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足于当前社会的全球化、信息化和个体化背景,以涂尔干的《自杀论》为代表的传统范式其治理的有效性及路径理应被再诠释再反思,而以现代性为核心的主体危机视角正是对其的有力补充。网络“约死”的戏仿化特征,其所具备的非传统的嬉戏特质与仿效特质,既是对抗生命价值全面物化的一种方式,又是生命价值全面物化的一种表现,这也正是当代青年将自杀行为工具化、私人化和享乐化的主体危机体现。同时,正是其背后呈现的网络场域的“空间-幻象”二重性,一方面其空间实在性是私密交易与互动关系的技术基础,又是缺场经验对在场支配的合法性可能;另一方面,网络场域的幻象性更是享乐本质的“真实”,二者通过主体认同的纽带进一步扩散,才得以形成对自杀话语的响应并促使“约死”群体的自我确证。因而,想要治理这一消费生命的时代病症和吊诡逻辑,就必然要回归主体意识的治理,积极开展对抗“平庸之恶”的行动和持续进行哲学家式的“苦行”。  相似文献   

2.
“生物现代性”是资本主义及其现代性的重要特征之一,其核心是以“扶植生命”为名,通过隐匿的操作使人的生物性生命和生存环境“合理化”来服从阶级统治和资本增殖逻辑,其后果是导致了“生命异化”。对此,虽然福柯和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学分别从治理术和法律层面进行了剖析,但仅停留于对“病症”揭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工业病理学”思想是对“生物现代性”问题的“病理”分析,不仅揭露了生命政治化及其异化的“病症”,而且从根源上说明生命异化的病源在于生命和经济关系中劳动和所有权的异化,从而为现代化发展和生物安全治理提供了重要启示。超越“生物现代性”问题必须从生命和经济的关系入手,坚持“人民为中心”的路径选择,巩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制度基础,夯实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优化人的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明 《兰州学刊》2006,(2):66-67
从对“美学大讨论”的反思中,可以看到其中潜在的诸多病症,有精神上的,也有“肉体”上的。而形成长期影响的,较表层的是三重的“隔”,而更根本的深层病症是审美精神的失落。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城市病”成为文学重要表现内容,其通过隐喻的方式映射城市发展现实问题,体现作家的批判立场。在文学作品中,“城市病”与人的病症在生态层面呈现出交互性,在人文层面存在同构性,而且作家对“城市病”的批判常常与乡村乌托邦建构相对应,体现了城乡价值对立的思维。在“城市病”文学书写中,作家通过时空维度建立城与人病症的联系,挖掘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代性问题,但在主题表达、写作姿态、介入视角等方面也存在种种问题和不足。随着城市生态和人文环境的发展以及城市文学的不断成熟,文学对“城市病”的书写将走过自觉阶段,在现实性和文学性两方面形成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西方哲学中的治疗型智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在西方哲学自古至今的发展中存在着一种“治疗型哲学”,“治疗”始终是哲学的一个重大功能。“治疗型哲学”以“治疗者”身份切入社会,其基本意向性指向对各种生存之病的诊断与治疗,其基本疗法大致可分为“加法治疗”与“减法治疗”两种。前者诊断人生基本病症是精神的匮乏,主张在人生之上添加哲学、宗教、艺术等,以抗衡存在境遇深处的病症威胁;后者则认为对生命健康幸福的威胁恰恰来自于种种人为的价值体系,因此应削减人身上的文化附加物,以还原到本原的自然状态。减法治疗的最彻底之处是对哲学本身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中有“刑手”、“刑足”的记载,目前有“肉刑”说、“残疾病症”说、“自残避役”说以及“作战致残”说。我们根据文物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中的新证,基本认同“残疾病症”说,并部分认同“作战致残”说。  相似文献   

7.
着眼“两个大局”,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洞察和把握互联网发展大势,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关于互联网发展治理的精辟论述,形成科学系统的“网络观”。其核心要义囊括“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发展观、“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网络领导观、“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的网络清朗观、“牵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网络安全观、“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的网络赋能观、“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网络共赢观等,锚定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治理的逻辑起点。切实领会其精髓要义,有益于解决好和回答好中国互联网发展治理的战略性命题与关键性议题,并为推动构建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8.
“网络社会”对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对于解决“网络社会”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 ,本文认为政府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政府可以从加大网络建设投资力度、扩大在“网络社会”中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影响力、优化网上传媒环境、增进网上的国际信息交流和合作等几个方面承担起其可负的网上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9.
网络被称为“第五空间”和“网络主权区”。对于网络规范的性质、是否要规制网络以及如何规制,学术界有不同看法。通过对网络规范性质的讨论,提出了网络规则的六大属性,同时指出了其与网络法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期待有益于今后网络规范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生态困限”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哲学界对“生态困限”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观念的层面 ,即主要集中在对导致“生态困限”的思想前提和理论预设的反思和批判上。本文认为 ,比观念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发展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的生存方式 ,观念的病症根源于社会发展方式和人的生存方式的病症。因此理解“生态困限”的根源并寻求超越“生态困限”的途径 ,乃在于对社会发展方式和人的生存方式进行深刻的反省 ,并为寻求社会发展方式和人的生存方式的转换作出切实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王溢涵 《理论界》2001,(6):63-63
网络给我们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它对社会的人文、伦理和道德方面提出了挑战。 发生于网络中的恋与爱即“网恋”,是网络的附带产品,也是网络观念与人们的传统认识最相矛盾,最相冲突的地方。它打破了人们在人伦和道德上的固有想法,通过网络发生了大多的“忘年恋”,“伯拉图恋(即精神恋爱)”,而这些都是很难被现实社会所接受的。先不论这种发生在网络上的爱情是真情实感,还是逢场作戏般的随性而已,它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轻视的负面影响。有人因网恋而疏忽家庭,懈怠工作;有人因网恋荒废学…  相似文献   

