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话语在人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人类的很多活动是通过话语才得以实现。环境话语伴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而诞生,它引起了很多学科的学者的研究兴趣。文章欲从环境话语的定义、体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相关出版物等方面对西方学者在过去近40年时间内的环境话语研究做较为全面的梳理,以期对国内的环境话语以及环境传播研究有一定的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2005年我国新闻学研究较多地出现了和谐社会的话题,但大部分研究主题都是前两年强烈关注的话题,研究内容涉及面较广,研究主题相对分散,有从宏观研究走向微观探析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史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常乃悳出版的<中华民族小史>为标志,至今已走过了85个年头.回顾中华民族史研究的这85年的历程,不仅有金秋丰收的喜悦,同时也不乏艰辛和曲折.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讨论,以及萧君和主编的<中华民族史>和田哓岫的<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出版,迎来了中华民族史研究的春天.但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民族史的研究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动机研究的心理学基础并回顾了 90年代前后的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 ,最后提出了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立足于文化研究作为研究路径介入新闻学体系的学术史,通过对新闻学和文化研究在本体论与认识论层面的关系的辨析,以及对一项为时两年、包括106个研究对象的系列访谈研究实践的呈现,探讨文化研究作为数字新闻学方法论的可能性和适用性问题。文章认为,在数字技术冲击传统新闻体系、为新闻学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的当下,将文化研究作为数字新闻学的方法论是一种能够兼顾新闻研究价值取向和可操作性的学术发展策略。文化研究与新闻学都属于有着明确的民主价值导向的规范理论体系,在传统新闻学"元概念"于数字技术的冲击下渐失合理性的当下,作为方法论的文化研究可以令数字新闻学理论体系更好地实现逻辑自洽。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国内元代文言小说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80年代后期,元代文言小说资料初步得到辑印,为元代文言小说研究提供了一部分基础资料.第二阶段为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二十年间.元代文言小说研究渐入学人研究视野,基础资料进一步被收集整理,对元代文言小说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有所肯定.围绕一些代表作的研究有较为全面深入地探讨,也有对代表作之外作品的探索研究.第三阶段是2010年后至今成为元代文言小说研究的一个小高潮.一批博硕学位论文的选题以元代文言小说为专门研究对象,更多的元代文言小说作品进入学人深入研究论证的范围,有将元代文言小说研究全面铺开并向纵深挖掘的趋势.但相较于其他朝代的文言小说研究来说,元代文言小说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基础问题尚未解决,元代文言小说的研究尚有广大空间,应该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发展战略重点西移 ,为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对老少边穷地区丰富的资源 ,应从历史和现实两部分进行调查研究 ,为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重视和加强新闻学研究,对以新闻工作者为主的整个新闻事业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当前,应当大力提倡和鼓励编辑、记者以及新闻经营管理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新闻学研究工作等  相似文献   

9.
以2009 ~2013年《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中的157篇论文为分析对象,对研究者的综合情况、研究主题分布、研究方法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认为现阶段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者的学历与职称结构较好,研究主题渐趋广泛并呈现不断深入的态势,研究方法也正在逐步完善.同时认为,目前少数民族新闻学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表现在民文传媒相关研究较少,少数民族背景的研究者较为缺乏等.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2003年的农村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内容涉及农民收入、农村政策及其影响、农村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农民失地、农民工、城乡壁垒、农产品市场与价格等8个方面,并对2004年的农村情况进行了展望。作者认为2003年的农村情况表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冯列山是第一个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是新闻学研究德国的源流在中国的代表人物.抗战时期他在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领域颇多建树.不同于当时的留美新闻学者多关注于新闻实践应用领域的探讨,他对新闻学研究更注重对新闻学元问题的学理阐发.但这种德国式的新闻学研究和教育模式,在抗战救亡的大环境下,并不能因应抗战对宣传人才的需求,因此没有形成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闻学科研究的深入,我国学者对新闻史研究本体的探讨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并突破了传统研究的局限,为新闻学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但由于本位缺失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新闻史的研究上众多学者带来了无法追溯其本源的困扰。本文阐述了媒介生存中的新闻实践活动对于新闻史的产生、历史发展、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以此来完善对于新闻史研究本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智能媒体传播格局使得新技术日益成为关注热点,但媒介伦理对于技术的规制依然关键,新闻价值观的理性回归是新闻传播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技术变革和传媒格局重构的时代背景下,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实践中焕发生机与活力,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势在必行。以红色新闻资源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从价值引领创新、专业培养创新、教育平台创新三个维度,创新红色新闻资源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融合的教育模式,为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新闻教育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文化、社会体制和个人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新闻从业者现今并没有形成牢固一致的专业理念,新闻离严格意义上的专业还有较远的距离.和新闻专业主义联系甚密的新闻传媒教育虽然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但还没有从新闻从业人员处获得足够的尊严和较高的评价,目前来看其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贡献也是有限的.因此,在加强新闻教育中的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专业理念的追求,将是新闻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各级党政组织的重视,新闻出版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红色新闻事业对革命战争和苏维埃运动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遗留给我们的大量的红色报刊是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遗产和珍贵文献.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学应加强质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研究方法显得日益重要。我们不仅需要注重量化研究。也需要注重质化研究。因为在当今中国新闻传播的语境下,质化研究不仅重要,而且非常必要,同时我们在运用质化研究中还须注重科学规范。此外,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研究新闻传播学中各种复杂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审视新闻传播学和民俗学,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本质特征上都是关于"大众"的学问;民俗新闻传播学是从民俗学视野研究新闻本质和传播规律的科学;构建民俗新闻传播学有助于对"大众"和"大众文化"的科学把握,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受众观",有利于还新闻传统形态上的"官学"为"民学"——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学",有利于有效规范纠正新闻娱乐化倾向,有利于反对"文化帝国主义",构建国际新闻新秩序。  相似文献   

18.
"融合新闻"是从应用新闻学视角对媒介融合发展进行的一种探索与研究。对西方国家传媒集团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加以了考察,对中国刚刚起步的"融合新闻"实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值得深入探索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美国外语教育史的研究, 现有研究成果一般是以历史事件为主线的短时段研究。 实际上, 从中长时段看, 美国的外语教育史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三个阶段: 二战前、 冷战时期和后冷战时期。 二战前的 美国外语教育以人文主义教育为主, 与美国国家战略几乎毫无关联, 美国政府没有制定任何支持外语教育的 政策; 《1958 年国防教育法》 开创了美国外语教育立法的先例, 外语教育首次被纳入美国国家战略体系, 冷 战时期, 美国外语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外语+地区研究的教育模式兴起; 后冷战时期, 美国政府重点支持 “关 键语言” 战略, 与国家安全战略联系更加紧密, 重点培养国家情报人员, 强调语言能力的提升, 而对国别地 区研究有所淡化。 仅强调语言技能而忽略国别地区的研究, 无疑不利于美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明的有效沟通 和理解。 美国的外语教育虽然不是很成功, 但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反思, 如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 “关键语 言” 的确定, 外语助推国别区域研究, 重点支持研修国际对手或 “敌人” 的语言等。  相似文献   

20.
侗语与侗族的历史、文化一样,源源流长而绵延不绝,侗家人通过侗语来表达情感,实现社会交际,亦通过侗语来保存民族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其社会的进步、发展和繁荣。因此,回顾侗语研究的历程,总结侗语研究的经验与成果,展望21世纪的侗语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