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元明两个朝代中的蒙古语词语的读音和词义做了系统的注释和考证.它对蒙古语史、汉语与蒙古语关系研究以及元明戏曲研究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无明两个朝代戏曲中的蒙古语词语的读音和词义做了系统的注释和考证。它对蒙古语史、汉语与蒙古语关系研究以及元明戏曲研究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续考●方龄贵前在拙著《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中,检出元明戏曲中所见的蒙古语114条,依次加以诠释;后复撰为《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拾补》,胪举七事,以补前书所未及。近经寻检,重获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二十三事,因复稍事考定,成《元明戏曲中的蒙...  相似文献   

4.
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续考方龄贵11、大剌唬无名氏《神奴儿》剧四折正未白,“这文状上有个老院公,可怎生不见?”外郎白:“院公下在牢中哩。”正末白:“他有甚么罪过,下在死牢里?与我提将来者。”张千白:“院公死了也。”正末白:“怎么死了?”外郎白:“院公生一...  相似文献   

5.
饽饽考     
饽饽一词是北方方言中的一个基本词汇,人们通常认为它是少数民族语言,故而出现了蒙古语说和满语说。通过长期研究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准确,实际上该词是汉语词汇,而蒙古语说和满语说都是文化建构和想象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会同馆始设于辽、金时期,是为了适应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及四邻邦国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而设立的中央客馆。此后,元明两朝均设有会同馆。本文在吸收学界同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从隶属关系、政治规格及职能权限等方面对元明会同馆作一些比较性研究,以冀从另一个侧面剖析元明时期的民族政策和对外经济文化政策。  相似文献   

7.
面对日益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各级政府应该把蒙古语授课毕业生就业问题纳入有序、规范的轨道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就业平台.作为民族院校的内蒙古民族大学,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探讨如何提高蒙古语授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蒙古语授课学生学有所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蒙古语的使用情况及变化,阐明了蒙古语在二十一世纪不会消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元明之际,受蒙古人改信伊斯兰教的影响,西域、甘肃的伊斯兰教有了很大发展,是伊斯兰教在西北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它由西向东逐渐传播,且受元明两朝统治者对该教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社会人类学视角考察了呼和浩特市蒙古族与蒙古语关系的变迁及其原因,分析了蒙古语的目前困境和未来前景,并就民族与语言关系的有关理论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明、清以来始有青海土人及土人部落。建国后,定青海土人为土族。关于青海土人部落的族属在汉、藏文史籍中都有明确记载,国内外学者亦有考证。所有记载和考证都说明现今的土族是一个以元代蒙古人和蒙古化沙陀人为主,吸收其它民族之成分形成的新型民族。  相似文献   

12.
元代畏兀儿人使用八思巴字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人自古至今使用的蒙古文是从回鹘人那里学来的 ,但回鹘人也曾一度使用过蒙古八思巴字 ,这是古代民族相互学习的结果。元代畏兀儿人使用八思巴字拼写回鹘语的情况还鲜为人知 ,本文对考古发现的回鹘人使用八思巴字回鹘语的印章和文献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以期学术界能对此有所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是热河地区主要民族之一。本文揭示了元、明、清时期该地区的蒙古族与其他民族间军事争战,造成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在和平时期各民族间互助合作,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4.
明东胜卫位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为防御北元—蒙古而设,地理位置重要,初设于洪武四年,因明朝军事失利,五年即撤。随着明朝军事力量加强,洪武二十五六年再设东胜卫。此后明朝有意南缩防线,永乐元年将东胜卫内徙河北。东胜卫的兴废典型地反映了逐渐形成的明蒙以长城为界南北对峙的情况。长期以来学界对东胜卫的设立时间和地点看法不同,本文做了新的考证。东胜卫旧地后来成为蒙古土默特部恰台吉的驻地,称妥妥城,本文进一步论证了妥妥城是以恰台吉的本名脱脱命名的,揭示了他的生平、驻地,以及他在明蒙关系等事务中的作用,认为他的名字被当作地名沿用了四百余年,是对这位历史人物的珍贵纪念。  相似文献   

15.
清朝在利用藏传佛教治理蒙藏地区的过程中,既继承了元明两代的宗教政策,同时又根据西藏的实际进行了改革,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政策。文章就清朝的藏传佛教政策作了介绍和分析,旨在使人们对清朝藏传佛教政策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金代女真文化与文学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对元曲的繁荣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女真歌谣与歌舞、诸宫调、金院本在思想内容、艺术表现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为元曲尤其是杂剧的繁荣奠定了基础;金代女真帝王对通俗文学的喜好和宽松的文化政策,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由金入元的作家队伍等,共同促进了通俗文学元曲和小说的发展与繁荣,使元杂剧迅速走向中国古典戏曲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7.
洪武十四年至二十五年(1381—1392年),沐英留滇长达12年之久。平滇之后,在太祖力图逐渐消除蒙元梁王统治云南一个多世纪的影响并建立明朝在云南统治秩序的意图下,沐英奉旨留滇。留滇后,沐英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明朝在云南的统治。沐英在滇的活动不仅促进了云南的安定与发展,还配合了明初统一战争,对明初政局的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安多地区自元明期始,逐渐形成了汉、藏、蒙、回、土、撒拉、东乡、保安、裕固等多元民族文化共存一体的格局。出现了安多地区多民族聚居互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宗教信仰认同及形成的多元文化共生现象,展现出了安多地区文化共生模式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