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特点是事物演变过程的反映.从历史演变看,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体现了指导思想的相通性、基本国情的阶段性、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实践基础的动态性、时代课题的嬗变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是以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演变、基本内容、基本特征、历史地位为研究对象的整体研究.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必要的历史考察、逻辑梳理、价值定位,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显得很有意义.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应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文本与现实相联系、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关系着怎样通过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是:只有在"民族意识"与"世界眼光"的交融中,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意识与世界眼光的交融,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视野,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实践创新的原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民族意识与世界眼光相互交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表现在如何正确认识、理解、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等问题上.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他们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之间的界限,比较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性质,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他们确立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基本信念,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实现开放、合作、共赢的世界交往,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胸怀天下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理论的新时代阐释,是倡导人类共同价值和构建未来人类社会理想图式的中国智慧,是以世界各国人民为主体,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基点,以“立己达人”为实现径路,以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目标,在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大格局中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目标奋斗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成就的重要历史经验,贯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征程,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致力于全人类解放的宽广胸怀、雄心壮志、坚定信念和战略思维方式,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包含了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的历史逻辑,包含了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和发展的理论逻辑,涵盖了党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担当和作为的价值逻辑。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了党的全球视野,具有深厚的世界意义,有助于推动回答世界之问“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有助于推动回答时代之问“人类向何处去”,有助于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坚持胸怀天下在新时代要求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坚决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关切人类前途命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和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仍然能够爆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继承与发展.在吸取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变化发展的实际,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政党观中国化,并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提高党员的理论修养、增强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与时俱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等纳入党的建设中来,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观中国化理论与实践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探索回溯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虽然艰辛曲折,但取得了巨大成就。文章基于历史视野,在对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发展历程及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之上,对其萌芽阶段、突破阶段、拓展阶段、深化阶段进行了探索回溯,最后从兼顾公平与效率、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从而夯实公平正义物质基础、奠定公平正义制度支持、增强公平正义发展后劲、提供公平正义政治指引。  相似文献   

9.
段凡 《学术界》2022,(7):74-83
中国共产党法治观,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的法治基本观念,是对为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法治的认知确立和价值判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法治建设的价值坐标和价值指引。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领导进行法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法治观形成的重要思维方法。中国共产党坚持围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本质要求,发展着中国共产党法治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围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本质要求,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不断实现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路径。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奋斗历史经验和法治实践规律的有机结合。中国共产党法治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结合和彰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内含着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和回答,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的思考.对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可作多个关系层面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实质上是指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体系与价值观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批判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这实质上是指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思想与科学思想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这实质上是指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这实质上是指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石蓉 《江汉论坛》2006,(1):34-36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弊端已被人们充分认识和批判。但是,我们在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进行清算的时候,理应给予马克思主义以应有的评价。实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经济学的走向依然在发挥着重大影响,这个影响是如此真实,以至于在当代中国经济学所关注的所有重大问题中,无论人们承认与否,马克思主义的“幽灵”都无处不在。实践证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和构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当代仍是需要的。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理论领域仍是需要的。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社会仍是需要的。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是需要的。又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的时候,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概括地讲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是一种辩证的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包括革命和保守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相似文献   

13.
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导致当代中国青年中华民族认同感弱化;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必须强化其中华民族认同意识;把培养当代中国青年中华民族认同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重塑中华民族文化,提高当代中国青年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将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培养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中华民族历史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质的规定性与其在民族国家运用过程中个性化冲动之间的张力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与民族特色相结合,才能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坚持民族特色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地位的否定和背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是其应有之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较好地处理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普遍性与民族特色之间的张力关系,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彰显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小说的动物叙事类型繁多,旨趣深远,叙事视角多变,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交织。借助展示动物的悲剧性命运,作家也较为彻底地批判了人类文明。生动多彩的动物形象不断涌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形象画廊,让人进一步扩展生命眼光,树立生态意识,为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局限尚存,更为经典的动物叙事尚待创造。  相似文献   

16.
17.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正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其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并解决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与增强民族认同是全球化时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面临的两大重要课题.从表面上看,二者之间好象缺乏关联性,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有助于增强全球化时代当代中国的民族认同.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研究过程中加强民族认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不能动摇,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结合时代特征对二者在民族复兴中的功能给予恰当定位,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同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用传统文化精华培育道德理念,助推民族复兴大业。  相似文献   

20.
意识与意向性是心理现象的两个显著特征,它们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但它们常常被分开对待。近来这种状态发生了改变,分离主义越来越受质疑,并发展出了两种针锋相对的理论进路。意向性基本论认为,意识与意向性之间只存在单向的依赖关系,意向性是基本的,现象意识完全可以用意向性来说明。意识基本论则认为,意识是基本的,对意向性的理解必须以意识为基础。这两种进路都是有问题的。低等动物的表征系统以及无意识意向状态的存在表明,意向性是基本的,意识对它来说并非是必要的。但另一方面,意识又不能被还原到意向性,因为存在一种类型的意向性,它的内容恰恰是由现象意识决定的。总之,意识与意向性的关系是复杂的,意向性虽然比意识更为基本,但它们之间并不具有派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