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比较语境中的媒介身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媒介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媒介身份研究就是其中之一,其核心观点是将媒介视为一个具有"身份"的类生命体,这个身份受制于多种社会因素,在复杂的互动中形成,并决定着媒体的传播行为.同时,此研究非常注重"身份"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和方法的核心价值.这种构想具有一定的实验色彩和探索性,恰好可以放置于媒介场域研究和媒介生态学的前沿理论语境中,通过比较,确认媒介身份研究的理论位置,见证缺失和优势所在.为媒介研究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的色彩教育是色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不仅为产业发展培养合格的后备力量,还以色彩理论、色彩方法、色彩媒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产业应用打下基础。在色彩科学进入跨媒介发展的今天,切实做好色彩教学和色彩传承,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媒介进化(Media Evolution)研究的是整个媒介系统中各种媒介孕育、产生、发展、融合、消亡的动态序列历程以及不同媒介间竞争、互动、共生等关联结构状态.作为北美媒介生态学的重要一支,媒介进化论遵符生态学的一般规律,即从媒介生态圈层角度观照媒介进化进程,并遵循历史的纵向延展性.自然界的"生物树"进化型式形象地呈现了"媒介基因"的传承历程,媒介进化论展现了媒介进化的历史传统与现时存在,为研究媒介进化提供了质性框架.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对我国媒介产业化的提出和深入研究,一直是跟媒介产业化的现实紧紧相连的.然而,迄今为止,尚无人对此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1996年来,媒介产业化研究实际上经历了由浅入深、由局部到全面的发展过程.传媒学界的理论成果层出不穷,众说纷纭.其中,黄升民先生于1997年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媒介产业化"的问题.张金海认为,媒介的产业化是在保证切实履行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的重大社会责任的前提下的产业化.喻国明先生认为传媒领域的游戏规则必须为资本的规模化运作提供必要的体制创新空间.从这些研究成果中可以析出三个论题"该不该产业化"、"如何产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媒介生态学是将"生态学"引入传播研究,探讨传播媒介与社会环境之间交叉、渗透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兵团新闻事业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受地域、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媒介景观,具有浓郁的区域色彩。与国内中东部媒介改革如火如荼、蒸蒸日上的态势相比,总体上呈现市场机制运行不充分、资源整合不够等问题。但讨论兵团新闻事业的改革,必须着眼于其具体生存环境,从兵团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生态因子多层次共同作用的视角进行分析,才可能呈现贴近实际的兵团媒介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化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和艺术在赛博空间中进行交合,从而形成了文、艺、技渗透交融的新形态。这使得西方语言论转向以来相关文论的解释效力开始失效,引发了文学理论从"语言媒介"到"物质媒介"的范式转换。"物质媒介"概念全面释放了媒介作为一种技术形式、作为构成性调解和作为生存环境的物质性内涵,从而以一种融媒介态势擘画着新世纪文学艺术传播与发展的后人类景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媒介的视角分析互联网对于网络剧影像叙事的影响。尽管网络剧与电视剧在影像叙事上一脉相承,但是由于互联网媒介的质的规定性,网络剧影像在多元的基础上呈现向审美与再现的两极发展。影像叙事中出现各类艺术形态的融合,新闻"我在场"等的方式,使得网络剧假定性具有后现代的色彩从而成为后假定性,凸显了用户在网络剧传播与文本创作中的地位。而网络剧的科技性、互动性、非线性、题材与形式的多样性、作者和观众的模糊等,使得其逐渐具有新的艺术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8.
"恶搞"文化的流行,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大众媒介的发展为"恶搞"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和市场需求,但同时媒介市场化也为"恶搞"文化的未来抹上了一层阴影.文章主要从媒介文化的角度研究"恶搞"文化繁荣的媒介环境.  相似文献   

