折不扣”的“模仿”,是从狄更斯那里借来的梦,箱子意象、无罪者负罪、父母形象的投射是两部作品共同探讨的问题。比较研究是一个双向阐释的过程,卡夫卡的《美国》受到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的启发,而从《美国》的角度来反观《大卫·科波菲尔》,我们对狄更斯的作品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以往对家庭的设想中,人们往往考虑的是"时间"这个维度。随着家庭研究的发展,空间理论得到了运用。该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已由过去的封闭性转变为现代的开放性,家庭空间实际是处于扩展之中的。在此基础之上,可以通过家庭空间扩展中的结构、资源和行动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夫妻权威结构变化,从而分析家庭资源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家庭结构是人口学、社会学、人口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家庭结构指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家庭成员的组成方式,家庭结构是各类家庭研究工作的基础。考察国内家庭结构分类的研究成果,依据研究内容将国内研究归纳为"家庭"和"户"的定义、家庭结构类型分类依据和方案、家庭职能和类型的演化三点主要研究领域,并分别进行了梳理回顾。最后,对国内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述,从家庭结构分类影响因素、人口预测、人口统计三方面提出未来可参考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18.
每个家庭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过去的衣食住行,生活实现了现代化,然而,生活环境中的情感和对家庭观念的认知时常遇到种种问题.本文简述了家庭情感的失落,家庭生活的压力,家庭观念的变易,以此说明家庭对父母和子女都是主要的感情和伴侣关系的源泉.注重生活,维系情感,是人生命中最根本的升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安定了,社会也安定.  相似文献   

19.
家庭发展能力:农村家庭策略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鄂西农村与华北农村的差异出发,基于家庭策略的视角探讨了家庭发展能力的有效基础。鄂西农村相对薄弱的半工与半耕、低度的代际合力以及有限的人生任务,与华北农村相对充分的半工与半耕、紧密的代际关联以及近乎无限的人生任务存在鲜明差异,最终体现为家庭发展能力的差异。根据家庭发展能力的不同,农民家庭可以大致划分为发展型家庭、维持型家庭和救助型家庭等三种类型。农民家庭的“分类治理”是激活家庭发展能力,实现家庭政策落地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家庭投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城市居民的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经济状况作为影响儿童成长的环境因素之一,以家庭投入的形式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展。笔者回顾了家庭的低收入状况导致的贫困和社会经济不利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相关文献,重点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家庭投入现状以及问题,并就如何提高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投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