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训敏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2)
公木作为我国新诗园地里的一位风高德厚的老诗人,在他亲历的半个多世纪风雷激荡的岁月里,不倦地热心于新诗现代化的倡导与创作,为新诗的发展付出了可贵的辛劳。虽然他曾不只一次地说明,在新诗的园地里,自己“一直是个业余诗人”,而且“近年以来,更是有业无余了”,但在他刻意求真求 相似文献
2.
3.
4.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吸取了楚国民间文学和《诗经》的优良传统,创造了崭新的文学样式——楚辞,开拓了我国文学的新园地,对后世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然而,前几年在“四人帮”炮制儒法斗争模式的恶劣影响下,有些文章以儒法划线,有的为了肯定他,就把他说成“法家革新者”、“法家诗人”;有的为了否定他,就把他说成孔孟之道的“信奉者”。显然,这两种看法,都是十分错误的。当然,早在建国初期就有些研究屈原的文章把屈原说成“法家”,其中许多观点也是很值得商榷的。今天,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还屈原的本来而貌。 相似文献
5.
6.
变态心理是相对于常态心理而言的.所谓变态心理,是指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发生严重不一致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其特征就是混淆现实与想象或幻想的界限,割断了与外界的真实联系,而生活在一种想象的或幻想的虚幻世界之中.诗人郭沫若曾谈到过他写作《地球,我的母亲》一诗的经历:"那天上半天到福冈图书馆去看书,突然受了诗兴的袭击,便出了馆.在馆外僻静的石子路上,把'下驮'(日本的木屣)脱了,赤着脚踱来踱去,时而又率性倒在路上睡着,想真切地和'地球母亲'亲呢,去感触她的皮肤,受她的拥抱.——这在现在看来,觉得是有点象发狂,然在当时却委实是感受着迫切."①在当时诗人看来, 相似文献
7.
钟闻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6)
吉林大学为纪念公木(张松如)教授诗歌创作和学术活动五十五周年,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召开了“公木创作学术讨论会”。会议由吉林大学中文系主办。应邀出席会议的有省内外来宾和代表四百余人。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和吉林大学的领导,辽宁、吉林、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元代诗人王翰(1333—1378)字用文,著有《友石山人遗稿》,刊梓于明初,题曰:元灵武王翰用文著。灵武,今属宁夏,西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又称灵州,灵武郡。明人陈鸣鹤《谒王用文祠》诗中亦有“朔方万里归残梦,永福千峰寄一支”之句,王翰入明之后隐于福建永福山中,因以家焉,死后葬于其间。诗云故乡万里,遥遥难归,思之不绝,系于残梦之中。又明言王翰故里为朔方,亦即今日宁夏。据王翰挚友元代文人吴海所撰《王氏家谱序》称:“宋朝李元昊据之(灵武)为边患,宝元、康定(1038—1040年)相继用兵,士有陷没者,逮中原为舍所併,不能自还,杂 相似文献
13.
高适是唐代诗人之最达者吗?刘乃亮刘继儒《旧唐书·高适传》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此虽一家之言,但影响颇大,几成定论,时至今日,仍有多种文学史教材及专著在论及高适时加以引用。然细加考察,发现此说殊难成立。古汉语中,“达”字有多层含义。《... 相似文献
14.
贺念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2):103-117
海德格尔将“自身”(Selbst)作为“人是谁?”这一问题的追问基础,并指出“我”与“我们”都同样源初地奠基于“自身”之中。因此,“本真性的我”与“本真性的我们”一直是海德格尔哲学思考中并行不悖且不可分割的两个同等重要的维度。通过对海德格尔20世纪30年代的文本更深入的研读,我们发现海德格尔的诗学所强调的另一个维度被我们所忽视了,诗人不仅建基供个体此在诗意栖居的家园,而且也建基本真性的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新诗界里,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经过时间的考验、迄今仍为人们所称道和敬重的优秀爱国诗人。他在中国现代文学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不容忽视的位置。自从闻一多先生英勇殉难,时间过去了三分之一世纪。但是他“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反动势力的手枪的凛然英姿,至今仍浮现在我们眼前;他的诗歌中洋溢着的爱国主义激情,将永远回荡在中国人民的心间。在今天,充分而历史地研究闻一多,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仅就闻一多诗歌的思想和艺术的成就,以及他的创作道 相似文献
16.
论晚唐诗人的忧郁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忧郁是一种情感体验,纵观中国古代诗人作品,很多充盈着悲苦的忧郁情结和忧患意识。特别是在晚唐时期,诗人的这种悲苦忧郁情结更是发展到了极致,显现出多重意蕴,这与社会时代的变化、士人心态的衰老、审美思潮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定的时代等诸多因素促成了晚唐诗人的忧郁情结,更改变了诗人的心灵。他们无力改变衰败的社会现实,而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入手,将人带入一种纤细的意趣和宁静的境界中去。此外,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对弱质事物的同情,也是晚唐文人忧郁情结的又一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7.
论南社诗人辛亥烈士周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实(1885-1911)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先进分子,是南社早期的杰出的爱国诗人,是为“恢复中华,建立民国”而战斗,为响应武昌起义、光复淮安而牺牲的革命烈士。但,几十年来,周实其人其事其诗,却几被湮没了。从一九六二年开始,某些报刊、诗选、文学史和其他论著,才先后有所论述和选录,然尚远远未足。笔者生长周实诞生、战斗之地,自幼闻其遗事,读其遗集,敬仰其为人,值此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之际,特撰此文,希望引起对周实的进一步研究,使之在中国近代史和近代文学史上得到应有的评价和地位。 相似文献
18.
19.
有唐诗在前面,宋代诗人在创造宋诗新风貌的过程中,对唐代诗人进行了自觉的选择,他们经历了向白居易、贾岛、姚合、李商隐、李白、韩愈等人学习的过程。最后,从道德评判的角度,杜甫忠君、爱国、恤民的高尚情操为宋人所赞许;从艺术评判的角度,杜甫在诗歌题材、艺术技巧上的创新为宋诗发展指明了方向,杜甫成为宋人学习的最高典范,这反映了宋代诗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论唐代诗人与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的许多诗人都参与了小说创作 ,这是唐代小说一个相当显著的特征。唐代诗人在小说创作中自觉贯注诗人意识 ,使作品的内在特质诗化、叙事抒情化 ,并获得了诗的意绪和情趣。情韵弥漫 ,意境浑成 ,满足着人们明确而强烈的审美愉悦需要 ,对唐代小说的发展和成熟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达到了其他时代小说难于追攀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