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影响下,学术界思想解放,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中心线索,提出过多种观点并引发过争论.这些观点和争论,对促进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活跃和深入,发挥了很大作用.在社会环境和主客观条件再一次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有必要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心线索进行再思考.今天提出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演变"作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中心线索,很有必要.这种提法,对探讨总结中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经验与规律,对正确理解近代中国和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有密切的关系和现实的价值.同时,也能够推动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突出表现,招来了国际上以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为代表的种种赞誉,一时间盖过了早些年沸沸扬扬的中国威胁论。尽管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然而西方国家固守冷战思维,打着普世价值的旗号,并不惜以武力强行推销西方价值观。西方价值观的全球扩张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且完全无视正义、国际道义、甚至国际法的制约而随心所欲地在全球强行展开军事行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是其全球战略调整的重要内容,亦是其冷战思维定式的逻辑结果。在西方霸权逻辑中,无论中国做什么,无论中国怎么做,都是错的。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的走向可知,后危机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依然十分严峻。然而,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功,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无论是赞誉还是抵毁,无论是效仿还是围堵,中国的和平发展依然步履坚定。  相似文献   

3.
1980年以后,云南近代经济史研究很快跟上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趋势,新、旧课题多头并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实证研究不足、一些论题的研究尚处于浅层次的分析等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4.
5.
钟兴瑜 《河北学刊》2001,21(1):90-93
无论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代中国,还是伴随新科学技术革命而发生重大变化的当今世界社会经济,都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面临拓宽领域、深化内容、更新方法等重大变革、中国经济史和经济学各学科同仁,要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开创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新局面,力争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高经济科学水平作出新贡献,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6.
宫明辉 《理论界》2010,(5):116-117
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体现所谓"普世价值"的流行语,在一个时期曾频频出现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人们普遍关注这个话题。了解人们关注"普世价值"的原因、焦点、实质,对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三个阶段涉及四种经济成分 ,总供给与总需求非均衡运动中所出现的宏观经济现象构成各阶段的主线。在一系列宏观经济现象中 ,需要注意积累、消费、投资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内核和本质,具有显著的意识形态属性,由此决定了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政治性”是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政治化”意在消解其“政治性”,这与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性是毫不相容的.这种主张一旦成为社会主流观念,势必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我们必须保持清醒政治意识,坚决拒斥“去政治化”的倾向,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有力的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9.
赵永春 《社会科学》2021,(4):148-163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天下"主要有三义:广义用来指称世界,中义用来指称九州、四海,狭义用来指称王朝国家;"中国"的内涵也主要有三义:广义用来指称九州、四海,中义用来指称王朝国家,狭义则用来指称华夏汉族和中原地区。中义和狭义的"天下"分别与广义和中义的"中国"内涵相对应。中国古代用"天下"指称九州、四海的"中国",虽是一个地域概念,但并非是由"中国"和"四夷"(或"中国"和"四裔")所构成,而是由华夏汉族及其政权和四夷及其政权(或中原地区及其政权和四裔地区及其政权)所构成,包括九州、四海之内的所有华夷及其政权;古人用"天下"指称王朝国家的"中国",虽是一个国家政权的概念,但既包括华夏汉族王朝国家管辖下的少数民族,又包括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国家,都不是单一民族国家,而是多民族国家。因此,中国古代的"天下"实际上是一个用来指称广义"中国"和中义"中国"的概念。这种"天下"即等于"中国"的观念,到明清时期虽然发展到了高峰,但由于西方"天下"等于"五大洲"的观念开始传入中国,"天下"等于"世界"、"中国"只是"天下"之中一个国家的观念开始对中国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天下"和"中国"重合的观念开...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上半期,传统的"食货"之学转变为现代学术意义上的经济史研究。这一方面与当时现实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财政金融体制的变迁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则与西方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方法的传入带来的学术转型有关。以北平社会调查所为代表的经济史研究重镇的形成,经济史专业期刊的诞生,汤象龙、罗玉东、严中平等优秀学者的集结,经济史各个领域诸多研究著作的出台,均展现出这一时期经济史研究的蓬勃气象。从近代经济史研究内容的更新与拓展,到研究规范的形成与确立,再到两条研究阵线的出现与争鸣,其发展轨迹约略可反映近代中国学术研究的空间维度与推演进程、学者的学术关怀与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11.
