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面对着现代园林的快速发展,绿化指标的不断攀升,随之而来人们对绿化水平和景观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的问题,我们以天津植物景观为例,探讨如何在完全重新构建人工绿地上,按照生态学性质,创造一个合适人居的、丰富多彩的、独具特色的城市园林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2.
大地景观是一种大尺度的区域景观。大地景观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在自然生态系统有机更新的基础上,通过科学与艺术手段,塑造出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的生态景观系统。大地景观规划对于地质脆弱区的生态环境修复有重要意义。以汶川县为例,结合区域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元素,将汶川县的大地景观规划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以线形廊道为轴线形成的立体型多层次的大地景观带,二是以沿线的景区景点和重要标识地段为核心形成的大地景观节点。并以映秀镇、威州镇、绵虒镇、萝卜寨为具体设计对象,提出了高楼之母、凤凰涅槃、高楼之母、延伸的河堤、地震波广场等大地景观节点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湿地公园景观营造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决定着湿地公园今后的景观形象。结合安吉西港湿地公园规划实践,提出了在湿地景观营造中融入乡土景观元素的思路,提炼自然、人工和非物质形态三类乡土景观元素运用于景观营造,增强湿地景观的地域性和文化属性,让湿地公园景观回归朴实无华的自然和乡野特质。 相似文献
4.
廖柏全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207-208,211
透过对法国里昂城市中与金头公园现场观察并学习民众如何对待与利用落叶,并分析出透过落叶本身民众如何学习到健全完整正确的生态意识、创造性与娱乐性。同时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理解落叶的可利用性。研究得出艺术美化包装、多元管道的宣传、民众、专家与政府间彼此搭配交互式积极参予是环境教育中构建完整生态意识的主要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公共健康为导向提升社区景观环境质量是未来健康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健康景观相关理论,在解决现有问题基础上探索适合城市健康社区的景观设计方法对营建健康城市具有积极意义。以国内外健康社区景观研究为理论基础,结合秦皇岛皓月天锦健康社区景观项目,综合运用亲生物假说、压力痊愈理论、知觉现象学和传统养生理论,从生态、空间以及社会环境3个方面分析场地环境,以景观设计过程为线索,从设计之“道”、设计之“术”、设计之“技”3个层面提出了健康社区营造设计策略,以期为同类健康社区景观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助推未来高质量健康城市建设及精细化设计发展。 相似文献
6.
7.
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绿地植物现状与环境特点为背景,对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方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进一步优化的建议。通过增加观花、观果植物的种植和组景配置,丰富校园绿地景观,丰富与发展植物的多样性,营造出绚丽多彩的校园绿地景观。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光明村的村民及游客对其现有景观的评价,运用数学中多元回归法原理,建立适合于新农村景观评价的方法-景观偏爱模型。应用此模型计算出光明村村落及村野景观偏爱值核心区间,能为今后新农村建设中景观规划设计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景观的媒介建构——以株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景观建立在地理的基础上,又被赋予了丰富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人文内涵,传媒成为信息化时代建构景观象征意义的重要工具,考察地理景观就是解读阐述人的价值观念的文本。中国城市化在快速推进的同时出现严重的文化冲突和认同危机,而大众传媒对城市文化认同感的建构起到重要作用。地方媒体通过强化地标性景观的文化内涵,唤醒怀旧的城市集体记忆,发起对城市地理景观的媒介批评与公民维权行动,来对城市景观进行塑造和想象,建构城市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0.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
住区景观是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心居住的环境。本文着重分析了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的人工环境景观要素和人文环境景观要素。 相似文献
11.
从建筑朝向、间距、建筑群组团布局等方面探讨了冬冷夏热地区住宅建筑节能问题。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华北市场的发展与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关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2):24-29
文章认为明清时期是华北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市场中心地的层级体系在逐渐形成之中 ,华北区域与其他区域的经济联系也不断增强 ,这充分反映了明清时期华北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发展的背后 ,却处处体现着不充分的特色 ,与江南市场表现出较大的差距 ,其内在的最根本的制约因素在于华北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充分。 相似文献
13.
