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旗鼓意象是《诗经》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诗歌意象.文学是文化的审美映现,文化物象在文学作品中被审美升华为文学意象.旗鼓在先秦社会的文化内涵决定了《诗经》中旗鼓意象的审美意蕴.《诗经》中旗帜的描写主要体现的意蕴有:出行场面的渲染,对盛大军威和战斗豪情的渲染.《诗经》中鼓的描写主要体现的意蕴有:经常作为祭祀场景的重要元素出现,用...  相似文献   

2.
在唐诗众多的意象中,有一类在描写太行基础上形成的太行意象。意象的审美特征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稳定性,太行意象的审美核心特征为"难",其核心特征的形成原因不仅包括太行山物象特征的险峻,也因为太行山地区特殊的历史积淀,以及渗透于其中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文艺实践,重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生产方式"有其必要性.因为这个提法既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也坚持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又掌握了审美意象的多重叠合的复杂现象,更在文学机制上深入把握文学生产的自律和他律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数字人文天象模拟技术被引入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经典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天象描写因素重新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者开展“文学天文”研究的独立实践,不仅需要认识文学作品中天象描写的类型、特性与价值,还必须运用多样化技术手段探索出多维度的利用途径。本文以日意象与节气漏刻、月意象与朔望月相、金星意象与边塞书写、火星意象与政治星占、斗宿意象与个人星命等为例,对文学作品中各类型天象描写的特性价值和研究策略展开了创新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开拓古典文学天文研究崭新学科方向、整合文学地理与数字人文可视化技术、打通古代史与天文学史跨学科研究等实现路径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初娇娇 《理论界》2022,(11):92-98
道家逍遥游思维对唐代审美意象时空建构产生深远影响,它不仅指空间层面的无所待,同时也暗含时间上的无际涯。道家美学能够透过象外之象的妙象走向时空的融合,渗透于唐代美学与文论之中。在其影响下的唐代审美意象时空是超越性的道体意象时空,从社会人生走向宇宙自然层面,从物我间隔走向心物之间。审美意象时空视域由此无限打开,在时间上形成以“道”为中心的审美意象时间建构途径,从空间维度打开逍遥游空间视野,将存在空间诗意化、审美化。主体“游”于心物之间,在无限的自然界有着唐人独特而又恣意的意象时空想象和意象时空审美。  相似文献   

6.
蒙元时期,以丘处机及其随侍十八士为代表的道家西游文学群体,在西域之行中通过吟诗作词活动以及对往返路途沿线的社会生活习俗、多样民族文化与变换的自然风光所作的写实性描写,为异域、异国的漠北西域增添了多元的视角,其西游文学创作也具有了独特的文学审美认同和价值重构意义。  相似文献   

7.
意象最早发源于《易传》“立象以尽意”的命题,早期的意象带有艺术形象的某些特点,观念意象演化为审美意象,与文学交流融合,既是文学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具有历史的合法性;同时,文学意象对于文学语言具有强大的生成功能和作用,使文学语言的自主性特征得以加强,大大增强了文学语言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8.
黄老学是道家思想的一个流派,它产生于战国中期,流行于汉初。黄老道家认为法是道的衍生物,以法治国是道家实现无为之治的必要手段。它从哲学层面讨论了法律的特征、起源以及立法、司法等问题,为法的存在进行了哲学层面上的论证,认为礼治和法治同样是实现无为而治的手段,并提出了刑德并用、礼法并用等主张。黄老道家打着无为的旗号吸收了法治和礼治的主张,将儒、法两家的学说融入道家哲学体系内,形成了一种温和的法治主义,深刻地影响了汉初政治和汉代新儒学。  相似文献   

9.
1920—1930年代中国文学作品中“夜”意象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20—1930年代中国文学的创作文本中,“夜”意象具有独特的生成原因、表现特征以及审美构成。这一文学现象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形态、作家的心理构成以及创作的思维机制有主要关系。“夜”作为复杂的审美客体给人以无尽的体验,死亡和恐惧、沉迷与罪恶、自省与思索、孤独与绝望以及温柔与慰藉,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意象群。“夜”意象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和较高的社会价值批判色彩。  相似文献   

