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绩效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农产品供求总量已经基本平衡的新形势下,财政支农的目标应由增加农产品产量转化为增加农民收入,在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的同时,更要认真分析以往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原因,调整财政支农政策,提高财政支农效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若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支农政策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现阶段的财政支农资金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极大制约了其积极作用的发挥.针对中国财政支农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 ,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财政支农的目标要从增产转为增收、从直接生产目标转向生态环境目标 ;财政支农的重点应是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科技教育和农业结构调整 ;财政支农的方式应从价格支持逐步向收入支持转变 ,并采用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转轨及其制约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政府有责任为扶持农业的发展调整相关的财政政策,以增强我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文章结合WTO框架内有关农业的国内支持政策要求,对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现状及其转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政策观念、资金来源和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政府有责任为扶持农业的发展调整相关的财政政策,以增强我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文章结合WTO框架内有关农业的国内支持政策要求,对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现状及其转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政策观念、资金来源和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离不开财政的强有力支持;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支农的新机制,必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宏观调控作用。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发挥财政以“资”引“资”效应;调整财政支农结构,提高财政支出使用效益;完善财政保护政策,保持农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与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临近 ,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必将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农业协议》国内支持承诺和我国目前财政支农状况的对比 ,指出了我国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调整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产出效率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各组成部分的产出效率,并结合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情况对我国的财政支农支出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的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在支持范围、支持对象、支持力度上均难以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变化,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支农政策运作的要求,应进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11.
正确测度并优化财政支农绩效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十分重要。在建立包含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的较为系统的财政支农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大陆地区26个省(区)2007-2011年的财政支农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部环境中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是提高财政支农效率的有利因素,而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对财政支农效率提升具有反向作用;在剥离外部环境和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影响后,财政支农效率整体呈现出下滑,但在样本期内,每年的效率值均呈上升态势,财政支农效果正逐步得到改善;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0.9的临界值可将财政支农效率划分为4种不同类型,各省可以根据自身效率的不足,有针对性地从管理水平提高或生产规模改进两方面改善财政支农绩效。  相似文献   

12.
财政支持科技兴农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WTO的加入 ,“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问题更加突出和严重起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强化财政在科技兴农中的主导地位 ,不仅是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自身的特征决定 ,也是我国农业应对WTO挑战和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的要求。财政应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完善科技兴农资金的分配和管理方式 ,加强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系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支农重在投入,贵在效率。基于区域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份财政支农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各省份财政支农绩效有别,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表现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粮食平衡区"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从长远计,只有不断缩小省份间差距,实现全国范围内财政支农绩效的整体提升,才能保证国家支农资源落到实处。提出建立健全财政支农长效机制、注重提高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农过程中的话语权、针对不同区域进行差异化财政支农政策安排、加强财政支农政策的运行保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优化我国公共财政支农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现行财政支农政策的效应分析入手,阐述了优化我国公共财政支农政策问题.在财政收入政策方面,主要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充分发挥农村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主要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优化财政支农项目和支农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财政扶贫力度;优化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支农保护政策和政策传导机制等;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5.
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既要保持农业的稳定增长,又不能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对此,本文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和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的变迁和整个经济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结合中国财政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动,通过分析中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变迁的历程,找出其变迁中存在的特点,并为中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支农政策旨在提高农民收入,但存在导致农民收入降低的内生机制,是为支农悖论.支农政策有可能导致农产品过度供给从而引发价格下跌,还有可能减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及时转移,从而降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国农村面临两大任务,加大投入和减少农民,理想的支农政策应是增加投入和减少农民并举.然而,由于这两者的悖论性质,理想的支农政策并不多,只能在支农和增加农民之间进行权衡.认为减少农民是解决农民相对贫困的基本出路,深入讨论了支农政策的悖论性质;提出较合理的支农政策选择:加大农村教育培训、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补助农村医疗保障系统,为农民提供必要的市场和就业信息,降低农民进城的成本.  相似文献   

18.
鉴于农业弱质性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考虑,客观上需要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强对农业的扶持.近年来,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其中,一些是通过项目专项资金方式注入,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这些支农项目资金运行效果究竟如何,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本文选择专业合作社支农项目为案例,通过对其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的运行情况综合评价,重点对我国支农项目资金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为提高支农项目资金绩效提出具体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状况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支农是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以提供农业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目的,对农业领域进行的直接投入。这种投入是政府为了矫正农业领域的市场失灵而采取的一种主要手段,也是目前财政支持农业的主要方式。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财政支农规模和结构的考察,评价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政策实施情况,对于确定今后全省财政支持农业的力度及支持重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农支出口径有大、中、小等多种,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混乱和偏差,造成财政支农支出分析方法的不当及其对实际工作的负面影响。另外,纳入财政支农支出口径的一些项目与农业和农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联,农民也没有得益,使财政支农支出不能真实地反映国家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程度,影响财政支农支出的效益。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必须重新界定财政支农支出口径,调整不合理的支农支出统计口径并改进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