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影响高等学校知识创新的水平,也关系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目前研究生的选拔和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和科学研究实践等方面均存在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全面推行以科研为主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纳入学校科技发展的总体框架,强化学位论文中间环节的监督和严格答辩程序,同时为研究生搭建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平台,科研创新氛围,可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导师因素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导师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文章从导师的教育理念、导师的创新素质、导师的指导以及导师组培养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导师因素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所在学科国内外博士论文的对比情况,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其结果表明:我国博士论文的整体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原创性方面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从管理方面来看有传统文化和思维、管理体制、物质条件、研究生素质等方面的原因。从具体培养过程有教育模式、导师、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考核体系等方面的原因。应从宏观管理层面和具体培养过程层面改革入手,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如何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博士研究生教育要从重视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改革“应试型”选拔方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学位类型多样化;优化课程设置,改进课程质量;建立导师组,实现指导方式的多样化等几方面努力,从而提高我国博士整体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工科院校研究生培养中的几个问题 ,提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 ,加强基础理论学习 ,加强实验教学 ,加强学术交流 ,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等建议。对研究生学习中的各教学环节进行了分析讨论 ,指出了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工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和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科学精神的培养,也包括人文精神的培育.工科硕士研究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应当与该专业领域的科学精神培育结合起来.在方式和途径上,应从课程设置、导师引导和学生自觉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和选择.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和最高层次,硕士研究生作为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水平普遍不高,这其中不排除研究生自身天赋等主观因素的制约,但主要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招生制度、学科设置、课程教学、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导师指导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提高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视文科研究生创新素质不足的现状,分析创新素质的内涵并提出培养方略乃是明智之举。培养文科研究生创新素质,即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应该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评估体系等方面入手,重视创新型导师队伍建设,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9.
强化创新型指导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第一责任人,导师的指导是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从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当前导师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导师如何强化创新型指导,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跨学科、跨专业招收研究生数量不断增长的趋势,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提高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跨学科录取研究生状况、跨学科报考研究生的动机、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及招收、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利弊全面考查和客观分析基础上,通过对研究成果、实施方案及实践成效的梳理,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问题,为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跨学科、跨专业录取的研究生具有三大方面的优势;从国内外教育、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招收和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具有四个方面的特殊意义;构建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应从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创新培养模式、搭建平台以及健全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等方面着力;应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与跨学科科学研究相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与培育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相结合、校内跨学科导师指导与校外跨学科导师指导相结合以及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创新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要努力实现"六个转变";要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和学术经历的师资队伍;以科研任务锻炼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方法,将研究生尽快带入科研第一线;继续优化、深化和完善"跨学科研究生论坛",使研究生在辩论中产生问题意识。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已在实践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一是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二是学科建设得到了长足进步;三是指导教师在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文章重点从创新思维、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科研训练等方面探讨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用多元化、科学化的研究生教学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型的工科院校生物类专业研究生。  相似文献   

12.
培养工程硕士是国家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高层次人才采取的重大举措,也是高等工科学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高素质工程型创新人才,不仅要注重对科学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训练,同时还要为他们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试验平台,给他们自由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间,培养工程硕士的团队精神和领导才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测量技术"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测量技术"实训的有效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可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测量技术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论指导研究生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指导教师掌握有效的指导方法至关重要。研究生若得不到正确而有效的指导,就难以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这就要求指导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其次还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指导方法。就自然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生而言,指导教师应当如何对他们进行指导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出发,根据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点,全面考查了我国的研究生指导工作,并从学术道德、创新能力及论文写作等多方面提出了改进办法和建议,对于解决研究生的有效指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南华大学为例,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分别从知识吸收、科研创新、创造思维、前沿把握和学术交流等五个能力维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在知识吸收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较为欠缺,但也具备了一定的创造思维能力、前沿把握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诞生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期,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位类型,也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三个方面,提出了工程硕士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通过优化知识结构,突出工程特色,提倡学科交叉等形式,来培养高素质工程硕士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构建新型工程训练体系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宗旨,论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训练体系构建的原则,详细阐述了工程训练平台及三个层次训练模式,对工程训练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工科高校办学特点,运用"大工程观"的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构建化学工程与工艺课程体系。实践表明,"大工程观"课程体系对该专业的专业建设、科研发展、学生就业发挥着核心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工程测量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进行了测绘行业的调查和工程测量专业毕业生的信息反馈,了解工程测量专业毕业生的能力现状,分析测绘行业对工程测量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一起,围绕高等职业院校工程测量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高等职业院校工程测量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措施。按照测绘行业对高等职业院校工程测量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行"双证书"毕业制度,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为测绘行业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20.
高校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与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和动力.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应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研究生在创造性人格上的现状,分析了创造性人格与研究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强调培养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的重要性,并就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