区域路径: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史研究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铮 《河北学刊》2007,27(5):85-88
本文以区域路径为切入点,从社会经济区域的选择与定位、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对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探讨。运用区域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观照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内在联系,避免有意无意地过分渲染某一方面的作用,有助于从总体上提升对乡村社会经济史的认识,庶几更可接近"总体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魏宏运 《河北学刊》2007,27(3):88-91
中国现代社会历史是以政治为轴心展开的。故而,政治史一直是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当前,在政治史研究继续扩展的同时,社会史、文化史和区域史的研究亦呈风靡之势,关注点也由宏观转向微观和个案,且研究领域继续呈扩大趋势。近年来,在历史研究领域出现的对学术问题的论争,或是源于对资料引用或理解的不同,或是因时代变迁后审视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或是因研究方法、思维方法乃至史观不同所致。目前,学术研究的无国界性以及多元化的观念和研究方法已在学术界获得广泛认同,在此种境况之下,人们的历史意识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由此便直接影响到对问题的看法。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取何视角,忠于历史事实始终都是史学研究需遵循的一个不能背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佐藤长的《古代西藏史研究》结合敦煌古藏文史料和吐蕃碑刻,以汉文记载为主,同时参考国外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吐蕃王朝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学术价值较高。文中某些提法,如吐蕃与中国并列等述说,只代表作者的观点,非本刊所赞同。本刊从第2期开始将连载邓锐龄先生投寄的译文,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佐藤长的《古代西藏史研究》结合敦煌古藏文史料和吐蕃碑刻,以汉文记载为主,同时参考国外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吐蕃王朝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学术价值较高。文中某些提法,如吐蕃与中国并列等述说,只代表作者的观点,非本刊所赞同。本刊从本期开始将连载邓锐龄先生投寄的译文,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佐藤长的《古代西藏史研究》结合敦煌古藏文史料和吐蕃碑刻,以汉文记载为主,同时参考国外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吐蕃王朝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学术价值较高。文中某些提法,如吐蕃与中国并列等述说,只代表作者的观点,非本刊所赞同。本刊从本期开始将连载邓锐龄先生投寄的译文,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史"--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铁 《河北学刊》2004,24(1):170-174
经济史研究与社会史研究的结合,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趋势.传统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侧重于"国计"方面,对"民生"问题注意不够;而如果将其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用"社会经济史"的思路进行选题和研究,不仅可以弥补这个缺陷,还能够提供观察问题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对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60多年来,我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表现在研究内容方面是形成了两个特色,之一是个案研究,之二是群体研究。个案研究,主要是探究单个人物的经济思想,其中有一个热点,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人物研究。群体研究(宏观研究)就著作范围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题型宏观研究,另一类是通史型宏观研究。论文方面,大致包括派别、通史式、思潮等群体研究。体现在视角方面是形成了四个较为值得关注的视角:外部视角、历史视角、现代视角、比较视角。视角不同,导致我国史学趋于多元、多样化。至于不足之处,主要集中于理论、方法、内容、资料建设及研究者素质等五个方面。总体看来,有关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还有待我们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准推进,不仅研究的理论需要加强,研究的方法需要多元,研究的内容需要拓展,研究的角度需要继续多样,而且资料的征引范围需要扩大,认知和思维模式需要革新,史料的整理与研究有待深入,研究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研究的结构有待继续完善与提高。只有在这几方面都有相当改观的前提下,该领域的研究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王嘉川 《河北学刊》2012,32(1):62-68
中国经济史学科形成于20世纪上半期,对经济史资料的搜求和整理工作也很快开始进行,但大规模的资料整理汇编工作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文从三个方面对20世纪后半期中国古代经济史资料的整理与汇编情况作了综合回顾与考察.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双音复合词理论方面的探讨,在学者们的努力下,逐步纳入语言学研究的轨道,使研究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研究的力度仍然不够,未来的研究应在理论建设与专书研究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