12.
教育诊断是教育母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子科学.它在加强教育宏观管理,确保学校教育工程的正常运行,有效地提高育人质量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诊断”一词是医学上应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科学术语.《列子·力命》篇中指出“诊”就是“诊其所疾”,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看病.“断”有察看,断定之意.医学上的诊断是指医生通过各种诊察手段,对人体健康状况和疾病发展程度所做出的概括性的判断.教育诊断是对医学上诊断原理的借用,是把医学诊断的理论方法和现代教育的理论原则,运用于正常运行的教育机体,对学校教育工程中产生的病症现象及其发展程度进行临床诊断,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教育病症及其产生病症的诸种原因.辨症施教,提出医疗对策,防患于未然,确保学校教育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孙慧 《兰州学刊》2011,(8):89-94
人际传播是人类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技术和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使得人际传播的形式和结构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以社交网络为依托的各类网络社交游戏在短时间内发展迅速,其用户总人数和活跃人数与日攀升。文章从传播学的视角,以目前SNS平台上最为火爆的社交游戏“农场游戏”为例,对网络社交游戏参与者的人际传播进行研究。通过自制问卷对网络社交游戏参与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试图探讨网络社交游戏中人际传播模式的特点,并进一步研究网络社交游戏中的人际传播对参与者现实中的人际传播和人际关系的影响。文章还对人际传播方式在新技术和社会结构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网络被称为“第五空间”和“网络主权区”。对于网络规范的性质、是否要规制网络以及如何规制,学术界有不同看法。通过对网络、网络法及网络规则的定义的讨论,提出了网络规则的形式及体系建构意义,同时指出了其与网络法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进而对于今后网络规则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提出相关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恒  吴易泽 《学术研究》2022,(5):46-53+177
网络服务提供者凭借技术优势及大数据等资源,获得建构和限制行踪轨迹信息交换条件的“权力”,造成网络消费者难以通过“个人控制”获得公平交换的困境。为了避免个人因对剥削和风险的模糊恐惧而拒绝披露其行踪轨迹,网络服务提供者往往选择通过自律承诺的方式,增强个人对其信息处理的控制感及信任感;而为了降低网络服务提供者违背承诺的风险,逐渐产生了由独立、专业的第三方充当“控制代理”的规制模式,实现了对困境的突破。未来规制路径优化的方向在于通过增强“分配正义”与“程序正义”保障公平交换的实现,并激励更广泛的第三方参与“控制代理”的监管互动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从传播学视域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看作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信息流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分为现实环境和拟态环境两个部分。网络拟态环境作为拟态环境的时代性产物,是网络对各种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其信息传播的广泛化、构建主体的多元化、形成主题的多变化、控制主体的大众化等特征分解和消融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中心性”、“主流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参与网络拟态环境的议程设置,加强对网络拟态环境的“把关”,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来重构其在网络拟态环境中的传播效度。  相似文献   

17.
《东岳论丛》2021,(1):38-44
以“杠精”为首的网络热词“X精”构词现象是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微观产物,它不是网络新词而是旧词缀的新用法。通过将“X精”与传统词汇如“狐狸精”“马屁精”等进行对比,并对其内部成分、句法结构、语义指向、语义色彩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后可基本确定,网络热词“X精”已具备成熟的自源性指人语素类词缀的特征,是网络语言指人语素类后缀构式家族的一员。“X精”及其所属的网络类词缀代表了网民对自我和他人的“网络化侧写”。这种将传统语言要素经过“转码”变成网络热词的产生途径也许会成为未来网络语言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颈椎、腰椎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与肩背疼痛同属于中医的“痹症”范围,它是外受风寒、外伤或劳损等原因,使局部软组织发生粘连,造成小血管痉挛、组织缺氧、纤维组织增生、微血管神经发生卡压,出现颈、肩、腰部关节酸胀疼痛,活动不利等症状。其治疗的办法虽然很多,但用药盐包热敷,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9.
网络的德性基于网络的文化特性而发生,但以网络的技术特性为根源。网络的道德优势体现为网络对道德终极基础的强化、对道德交往空间的拓展、对主体交往动机的纯化、对人格平等的积极促进及对主体道德心理的改善;网络的道德缺陷体现为网络对人的主体性弱化、对本位道德的侵蚀、对道德教化功能的削弱及对主体道德责任感的淡化。“网络之我”与“现实之我”的有机整合是网络在道德上扬长避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老词“土豪”在网络文化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文章分析了网络文化中“土豪”概念的形成、符号特征和文化意义。用土豪调侃他人的行为,反映了公众对阶层认同的焦虑和文化反击,是公众情绪宣泄和自我心理保护的方式。同时,“土豪”成为当今社会消费文化中产品营销和宣传的重要手段。指出“土豪”这一网络热词的形成有其特定的背景,应了解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反映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