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经济货币化比率畸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经济货币化是一国商品经济发达程度的货币体现,反映了一国金融深化的程度,通常用M2/GDP比率来衡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货币化水平迅速提升,当前M2/GDP比率已居世界之首,我国的货币化水平畸高已成为中国金融之谜。分析显示,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与当前我国金融结构的失衡、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不足、相关改革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滞后导致居民的预防性储蓄意愿过强,以及近期外汇占款的持续增长而导致货币的被动投放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改革以来中国金融增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货币化与金融增长:一般性说明改革以来,中国经济的货币化进程十分迅速,到1996年货币化指数已达108.58%。从总体上讲,货币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是制度变迁尤其是产权结构自农村改革成功以来所发生的显著变化所导致的,特别是在1979至1984年间,由于农村的生产责任制的实施与大量非国有企业的出现,使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大大增长,经济中被货币所媒介的部分迅速提高。由于改革中的经济具有很强的吸释货币供给的功能,国家也向经济中注入了大量无通货膨胀风险的货币,并在此过程中获取了大量的货币化收益。显然,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3.
作者以近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为背景,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对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对经济货币化的作用机制及作用效果进行逻辑分析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正向地推进了货币化的进程,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是货币化比率的Granger原因;但由于近代中国仍处于经济货币化的起步阶段,因此货币化比率对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弹性是比较弱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虽然滞后于金融需求,但缺少制约主导了金融需求的发展,这种供需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农村外生性的金融制度演变决定的,以扼杀农村经济组织自发行为为代价的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发展相悖。而且这种强制变迁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长期受其他体制改革的“惯性”影响,导致了农村金融主体的缺位,农村金融容量的增长赶不上经济总量的增长。但随着农村产业化的加速,以及货币化、金融化程度的加深,必然对农村金融制度革新产生强烈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货币化的反思与经济转轨的突破点———国有企业与金融业改革的一种思路郝继伦中国18年的经济改革进程伴随着持续的货币化过程,货币化过程中的货币发行收益使相当的超量货币供给并未表现为通货膨胀压力,从而支撑和创造了“中国奇迹”。但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货...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以江苏省为例,运用金融发展的两个指标即货币化程度(M2/GDP)和证券化程度(S/GDP)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江苏省的货币化程度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证券化程度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江苏省在今后的金融深化过程中,要在提高金融中介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证券市场发展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区域金融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有四条途径。即提高储蓄率、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比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节约金融体系内资金。因此实行怎样的区域金融政策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认为 ,我国应实行如下区域金融政策 :着眼于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在不影响全国统一大金融市场的前提下 ,构建有差异的区域金融体系 ;着眼于货币化程度的区域差距以及货币政策功效的区域差异 ,实施区域间有差别的货币金融政策 ;着眼于区域间有差别的金融资源 ,优化金融的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8.
王曦  叶茂  邹文理 《学术研究》2012,(1):81-89,160
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经济货币化进程已经结束,货币化红利已经开始转化为负债.这意味着同样的总量货币政策,在当前要比以往带来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接下来我们讨论了这种转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经济货币化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关系.由于短期心理和周期性因素的影响,我们发现在危机期间存在“伪货币化”现象,并论证了通货膨胀在危机期间和之后的“V”型反转态势.这些分析意味着,我国2009-2010年货币超发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还远没有释放完毕,2011年以后我们仍将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相似文献   

9.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入侵,外国金融势力也强行介入中国,致使晚清货币体系、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等方面均发生重大变迁。本文试图运用金融结构理论和新经济社会学网络理论,对其变迁的过程、特征与结果进行综合考察,从而揭示晚清金融结构近代化进程中的曲折性、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越来越明显,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使得金融在经济中逐步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如何探寻一条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金融发展之路,以期通过金融支持使正在起飞中的中国实践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一、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支持及其新取向70年代,随着国际货币体系中羌元与黄金的彻底脱钩,完全意义上的信用货币制度建立起来了。在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在技术上已无限制,为金融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推动…  相似文献   

11.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货币对于现代生活世界所产生的巨大效应引起了众多思想家的关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货币研究的重要著作。通过对本书中马克思"货币异化"阐释进行文本梳理,对其"货币"问题作出理解,进一步分析了货币异化所引起的资源浪费以及新经济时代的货币异化。  相似文献   

12.
赵绩竹 《北方论丛》2012,(4):98-102
14世纪中叶,随着英国商品经济化进一步发展,面对流通领域资金短缺,以及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恐慌与抱怨,英国政府审时度势,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货币政策的保护主义法令。这些政策的推行暂时解决了流通领域的货币匮乏问题,拓宽了商品经济发展必需的资金流通渠道;同时,大量增加了金银储备,推动了重商主义在英国的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较充足的资金准备。  相似文献   

13.
货币—产出之间的影响关系涉及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需求管理政策的可行性。我们对货币—产出之间影响关系的一些典型化事实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统计检验 ,发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化事实在我国经济运行当中并不成立。这说明在目前实行稳健性货币政策的过程当中 ,我国货币政策的非中性原因和政策传导机制具有与政策工具和市场条件相关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融资收缩及应对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融资是现代经济运转的必要条件。近年来 ,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融资收缩。这是生产能力阶段性过剩和微观机制变化的综合反映 ,主流是健康的 ,但也有负面影响。自 1998年以来我国出台的多项政策措施具有明显的克服融资收缩负面效应的特点 ,效果是好的。未来一些年份 ,我们应围绕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双转变”安排宏观经济调控 ,既保证经济的较快增长 ,又不能失之过松。从短期考虑 ,一要保持较大的国债发行力度 ,二要处理好防范金融风险和增加贷款的关系 ;从长期考虑 ,则应顺应形势发展 ,搞好财政、金融改革 ,积极发展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5.
李伟 《河南社会科学》2012,(8):30-32,107
近期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加深,进一步揭示了一国财政赤字与宏观经济之间的深刻关联。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运用财政赤字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改进,对于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促进内需和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同时,财政赤字与货币发行量之间不可调和的正向关系,也给我国经济体系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因此,通过理论梳理与实证分析来理清赤字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今后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和金融市场监管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夏能礼 《学术界》2012,(1):168-177,287,288
扩张性财政救助政策在施行的不同时期内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在政策开始公布实行的阶段中,市场会产生质疑政策信用的软性认知效果;在政策施行的短期内,政策效果的发挥取决于救助政策投资的方向和结构;在政策施行的中期内,大规模的政策施行产生较大的财政赤字货币化压力,救助政策能否继续发生正面效果取决于国家的财政汲取能力;在政策施行的长期内,通胀的压力使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水平对利率和价格的敏感性弹性水平发生变化,并且容易使经济滑入伴有“滞涨”特征的低收入均衡陷阱.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十大效应的基础上,以收入分配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为标准,重点通过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了在短缺经济和过剩经济条件下非均等化收入分配与均等化收入分配的不同的增长效应,提出了在短缺经济条件下适度非均等化收入分配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而在过剩经济条件下适度均等化收入分配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命题,并揭示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关系调整的政策依据和含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的货币规则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的主要原因是货币的内生性、金融创新、民间信用发展及一定程度的金融抑制。双目标弹性货币政策规则是避免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较好的货币政策规则。  相似文献   

19.
战国秦汉时期云南的商品经济与货币形态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征平 《学术探索》2005,46(3):111-115
本文是在考古发现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战国秦汉时期云南商品经济与货币流通发展状况所作的一个初步探索,主要研究了该时段云南商品经济的形成条件,以及其时的货币形态及流通的地域分布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