邹贤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1):77-81
新修族谱,要建立、贯彻“世系为本,文化是魂”的理念,大胆打破传统谱牒的内容格局和格式;要坚持以现代的、科学的历史观为指导思想,重建家谱的价值观,以符合弘扬中华文化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4.
邱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2):1-10,26
与东晋十六国时期相比,南北朝的对峙争战态势实已发生根本性转折,由大致上相持平衡逐渐变为南弱北强,双方在边界东段亦即今属江苏地域的扬、徐等州发生多次大规模激烈的争战,导致行政区划和建置变动频繁,十分紊乱。本文尝试分三个阶段对此进行复原,同时也对“苏北落后于苏南”现象的历史成因问题重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司亚勤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4):35-41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社会保障起步较晚 ,且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采取的是福利性的社会保障政策 ,与我国的国力不相适应。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老龄化 ,原有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的需要 ,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亟须改革。在这方面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教训为我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一些有益启示和一定的借鉴意义。对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进行剖析 ,将有助于我国在制定相应的政策及措施时避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的覆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明代弘治、正德、嘉靖时期有代表意义的弘道、大科、湖南三书院的学规的考察,认为明代书院的课程意识已经基本形成,已有必修、选修和学科、活动课程等类型的区分,初步建立了一套由课程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组成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王滨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84-87
教育界一直存在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中美大学生孰优孰劣?尽管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制度下,中国大学生在知识深度和基础知识的扎实度方面要远胜于美国,但由于在多元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识教育的理解与实施、教育的非功利性意识、自主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培育等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与美国存在巨大的差异,直接导致了教育结果的不同——高尖端科学研究成果大多与美国的教育相关而离我们甚远。这一切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8.
张宗友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24-31
中国传统的天地观念为"天圆地方",认定中国作为礼义之邦,居天之中央,由此派生出华夏中心论。这种观念虽然受到过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带来的算历及地舆之学的冲击,但并未动摇其基础,于是又派生出西学中源的虚骄观念和中体西用的保守思潮。而鸦片战争前后所传来的西方天地之学,带有彻底的革命性质:一方面它将天地人视为统一的宇宙演化过程,不仅地球无中心,整个宇宙亦无中心,居于其中的人类正是宇宙长期演化的结果;另一方面,由于它彻底埋葬了中世纪的神学目的论,也带动了民主思想的大发展。因而,西方天地之学的传入,使明清之际萌发的民主、民生思想顿时成长起来而成为中国思想发展的主流。从《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的问世可见,西方天地之学的传入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畅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唯务折衷”是贯穿《文心雕龙》的思想方法之一,近年来,不断有学者由此入手,重新评价和认识《文心雕龙》。本文拟从刘勰与当时文坛主流的人际关系入手,考察这一思想形成的原因。本文认为,刘勰与当时领袖文坛之“时流”的距离,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边缘性微妙状态;而这种状态恰好将他置于南北思想文化的交汇点,使他既在主流之中,又出主流之外。换言之,他既能冷眼旁观,看到圈内弊端,自觉从北方思想文化中汲取养料,思想气质上尚北;又熟悉圈内风气,尊重南风劲吹、文尚新变所取得的成就,审美意识上宗南。所以,“唯务折衷”思想的背后是若即若离的人际关系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范秀君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5(3):73-79
清初大多数贰臣文人无论是诗文中,还是政治活动、生活方式上都表现出愧疚自赎心态。南北贰臣文人的这种心态在呈现方式上或显或隐,有较大差异;主要由三个因素造成:与满洲地区的地理亲缘和李自成政权影响程度不同造成南北贰臣文人分布有差;清政府采取尊满抑汉的政策和党争中南北势力的消长;两者文人内在道德追求与外在社会舆论的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