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5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为了实施扫除军阀、统一全国的军事计划,决定组建国民革命军。至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前夕,共组建国民革命军八个军。出师北伐后,又不断扩编、收编,军队总数达五十余个军。国民革命军,作为北伐战争的主要武装力量,不仅对于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第一次大革命的严重挫折都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人民军队和国民党政府军队的膨胀,也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  相似文献   

2.
也论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的性质问题夏存友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组建于1925年7月的国民革命军,作为中国近代军事史上一支新型革命军队,成为推动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武装力量,对于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帝国主义在华统治基础,都起着...  相似文献   

3.
梧州,这座风景绚丽、历史悠久、在近代有着“小广州”、“小香港”之称的城市,曾与“北伐”二字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1921年孙中山取道广西的北伐,或者是1926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都与梧州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反映了梧州和广西曾有过的光辉历史,体现了梧州和广西人民对孙中山和国共合作的广东革命政府北伐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一、1921年孙中山取道广西北伐与梧州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并出兵广西打败陆荣廷旧桂系后,为了打倒北洋军阀、削平内乱、统一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即乘战…  相似文献   

4.
张发奎是北伐战争的著名将领 ,他率部在两湖、江西、河南战场屡败敌军 ,战功赫赫。他同情工农 ,与共产党人有过较为坦诚的合作。但他不善于驾驭复杂的政治局势 ,不能在权势与真理之间作出正确的抉择 ,在大革命失败时最终走上了政治歧途  相似文献   

5.
北伐战争与华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二六年夏至一九二七年初,国共合作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北伐战争。在这场革命战争中,素以爱国爱乡而著称的千百万华侨,坚决地支持北伐战争,写下了爱国主义新的一页。华侨是北伐战争坚决的支援者和拥护者。侨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在北伐前,就“纷纷电请中央出师北伐,函欲早日推翻帝国主义的工具,除去列强在华势力。”①一九二六年三月,古巴、印度孟买和暹京等地华侨团体,就发回函电,敦促国民政府北伐。②四月十八日,东京华侨隆重集会,追悼北京“三一八”殉难烈士,到会华侨一致呼吁,请国  相似文献   

6.
北伐战争是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在实现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的基础上,发动的一场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战争。中共广东区委为这场战争的发动、组织和胜利进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一)北伐战争前,广东区委积极发动和领导工农运动,参与创建和领导革命军队和工农武装,开展了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现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为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广东是北伐战争的策源地。1924年,国共两党在这里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了加强对广东及其邻省革命斗争的领导,中共中央先后调派周恩来、陈延年、张太雷、恽代英、邓中夏、熊雄等优秀干部到广东来,与广东党的优秀干部彭湃、阮啸仙、苏兆征,刘尔崧等合作共事,使中共广  相似文献   

7.
薛毅 《江汉论坛》2002,7(4):35-37
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创办的,一所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在北伐战争前夕和北伐战争期间,农讲所为广东和全国培养了一批农运干部,为推动北伐战争的进展,在全国各地开展农民运动,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正是农民运动的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国民革命军战区是国民政府在抗战爆发后设立的战略单位。本文从历史实际出发 ,考察了战区由初设到全部裁撤十年间发展变化的梗概及其设立的深层动因 ,在此基础上 ,对国民革命军战区进行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9.
《辞海》军事分册,页157,说晋绥军于“1927年9月,改称国民党军第三集团军”。查《汉口民国日报》,没有查到晋绥军改称为第三集团军的具体时间,仅报道6月3日,第三集团军出动,随后又报道了第三集团军实力情况。从《汉口民国日报》的报道来看,虽没有报道晋绥军改称为第三集团军的具体时间,但可以证实6月  相似文献   

10.
11.
邓小平、张云逸等人在中共兵运工作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广西具体情形,对俞作柏、李明瑞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兵运工作,如在军队建立党的组织、加强政治宣传教育、改变部队成分、掌控军队领导权等,从而为红七军的成功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百色起义的顺利举行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李品仙是国民党桂系的重要将领,是不久前去世的原台湾国民党的“战略顾问”。他的戎马生涯,跟中国近现代史(包括中华民国史、国共两党关系史等),是息息相联的。本文主要根据他生前留下的文字资料和有关史料,将其本人在参加1926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以前的活动,介绍给读者和研究者,并祈教正。一、科举落第,弃文就武李品仙字鹤龄,广西苍梧县人。1892年4月22日(清光绪十八年三月二十六日)生于平乐乡间。祖籍原属湖南长沙,因避战乱、谋生计而搬迁南来。曾祖父李超邦,祖父李守良以耕读相  相似文献   

