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物理实验教学是一种依赖物理实验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规律的教学形式,它不仅是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2.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构成物理大厦的砖石和框架结构。因而,诱导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其能力和品德得到充分发展,就成了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亦是学生学好物理学的关键所在。 在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讲究概念教学的阶段性。讲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透过概念的定义,抓住概念在各阶段教学之间的联系,较全面地把握物理对象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3.
大纲规定,中学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了解它的应用。中学物理基础知识,主要指基本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只有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概念,才能使他们牢固地掌握物理规律,深刻地理解物理现象,有效地解决物理问题。可见,讲好物理概念,特别是基本物理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就基本物理量的教学方法,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普通反映物理难学,原因就是物理学中有大量的概念、规律、公式等,这些都是要求学生记忆的,使学生望而生畏。这就要求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遵循记忆规律,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1概念、规律的教学,要突出要点和关键字物理学中的概念、规律有些很平谈、简单,有些非常抽象、复杂,如不注意方法,都不容易记记。如“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好象很简单,学生往往不求甚解,记忆不牢,给以后的受力分析留下了隐患。在介绍力的概念时,抓住两个“物体”——缺一不可;两个“物体”又有区别:一…  相似文献   

5.
物理概念是中学物理知识体系中最基本的单元,搞好概念教学是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所谓物理概念教学中的例证,是指物理概念教学中所列举的物理事实,其中包括日常生活、生产技术、科学实验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教师演示的实验、学生亲自动手做的实验等等。众所周知,物理概念是从大量同类物理现象与物理过程中抽象出来的,所揭示的是一类物理现象与物理过程中共同的性质和本质特征,很显然,例证是学生学习、掌握、深化概念的源泉、基础。概念教学中究竟怎样去选取例证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物理规律反映了各种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反映在一定条件下物理过程的必然性.物理规律教学是使学生掌握物理科学理论的中心环节,是物理教学的核心之一.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搞好物理规律的教学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普通物理课内,气体分子运动论独有的教学目的,就学科本身对学生的要求说,应是建立基本的物理统计概念,掌握初步的统计规律与方法.简言之,打好初步的统计物理基础.对理工科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这是较难上升的一级阶梯.作出“较难阶梯”的判断,既有教学的理论根据,又是长期教学实践的事实.这种局面何以久未改变,应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学的深入发展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物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的能力价值的教学设计;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的教学设计;教材中方法论因素的教学设计等等。本文着重论述根据黎族学生学习物理的记忆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一、黎族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记忆特点 1.学习物理的识记特点:①据调查黎、汉族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无意识记分别占总人数的32%和70%。无意识记是:由于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具有新奇的特点,经过老师的讲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虽然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也没有采取一定的识记方法,但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都可能自然而然地被他们识记下来。例如“马德堡半球”、“浮沉子”、“麦克斯韦滚摆”和“沸水养鱼”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重视和加强概念教学,帮助形成清晰、理解正确、掌握深刻、运用灵活的物理概念,是贯彻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强化素质教育,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基础知识,概括起来可分为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四大部分,而物理概念则是物理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可以这样说,若没有一系列物理概念作基础,就无法形成物理学体系。所以,要使学生比较系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首要的就是要掌握好物理概念。物理概念不仅是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而且是除概念之外的其它一切基础知识的基础,因…  相似文献   

10.
何漫樱 《南方论刊》2003,(10):59-60
中学物理是学生普遍认为难学的一门学科,这既与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物理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因素有关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师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缺乏对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与教学规律的研究.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认知发展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只是一个帮促者的作用,不可能代替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果能运用认知建构理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进入高投入的学习状态中,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拟就在物理教学中应用认知建构理论提高教学效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物理科学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方法、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它们是认识物理现象的主要方法,初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们所说的物理基础知识就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抽象的。它通常建立在物理模型和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初中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是很费力的,因为他们开始接触物理,其知识经验不足,加上他们的依赖心理也很强,只听教师讲,不想自己去探索概念和规律的来源,他们喜欢看物理现象,而对现象发生的原因分析又不太关心。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和考试,只靠强  相似文献   

13.
物理科学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方法、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它们是认识物理现象的主要方法,初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之一。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诱发学生动机,强化学习动力。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学科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我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一些体会,摸索了一些方法,现加以归纳,以和广大同仁共勉。一、精心设计新课,以趣导入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好奇”,有强烈的新奇感。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这种好奇心,使其转化为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产生热烈的情绪,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针对初中生喜欢听讲有趣故事的特点,可采用趣味故事引入,或结合学生动手做小实验,或措助挂图创设趣味故事的情境引入新课。如“大气压强”比较抽象,先指导学生阅读该节开头介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再让学生亲手做两个皮碗摸拟马德堡半球实验,使学生由惊奇到确信大气压的存在。“阿基米德定律”一节通过课本中阅读材料“阿基米德的故事”引入,这个故事既有趣,又能使学生受到启发。“浮力”一节结合挂图讲述“曹冲称象”故事,既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又为阿基米德定律实验作了搭桥过渡。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侧重于基本概念的描述,其目的在于打好基础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 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以上两个方面的要求,我们可将初中的物理教学归结为一个“难”字。这 主要表现于:初中物理课内容中的概念多,又抽象,与初中物理课内容对问题的理解靠形象思维这对矛盾上, (或者说正在向能够进行抽象思维过度)。要使他们认识并且掌握这些抽象的概念,无疑地是教学工作中的一 个难点。而要突出破这一难点,又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如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及学习的环境 条件等。但最主要的还是教…  相似文献   

16.
高初中力学存在较大台阶,造成高中力学难教难学是众所周知的老大难问题,并为国内外中学物理界及高中学生公认。对这个问题,谈一下我的肤浅体会。 一、高初中力学台阶原因剖析 我认为造成高初中力学台阶的根本原因是大纲、教材对高初中要求不同,力学最难又必须先学,造成台阶太高,不能很好地衔接,对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1.高初中物理教学大纲对学生要求差异 按大纲要求,初中物理主要在观察、生活实际、实验的基础上直观得出初步的力学知识,只要求简单应用;定性分析多,定量计算少,计算较简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物理规律形象具体,易于学生接…  相似文献   

17.
所谓思维定势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状态容易影响人对刺激情境以某种习惯的方式进行反应,思维定势对解决问题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心理学家实验证明:当一个人习惯用一种方法解决若干问题后,往往会使他陷入用同一方法解决以后的问题。尽管此种方法已经失败,他也不另改换方法。 学生在学习浮力这部分知识时,就受到思维定势的干扰,这种干扰起着消极影响,使浮力这个教学难点难上加难。由于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在理解上出现重复错误,很难纠正,所以教师在浮力教学中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有的放矢。尽量消除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8.
李艳霞  卢慕稚 《阴山学刊》2006,20(2):101-102
本文论证了对高中学生进行适当的辨证思维培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的途径:强化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现象与本质这一矛盾的全面理解;强化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成立的条件及适用范围的认识;强化学生运用物理实验中的现象和本质这一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中亦明确提出: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启发他们自觉地学习和积极地思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善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这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当今改“应试教育”为“素质”的研究课题之一。笔者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自学物理能力作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主要是巩固和加深对有关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因此,在进行习题教学时,并非只是给出习题答案和纠正作业中的错误,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训练,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框框的束缚,具有一定的创造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习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敛散性思维能力,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一、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