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生校园腐败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危害民族的未来。遏制这种腐败现象必须完善廉洁教育制度;架构道德评价机制,营建用人管理机制;强化监督惩处机制,进而形成一整套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反腐败规律,又切实可行的科学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推进校务公开,实施民主治校、民主办学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必然要求。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大学校务公开发展还很不平衡、很不完善,也很不彻底,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拓宽渠道,明确责任,健全组织,规范程序,完善机制,讲求实效,促进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考察安徽省农村(以马鞍山市李庄村、吴山村为例)各类宗教信徒现状,女性占其中的绝大多数。从经济学层面透视她们信教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追寻致富愿景、文化设施衰颓、教育条件堪忧、基层组织管理失住、市场经济冲击、宗教组织经济诱使等。因此,应采取提高认识,强化领导;严格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经济,首抓不怠;教育为基,固本增效;加大投入,占领阵地;完善制度,减少担忧;提升素质,全心服务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建华 《山西老年》2012,(10):66-66
去年以来,晋城市委老干部局党委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完善工作制度,规范职责权限,公开政策事项,强化督促检查,加强权力公开透明,扎实推进阳光党务。坚持建立健全领导工作机制,不断加强领导干部权力公开透明度;坚持制度和教育工作机制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运行事项,增强落实政策与政策公开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5.
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角度看,乡村教育治理的核心在于规范乡村教育治理主体有效参与的制度与程序。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教育治理对于丰富乡村教育发展的制度供给与执行模式、发挥第三方评价和监督乡村教育质量的作用、挖掘乡村教育发展的社会价值蕴含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乡村教育治理中的典型问题。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治理为实例,分析当前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教育治理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有关对策建议: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社会力量对乡村教育治理的精准支持;厘清政府与社会在乡村教育治理中的责任;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教育服务的机制;提升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教育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以村民自治为内容的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业已取得比较可喜的成就,但同时也遇到村级民主选举制度不够完善、村级民主决策程序不够科学、村级民主管理内容不够规范、村级民主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一系列困境。以湖南省冷水江市周边农村作为我国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缩影,对其民主现状进行了重点考察和广泛调研,并重点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有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目前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运行和观念三个层面分析了基层村民自治困境的成因,并从发展生产、理顺关系、创新机制、健全法治等方面探求中国新农村村民自治走出困境、规范运行和长足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本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锻炼,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完善“村官”制度和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人才培养机制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本、教育和经济增长分析,就重庆市合川区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经济建设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对大学生“村官”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反腐倡廉机制不完善,是造成反腐倡廉总体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其主要表现在:1、思想防范机制乏力;2、法制建设滞后;3、民主政治各项制度建设滞后;4、查处惩治机制软弱;5、法律法规缺乏应有的权威;6、社会成员中有相当一部分对反腐败缺乏足够的信心。要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必须调整、完善我国的反腐倡廉机制。当前的主要措施为:1、进一步完善思想防范体系;2、建立和完善高素质干部和管理人才的选拔、培养、任用机制;3、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完善对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4、健全和完善查处惩治机制;5、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反腐败的独特优势,而其真实性、偶然性、侵权等问题又制约了这种优势的发挥。这些问题都有制度成因,如何进行制度构建是网络舆论监督反腐的关键。这种制度构建有三个维度,从网民层面看,基于有限实名制的自律和基于法律规范的他律同等重要;从网媒层面看,应尽快建立网络舆论监督平台建设机制、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媒体间协作与创新机制;从政府层面看,应着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机制、舆情快速反应机制、事件调查督办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对预算审议的贡献:理论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协商民主强调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理性对话、辩论、推理和审议等方式来参与公共生活,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从而保证公民自治和真实民主的实现。协商民主对预算审议有着重要贡献:从理论层面而言,主要表现在以宪法为中心的程序主义对公民参与预算的强调;从实践层面而言,世界各国的参与式预算实践为我国公民参与预算提供了经验范本。借鉴协商民主理论,完善我国预算审议制度,应完善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和程序参与机制,落实预算公开制度,充分保障公民宪法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高校内部监督存在监督力度偏弱,监督效果不够理想,监督不到位和缺位等现象,间接导致了高校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腐败"发现"机制和预警系统,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是提高高校内部监督力度和监督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新闻媒体担当着监测社会环境的"守门人"功能,是民主化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倘若新闻媒体出现腐败变质,必然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和客观、权威性。分析新闻媒体腐败现象种种,揭示新闻腐败的实质是新闻权的滥用,而造成新闻腐败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缺乏对新闻媒体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对此,应在建立有效的媒体监督机构的同时,大力整顿媒体从业队伍,强化社会舆论对媒体的有效监督,并将之纳入法制化轨道,在构建强大的"反腐败"社会力量之下。实现媒体舆论监督社会和社会监督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新闻传播事业和社会风气的健康向上。  相似文献   