13.
一、参加北伐1926年唐生智决定参加北伐,率师进入长沙,赵恒惕通电辞省长职,投奔汉口吴佩孚,赵部湘军第三师师长叶开鑫退往湖北通城,依靠吴佩孚的力量,纠集豫、湘、赣三省军阀宋大霑,李荫森、唐福山等廿余万人,组成“讨贼联军”,叶任总司令,三路入湘,号称“讨赤讨粤”,唐生智部一时处于不利地位,广州大本营派出第四、七两军北上援唐,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第七军尹承纲团先行出师。唐生智将所部扩编为四个  相似文献   

14.
“固甘援陕、联晋图豫”的建议,是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协助冯玉祥制定的国民军参加北伐战争的重要战略方针。为此,冯玉祥及国民军在北伐过程中极为重视甘肃的战略地位。冯玉祥认为:北伐的第一步是解救被围在西安的国民军,在此之前,“是平定甘肃,甘肃不能平定,……不能出潼关”。1926年5月至8月,国民军平定了甘肃地方军阀势力,并以甘肃作为主要后方基地,出击陕  相似文献   

15.
国民革命军一七六师是抗战期间一支活跃在大别山地区,进行敌后游击作战的国民党部队,它隶属于桂系,这支部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做出过重要贡献。一直以来,学界对抗战军队的研究中,这支历史悠久、战功卓著的部队少有提及。笔者拟从诸多档案文献、回忆录、传纪、资料汇编之中,搜索出尘封已久的关于一七六师的历史,并对其抗战历程进行考察论证,也算是对于全民族抗战精神的一种永恒纪念。  相似文献   

16.
1931年夏天,红七军离桂北上与中央红军汇合,归彭德怀同志领导的三军团指挥,即投入了紧张的反“围剿”斗争,配合中央红军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第四次“围剿”。红七军在这两次反“围剿”中,得到很大的锻炼,全军从思想上、战斗作风上日趋成熟,新的战斗骨干大批涌现,如反“围剿”前,李天佑、卢绍武等同志,都还是连长,反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年四至五月,以张云逸同志为军长、邓小平同志为政治委员的红七军,为了发动群众、扩大政治影响,决定向桂黔边开展游击战争。在张云逸同志指挥下,军部与第一、二纵队约三千人,由广西河池出发,经怀远(现属三江自治县),在思恩(现属环江县)与敌激战后,分两路进入贵州,在贵州南部边境活动。红七军这次转战桂黔边,虽只一月时间,活动范围仅在荔波、榕江,从江等县,但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我省人民,特别是在苗、布依、水、侗和瑶族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贵州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一、桂系军阀的进攻和盘阳会议早在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初,党中央根据广西党组织的建议,决定在左右江地区组织起义。十二月十一日,正是广州起义两周年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主席关于革命武装斗争的光辉思想指引下,曾经亲自参加过党的“八七”会议,聆听了毛主席关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伟大指示的邓小平同志,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巨大鼓舞下,与张云逸同志一起,带领我党掌握的武装,从南宁开到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农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右江地区,与当地农民运动杰出领袖韦拔群同志率领的农民武装相结合,于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一日,即广州起义两周年纪念日,胜利地举行了历  相似文献   

19.
与过去同类专著相比,我觉得最近出版的曾宪林、曾成贵、江峡合著的《北伐战争史》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运用翔实史料,成功地揭示了北伐战争发展的历史特点。这是该书最显著的特色。该书可贵之处就在于掌握了大量的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史料。作者化费了很多心血,查阅了当年当事人的日记、回忆录如《蒋总统秘录》、《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北伐阵中日记》、《武昌被围日记》、《李宗仁回忆录》、《白崇禧  相似文献   

20.
1926年至1927年的北伐战争,是中国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江西是北伐战争的第二个主要战场。在北伐战争中,江西的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江西的工农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和湘、鄂、粤诸省一起,汇成大革命时期全国工农运动的中心区域,为后来土地革命战争的开展、红色政权的建立、中国革命道路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