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志强 《新天地》2011,(7):62-62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应从传统的为考试的应试写作中走出来,从多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一、明确写作目的。 学生作文写不好,最大的因素就是没有一种正确的写作意识,因此让学生在弄清“为什么写”的前提下,再说“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所谓“写话”,就是写一、两句话,或简单地写一段话。“写话”与“习作”不同,它是“写作”的开始,是“习作”的基础。要想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写作,就要为学生打好“写作”基础,也就是让学生掌握写话技能。  相似文献   

3.
“课标”对作文的表述有三种。第一学段叫“写话”.第二、三学段叫“习作”,到了第四学段才叫“写作”。小学阶段以“写话”、“习作”为主,这就有了写作的梯子,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消除了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比如低年级的“写话”就有很大的随意性,一是不计较数量,不管多少,写三句五句行,写一句二句也行;二是不管内容,漫无边际,写这个也行,写那个也得;三是不讲规范,写不完整的句子行,有错别字也无妨。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走向成为当今学术界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中国写作问题的语境出发 ,分析当代中国写作基本特点和发展形态。主要讨论了白色写作与零度写作观 ,文本间性的写作观 ,消费时代的身体写作 ,最后探讨全球化时代中国身份的“重新书写”。认为当代中国写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为谁写、怎样写、写什么 ,应该在“发现东方”的文化策略中坚持“中国写作立场”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使中国当代写作话语成为可以同西方中心主义写作话语对话和互动的东方话语代表。  相似文献   

5.
“梅村体”名篇《临淮老妓行》以老妓冬儿为叙事主线,表达了吴梅村对明末史事的感慨,具有明显的“诗史”品格,表现出鲜明的批判意识,并且“一诗双写”地刻划人物形象,代表了“梅村体”隐括史事、叙事写作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6.
一、女性写作文学中写妇女是与文学同时出现的,妇女写作有馒长的历史,但现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与真正的女性写作之出现却是晚近的事。现代意义上的女性写作不仅必须具备“女性作者”、“女性意识”和“女性特征”这三个特点,而且“女性意识”和“女性特征”具有与女权主义思想相连的特殊界定。何谓女权主义?女权主义首先应认识到在一个具体的社会里女性所受到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的遭遇,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无助与不利,女权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在政治和象征秩序中获得同男人平等的权益,这是女权主义的第一层次:平等。这种对男女平等的追求在实…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为应试而作文,被缚住了手脚,写作动机不纯,写作兴趣全无,学生把写作视为畏途,普遍存在写作恐惧心理,作文存在“假、大、空”的毛病。小学阶段大多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较多,有的学生只要是写“乐于助人”这方面的事,总是写“让座”、“捡钱包”等内容,从三年级一直写到小学毕业。如果是写人,有的学生在写《我爱妈妈》这篇作文时,明明妈妈很年轻、健康,但却有同学写妈妈已经去世两三年了。要让学生喜欢作文,就应在作文教学中解放思想,冲破旧的观念,淡化各种“清规戒律”,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习作空间,放松心态,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的要求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三种表达:第一学段叫“写话”,第二、三学段叫“习作”,第四学段叫“写作”。小学阶段以“写话”、“习作”为主,通过阶段梯进式学习,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消除了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是科学、合理的发展变化过程。如低年级的“写话”就有很大的随意性,一是不计较数量,写几句或者几小段;二是不管内容,漫无边际;三是不讲规范,写不完整的句子行,有错别字也无妨。在习作或写作阶段,“课标”强调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学生写作过程一般包括“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阶段。如何解决学生“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其根本策略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指导,即指导学生有效积累,有效实践,有效参与评改。  相似文献   

10.
学术论文写作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读《学术论文写作导论》畅广元张积玉主编的《学术论文写作导论》(下称“导论”)有三大特色。首先,它具有完整系统的学科理论。主编的学科意识强烈,其着眼点不只是如何具体写好一篇学术论文,而是从建构和发展文章学这一实践性与理论...  相似文献   