10.
"审美心胸"是指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活动时所应该具有的主观精神状态。中国古代审美心胸论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具体说是道家和释家)对宇宙本体的终极认识在美学及艺术领域的反映。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审美心胸论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虚静、超脱、物化和神游。  相似文献   

11.
意象是与意境并列的主体审美空间的第一层面 ,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基础 ,本文从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两个理论视角初步探讨了和第一审美空间和第二审美空间中的这一层面。通过对神形统一说、情景说、摹仿说和意象派的论述 ,揭示第一层面意象的创造和再创造过程 ,及其特征和构成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汉大赋。首先,汉大赋的主要特点是体物,赋家采取直视的审美方式营构艺术意象。所谓直视,是指审美主体直观外物,从眼前所见的审美对象中直接营构出意象。汉代的文学观念尚未达到自觉的程度,赋家的意象营构还处在模仿阶段,偏重于形似,其视点往往是固定的,审美视野比较单一。赋家极力铺陈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对象和环境事物,向读者提供的仅仅是虽有升华却未离开实际的生活图景,对客观的物象和物境的再现多于主观情感的注入。汉大赋描写事物总是四面八方、分门别类地尽情铺写,这正体现了它作物的特点和直视的审美方式。从审美的角度看,汉大赋直视目击的外在审美视野正是向视境于心的内在审美视野过渡的必要前提,对后世赋家意象思维的发展和成熟,产  相似文献   

13.
山水文学审美特性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水文学审美特性浅探任玉堂,王建平本文试图对山水文学的审美特性进行探讨,给出山水文学的定义,探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的特征,分析情与景在山水文学中的特殊关系构成。按照创作事实和约定俗成的观念看来,山水文学就是描写山水自然景物的文学。不过,这种观念是不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文学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接受,使中国文学从价值观到文学母题再到表现技巧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文学的本体地位得到确认,漂泊意象、兽性意象、死亡意象大量出现,非规则性和非逻辑性语言技巧被广泛采用。同时,这种接受又受到了传统文化审美心理、时代的文化审美需求、浪漫主义精神三种文化过滤机制的制约。正是这种制约,催生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15.
孔令环 《中州学刊》2005,(5):217-221
许地山是一位很特别的作家,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戛戛独造之感,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他对意象的别具匠心的选择与营造.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的意蕴和极高的审美价值.按取材的不同,可分为自然意象、社会生活意象、宗教意象等.他在意象的选择上对传统文学意象多有借鉴,又并非一味的因袭,许多意象具有现代性和个人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刘丽 《殷都学刊》2007,(3):64-67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认为汉代的文学观是儒家思想占居着统治地位。事实上,两汉思想是有差异的,其经历了汉初的以道家思想为主发展到儒道互补、再到汉末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这样的一个逐渐演变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伴随着对屈原《离骚》的评价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7.
小说中的意象变异是对意象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是作家作为个体存在和其社会属性之间复杂情感体验的产物。意象变异丰富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增强了小说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8.
纵观让·雅克·卢梭的作品集,道家的山水神韵贯彻始终。尤其是作家对水的审美与中国道家老庄的审美视角有异曲同工之妙。东西方文化在这一点上的契合不仅是文学方面的交合,也是自然哲学观上的默契。  相似文献   

19.
刘万里 《阴山学刊》2002,15(2):23-27
先秦文学中存在着一次审美感觉重心转移 :从文学发展初期以《诗经》为代表的声音描写为主的听觉审美转化为艺术相对成熟阶段以楚辞为代表的色彩描写为主的视觉审美。把握先秦文学中审美感觉的发展脉络 ,针对李泽厚美感产生先色后声说 ,提出文学审美发生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摆脱了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和神话小说的题材模式,把目光投向现实,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从而展现了长篇小说的崭新题材。小说通过集商人、恶霸、官僚于一身的西门庆,反映了明中叶社会的新矛盾新斗争。《金瓶梅》把描写人作为艺术构思的核心,对人的欲望作了充分的展示,在人物性格的描写中融进了肯定与否定、对立与统一的意识。《金瓶梅》打破了以往文学主要表现崇高和优美的限制,把生活中的丑大量引入文学,并使之转化为具有肯定性审美属性的艺术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