9.
受众身份问题既关系到媒介自身定位,也关系到政府如何制定媒介产业管理规则.在媒介企业化转型和市场竞争中,受众的身份集中体现为"公民"与"消费者"两种身份.媒介能否恰当处理两种受众观在组织中的利益竞争关系,实现组织的认知协调,直接影响媒介的发展方向和运营效能,同时也深刻影响媒介转型与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末,国内学界对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探讨不断深化,但较多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缺乏对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历史的梳理与研究.本文大体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历程为线索,从大众媒介意识的初步培养--正式开始--发展形式及民国时期学界关于"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等方面,对我国1949年以前的媒介素养教育萌芽进行初步的考察,以此来探索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本土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媒介需要自由,自由是新闻客观的基础.但绝对的自由导致对权利的滥用,对民众利益的漠视.因此,媒介的行为应受一定的规范,即媒介应受到一定的控制.媒介自由与媒介控制会对传播的效果产生影响.本文试着从媒介自由、媒介控制及传播效果的关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种传播媒体都希望自身变得更加强大,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于是,媒体合作就成为媒体竞争加剧过程中涌现的时代新潮.应当怎样把握这种媒体运作的新态势,是值得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前沿课题.这里发表的一组笔谈,对这一课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多方面探讨,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有助于我们认识媒体既竞争又合作的这一运作新动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在硬信息和软信息的分析框架下,探讨了所谓的小银行优势,并提出了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介绍贿赂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贿赂罪为贿赂犯罪的居间中介行为,通常有介绍行贿和介绍受贿两种形式,其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交易性,贿赂的实现为其既遂的标准,认定时应注意区分本罪与一般介绍贿赂行为、经济中介行为、其他贿赂罪以及一罪与数罪的界限。学界对本罪虽有保留与取消之争,但就现实情形而言,情节严重的介绍贿赂行为独立成罪仍有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麦克卢汉的媒介定义包括人体和人脑的一切延伸.他的媒介定律四位一体,不可分割.它们是新媒介提升和强化人的官能,新媒介使用或取代旧媒介,媒介能推陈出新,媒介能够逆转.人类历史上爆发过3次伟大的媒介革命拼音文字、机器印刷和电子媒介.他暗示了第四次媒介革命的来临.  相似文献   

16.
新媒介形态与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论”的宏大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分析理论”一反内容分析的惯常套路,注重研究媒介形态自身对社会的影响,特别是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考察社会的另一种角度。本文以这一理论卓有建树的四位学者,即英尼斯、麦克卢汉、利文森和梅罗维茨为分析对象,探查媒介分析理论的独创性,以引起人们对这种研究方法的重视,推进对这一理论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媒介产品是媒介用以征服市场的武器。媒介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只有符合受众的需要才能赢得市场。从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出发,阐述媒介产品的属性、使用价值与价值,并进行媒介产品的定位分析和开发分析,其目的在于明确媒介产品的特殊性,使媒介组织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媒介与娱乐之间的联手逐渐远离其旨在传播并提升大众文化品位的初衷,基于传媒背后金主的商业本能以及对大众文化需求情趣的一再迁就等原因,传媒开始自我放逐从而导致娱乐被一味地放纵。传媒"泛娱乐化"趋向迫使文化的内容大多成为娱乐的附庸,大众传媒亦因此陷入了道德不确定的困惑之中,放纵与教化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突出。解决传媒放纵与教化的矛盾,要求传媒业必须回答其究竟主张什么样的义利观或是如何处理好"义"与"利"之间的关系。在两者关系上,应在追求义利双赢、义利并举的前提下,秉承"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义然后取"的思想,这也是由传媒业的性质所决定的,绝对不能颠倒。  相似文献   

19.
道教传播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现代传播学的重要领域之一。文章运用现代传播学的理论,从道教的文化内涵出发,探讨了道教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两种传播媒介的特点、作用、局限性及其发展规律,并着重分析了其在历史当中的具体范例。   相似文献   

20.
媒介文化因其商品性对消费形态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它可以利用其视、听等感官刺激直接作用于消费形态;也可以通过执行意识形态功能,间接影响消费形态,而其中一个主要的影响就是对消费主义滋生和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应从其背后生发作用的媒介文化的本性即商品性入手,而媒介文化的发达与普及是近代社会以后发生的事情,与所谓的现代性息息相关,因此以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为理论依据对媒介文化展开批判,可以有助于消解消费主义的神话,构建积极向上的媒介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