11.
0.从“我写不了文章”一句谈起在社会文化活动或者写作教学中,我们时常听到此类话:“我写不了文章,‘头痛’”。“别事都行,可我与写文章无缘,‘难办’,”。这个“头痛”、“难办”,说明了一些人在写作实践中的难言苦衷、写作与其他工作的复杂矛盾以及写作的极端重要性。那么,到底为什么许多有较丰富的社会生活经历和阅历,有一定文化知识,并且有较深的感受,甚至具有一些深刻见解的人仍然写不了文  相似文献   

12.
从卡鲁尔认知理论出发,重新理解“写”及“功能性写作”概念,经过功能性写作的“传统”策略运用及在交际情境中进行功能性写作教学,最终可达致实用有效的功能性写作能力的实现。同时强调了写的教学不能脱离听说读三大技能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阅读好比采花粉,写作有如蜂酿蜜。” 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读和写的关系。阅读是语言材料的吸收,写作是语言材料的运用。要吸收得好,对于读物的宇、词、句、篇,就要理解深透;要运用得好,先要吸收得好,吸收得丰富多彩了,在运用中才能更好地吸收。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把阅读和写作尽可能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助读。那种“读不管写”“写不管读”的作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扼要地阐述了王初明教授倡导的外语教学“写长法”理据,对“写长法”在英语专业低年级基础写作教学中的实施步骤进行讨论,包括课程安排、任务设计、长度要求、批改方式和评价标准,指出“写长法”目标明确、方法独到、新颖,促进了英语专业的基础写作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台湾诗人的“中华价值系统”和“中华意识形态”及“中华文化记忆”与“台湾意识”及“台湾价值”,存在于通过旅游和写作旅游诗的两次转移而被重新构建的境况之中.台湾中生代诗人的大陆纪游诗是大陆风景名胜和中华文化记忆与意识形态结合的类型写作,具有采风写作强调景点意识的旅游意识和政治写作重视介入意识的当下意识,且方式多种多样,相同身份(台湾诗人)和相似经历(游大陆名胜古迹)使他们的写作动力源具有相似性,由“文化记忆”构建的“文化时空”比物理距离产生的“自然时空”对创作的影响更大,“时空错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介绍“过程写作教学法”的起源发展、特点原则、具体教学步骤和图式模型,指出过程写作法更符合写作的本质及其引入写作教学实践中需注意的问题,分析“过程写作教学法”在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以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许多学生“谈写色变”,作文成了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头疼的事。这种厌写、怕写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有碍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致使写作训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8.
在我校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著名作家刘亮程说:“写三篇不如写三遍。”他认为,写作教学之所以“少费差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贪多求全,特别是在如何“多写”上出现了偏差。刘先生回忆并分享了自己中学时代的写作经历,“写三篇”往往应接不暇,疲于应付,以致言不由衷,言不及义,很难写出自己的真切感悟和见解;“写三遍”则每每激发灵感,文思泉涌,新见迭出,充分感受到“我手写我心”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逆向理解解释学中“解释学循环”理论,建立“三级目标”写作模式新文本形成机制的视角:确立第一级写作总目标,即:写好作文的中心段;确立第二级写作目标,即:写好每个段落的中心句;确立第三级写作目标,即:写好每个段落中每句话的中心词。该模式实践表明:可强化相关的、一个系列的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预制语块”的学习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能对提取词汇、句型等知识点的熟练程度大幅度提高,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百字作文”的灵感来源孩子们怕写作文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大致有两个,其一为无话可写。缺少写作素材一直是孩子走上写作道路的“绊脚石”。如今的孩子,活动参与不少,书籍阅读不少,可到头来作文还是不会写,关键也在参与体验后没有及时予以记载、积累;其二为不知如何写。虽然他们也阅读过很多“教写作”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