13.
我党在井冈山、中央苏区时期就非常重视依靠民主监督的力量推动廉政建设,逐步形成了以民主监督制度为根本的反腐倡廉有效机制。党在井冈山、中央苏区时期以民主监督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经验主要有:服从和服务于革命战争的需要;真正地贯彻群众路线;党的领导始终起着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强有力的党外监督是推动党内监督完善与发展的基本力量。党外监督主要包括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政协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等。其中舆论监督在防治腐败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许多腐败贪官都是在舆论监督中现出了原形。但我们现行的舆论监督体制却存在不少复杂的问题。包括舆论监督的自主权相对较小,舆论监督的法规不够健全,舆论监督的公正客观性缺乏监督等。为此,我们要加快改革和完善舆论监督体制的步伐,把反腐败纳入法制的轨道,并加大新闻媒体对反腐败监督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社区腐败是指在社区民主机制扭曲以致失灵的情况下,行政机制对居民基本权益的侵害而引发的腐败行为。居委会干部的任命制,社区重大决策的家长制,公共资源的选择性分配和社区监督机制的虚化是其主要表现。政社合一的社区管理体制,社区决策体制不完善,社区运作行政化和居委会角色冲突是导致社区腐败的重要原因。深化社区体制改革,推进民主机制建设,培育社区专业性组织以及加强社区教育是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社区腐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高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提出了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民主管理能力,建立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等对策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完善高校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17.
村官腐败已成为破坏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根源,给中国反腐工作带来新挑战。村域权力网络供给平衡性制度的能力和消解村民社会焦虑及怨恨的能力与村民民主自治发育的速度存在着较大落差。权力运作在利益驱动力作用下本集团内部践行狭隘的利己主义、排他主义原则。自上而下纵向的刚性监督缺位,横向的两种柔性监督职能薄弱。制约村级权力运动法律体系的应然状态并没有普遍出现,实际运作中制度文本因缺乏可操作化的环节遭遇重重困难。树立协商民主理念,建立村域权力三极架构,完善村庄自治法律,有利于遏止村官腐败。  相似文献   

18.
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何政治与管理都可分解为决策、执行与监督三项基本活动,相应地,权力也可区分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基于这种经典的“政治三分”框架研究腐败现象,可以将腐败现象区分为决策腐败、执行腐败和监督腐败。决策腐败是指公共决策过程中公共权力非公共运作的一类腐败现象,它既在主观要素上与“决策失误”存在显著的差异,又在权限、效力等行为的客观表现上呈现出有别于执行腐败和监督腐败的特征。在“输入--输出”的系统分析框架下,现有决策系统的输入端、系统内、输出端存在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种种缺失,为自利性转化为现实的不当利益营造了制度空间,导致了决策腐败的产生。为此,应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建立健全与决策各环节相匹配的权力制约监督结构和运行机制,为公共利益输入到决策系统进而体现在决策结果中创设制度化的渠道,实现决策廉洁高效的过程治理。  相似文献   

19.
论教育腐败的成因与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界定教育腐败,并着重分析教育腐败产生的原因。我国教育供求矛盾尖锐和教育投入不足是教育腐败产生的客观背景和现实原因;教育腐败的查处概率和私人成本过低是个体选择腐败的重要因素;公共权力运行失范,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是导致教育腐败行为发生的关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教育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腐败具有制度性、群体性、部门性、集团性等特征。腐败案件多发成因在于行政权力过度介入市场微观经济活动,权力监督机制缺陷,所有制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漏洞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社会转型期腐败的预防和治理策略是在借鉴国外预防和治理腐败经验的基础上,完善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机构改革,加强社会对政府的民主监督,提高各级人大对政府的监管力,重建清廉文化,提高领导干部自律能力以及多维度加大对腐败现象的惩治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