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章文光 《学术界》2004,(6):204-207
当前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重大成果 ,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在进一步深化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中 ,我们必须确立 :树立法治政府理念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转变政府职能 ,发展社会中介机构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建立高效政府 ;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张海玲  周华 《理论界》2005,(7):73-74
<行政许可法>的出台是我国传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我们在今后的行政实践中逐步树立起贪污行政的理念,实现政府职能和政府形象转变才是<行政许可法>出台的真正目的,才算是取得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真正胜利.  相似文献   

3.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表现为对政府行政审批权力的改革和下放,实质是转变政府职能、重构政府市场关系,因此,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然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抓手。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府市场关系优化与重构需要面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针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政府权责困境、组织监管困境和行政管理信息化困境,从思想观念转变、组织队伍建设、制度标准建设和协同治理结构优化方面解决现实问题,不断推动国家行政审批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深刻影响了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进程 ,推动政府行为的法治化 ;转变政府职能 ,推进依法行政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是转变执政理念 ,二是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三是实现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四是依法规范行政行为 ,五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六是完善行政法律监督体系 ,七是在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中提高公务员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加入WTO以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广东省佛山市推行了独具特色的“两横两纵”行政审批流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也还存在服务中心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缺乏常设管理机构、监督体系不健全等不足.鉴于此,应采取成立专门的行政审批管理机构、明确行政服务中心的法律地位、建立有效的行政审批替代机制等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WTO后对政府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是 :依法、透明、合理、高效地履行政府职能。我国现行政府管理体制及职能与WTO规则还不相适应 ,必须着眼于发展趋势的国际化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根据WTO运行规则的要求 ,明确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和权能 ;抓住“政企分开”这个关键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改革政府审批制度入手 ,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向政府管理法制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职能创新 ,是应对入世的迫切需要。政府应规范自身行为 ,依法行政 ,让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行 ;政府应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收缩范围 ,减少环节 ,高效行政 ;政府应增强公共管理职能 ,在维护本国利益 ,整顿与规范市场秩序 ,关心与扶植弱势群体等方面 ,到位行政  相似文献   

8.
入世后的行政法治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在行政法治的基础上实现了政府职能转变,确立了市场经济主体地位,那么其结果必然建立了行政法治、依法治国的法治国家,进而从根本上巩固政府职能转变的成果并使之持续转变,实现权力政府向管理(监督)政府、审批政府向服务政府、万能政府向有限能政府、大政府向小政府的根本转变。所以说依法行政和建立行政法治体系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证,同时又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应对入世最有效、最根本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9.
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加快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谋求科学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把握几个着力点:一要围绕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继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二要围绕政府职能转变搞好政府机构调整和权责划分;三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四要构建并完善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五要搞好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六要创新地方政府和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0.
转变政府职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首要问题是确立“有限政府”、“有效政府”、“服务政府”的新理念;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内容是改革审批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也就必然要求政府的行政管理与国际惯例相适应,两者向同一方向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政府职能的重点将由调整社会经济转为管理制度的创新,经过政府职能转轨——法制接轨——政策入轨——行为上轨等变革,在管理体制、法制、机制上全面适应世贸组织的需求。 一、领导体制必须从过分集中转到合理分权,各就各位,各尽其能 过分集权与计划经济同伴,与市场经济逆行。它把政府置于民众之上,颠倒了主仆关系,把多元化的社会变成了一元化的社会,这与我国现在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  相似文献   

12.
回应企业网络对经济学的挑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企业网络是通过加强企业之间协调来提高市场反映速度 ,获得整个生产过程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企业网络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对机会主义假定、企业理论、产权理论以及市场理论等提出了挑战 ,经济学必须回应这些挑战 ,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东西方神话传说中普遍存在过“跛足”这一神话原型,表示着生命从弱小开始的原始具象思维。本文从“跛足”的此在进入,探寻“跛足”以非正常态的“身体”凸显“大地”存在的内蕴转换,进而建构“身体”与“大地”的交流空间——意义联系的生命初始场域,两者在行动过程中去体验、掌握实际生命与精神思索的统一。“大地”的力量使这一欠缺成为不断消除对立与矛盾,既而肯定生命的过程。将“跛足”作为“身体”复归“大地”的美学意象,将概念化的“身体”引回“大地”。  相似文献   

14.
从马林诺斯基的案例分析法到卢埃林和霍贝尔的疑难案例分析法,再到格拉克曼的扩展案例分析法,法人类学家发展完善了案例分析法,使之成为法人类学的经典研究法.当今法人类学没有放弃遭到各种批评的案例分析法,而是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弥补案例分析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辩护人针对控诉一方的指控而进行的论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减轻或免除罪责的反驳和辩解 ,以保护其合法利益的行为。在人类诉论发展史上 ,无论是在刑事诉讼雏形状态时期还是其后司法专横、把被告作为诉讼客体的中世纪 ,被告人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 ,必然出自本能地对司法机关的指控进行自卫 ,进行申辩 ,以达到减刑或免除刑罚的目的。所以 ,辩护是刑事被告人享有的最基本、最关键的诉讼权利。(一 )在近代民主制国家 ,各国均赋予刑事被告人以广泛的诉讼权利 ,如英美法系国家赋予被告人沉默权、保释权…  相似文献   

16.
经过十五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终于加入了WTO。目前入世已成为我国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成为百姓们街头巷议的热门话题。因为入世不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而且关 系到国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每个人息息相关。  入世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大好机遇,也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总的来说,入世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增加就业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扩大我国商品出口和充分利用外资,有利于学习借鉴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和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得…  相似文献   

17.
通过社会调查及研究指出,当前浙江经济运行中突出的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落后。浙江已发展到必须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关口。为实现国内各种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拓展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应向西部转移,并提出了较为中肯的六条建议。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二元社会结构,使得社区建设局限于封闭内循环的建设模式,制造并不断加剧由机制、体制限制而导致的种种不和谐.从社会转型与社会整合的角度入手,打破城乡分割,构建开放型社区,正在成为我国社区建设实践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股东以通讯方式行使表决权无论对股东还是公司而言,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我国实践中对通讯表决适用范围作出的限制不利于其优势的发挥.重构股东通讯行使表决权制度,应当允许其适用于所有的股份有限公司,适用于股东大会所有的决议事项,并允许所有的股东采用.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对外开放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对推动中国对外开放事业的突出贡献表现在:邓小平制定了对外开放的国策,打开了多年封闭的大门;邓小平倡导多种开放形式,密切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与合作;邓小平坚定地支持开放窗口的试验,扫除了开放道路上的思想障碍;邓小平对开放给予科学的指导,不断提高了对外开放的水平。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已经形成,实践充分证明了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