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对于搞好企业,特别是搞好大中型国营企业,是一种有效的经营机制。企业经营承包制的实践证明,这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加强企业管理,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好形式,也是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有益途径。为了进一步搞好大中型企业,增强活力,提高效益,就要在深化改革中逐步完善企业的承包机制。一、问题应当承认,承包制在实质上还没有跳出国家对企业实行行政管理的总框架,实践中也难免出现某些弊端,一是承包企业在与上级主管部门“一对一”的谈判中,核定承包基数有较大的随意性,一些部门随意减税让利,以至把减税让利看作是推广承包制的貨币润滑剂,其目的无非是满足主管部门的利益追求和增加本系统企业完成承包任务的保险系数,在这种情况下,势必出现承包企业在实现税利大幅度上升的同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改制以来,劳动关系变迁的根本在于产业工人身份及其认同的转变.市场转型导致劳动关系逐渐被商品化,具体表现为国家与产业工人之间综合性社会契约向功能分化的现代契约转变.一方面,国家与产业工人的契约表现为调控性的政策和法律;另一方面,工人和企业的契约表现为市场劳动合同.契约关系建立在产业工人的身份及其认同的基础上,而契约关系的变化则基于产业工人集体主义的单位身份向个人主义公民身份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人们提出了对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改革,有一部分人主张实行股份制,认为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有的则主张国有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制或租赁制,以此把经营管理权同所有权适当分开。通过这些措施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程度上,实行对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改革,以便从这一根本问题上冲破旧的经济体制,把政企职责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进一步确立广大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原来的国有企业搞活,这是经济理论界…  相似文献   

4.
美国政治中的理想契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仲 《浙江学刊》2002,(3):39-45
美国立宪政治的原则与近代社会契约论有紧密关系。赞成社会契约论模式的自由主义学者往往援引美国宪政的例子来论证现实主义政治的合法性与成功性 ,论证政治不应当诉诸现实之外的其它考虑。但是以R·贝拉为代表的理想主义的政治哲学家却反对简单的社会契约 ,而提出双层的社会契约 ,指出在美国制度层面的社会契约背后 ,还有更重要的宗教—道德的精神契约。不理解这一契约 ,就无法理解现实社会契约的历史运作 ;不复兴这一内在契约 ,就无法在今天维系制度上的社会契约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能力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提供了使国家能力强化提升的有利机遇,又构成了使国家能力弱化销蚀的严重压力;既对国家能力提出总体性挑战,又对国家能力形成结构性冲击。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应当确立以提升国家能力总量、优化国家能力结构、强化国家能力控制为目标,以变革观念、调整行为、创新制度、夯实基础为方针的国家能力建设战略。一、经济全球化对国家能力的总体性影响国家能力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履行国家职能,有效统治国家、治理社会,实现统  相似文献   

6.
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七五”期间的首要任务。目前全国有独立核算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工业企业5,837个,不到企业总数的2%,而固定资产却占66%,工业产值占47%,上缴税利66.6%。我省大中型企业292个,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6.6%,上缴税利占86.1%。由此可见,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骨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创造者。然而,受旧体制束缚和影响最大的也是大中型企业,因而活力很小,亟待通过改革使其增强活力。近几年来,围绕搞活企业,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一些大中型企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包括宏观和微观各个方面的关系。其核心是搞活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企业和职工两方面的关系。其中,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的关系,是搞活企业的内部条件;而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则是搞活企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所有制类型的生产关系中,工人仍然同生产资料相脱离。国家企业与工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劳动关系是一种特殊的雇佣劳动关系,国家通过国营企业管理生产、分配和社会再生产,确定劳动条件和工作报酬。而社会所有制的本质特征表现为自由联合劳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物质基础保证劳动和劳动成果成为占有劳动产品和管理生产资料与收入的基础。社会所有制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制度,在这种关系制度中,使用生产资料的工人直接管理扩大再生产生产资料,并在自己劳动的基础上,参加分配。社会所有制是对任何一种把工人同生产资料割裂开来的所有制形式的否定。在南斯拉夫,自治协议和社会契约不同于传统的社会契约形式,它是实现国家消亡与国家职能社会化的途径和形式。  相似文献   

9.
作者认为,所有权关系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形式,所有制关系是所有权关系的经济内容;一种所有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所有权形式;所有权关系确立的着眼点不只是从法律上确认社会生产的占有形式,还在于设立一套财产和财产增殖的最有效组织形式。基于此,作者提出一种以体现法人所有权的股份企业这一新的组织形式改造全民所有制独资企业的新尝试,以图在保持企业的全民所有制性质不变的情况下,解决近年来价格改革、企业承包、市场机制建立过程中未能解决的一些难题。  相似文献   

10.
心理契约视野下的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若坤 《学术交流》2007,(7):112-115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离不开人们对劳动契约的全面把握,而完整的劳动契约不仅包含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经济契约,同时也包含了易被人们忽视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作为员工与组织之间不成文的相互责任的主观心理约定,尽管不曾写在纸面,不同于经济契约,但却同样影响着企业劳动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良好的心理契约意味着组织与员工间达成了心灵的默契,它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心理契约的破裂与违背则会引发员工负性情绪,带来消极甚至敌对的后继行为从而破坏劳动关系。因此,企业管理者不仅应当重视员工的心理契约,更要懂得运用人本化管理、过程式管理、动态管理、开放式管理等策略,加强对员工心理契约的管理,从而帮助企业建立起真正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关系契约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系契约理论是伴随着标准契约理论对现实的解释无力而产生的,并逐渐成为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关系契约理论从交易的社会关系嵌入性出发,认为交易各方在长期合作中可以不追求对契约的所有细节达成一致,而仅订立一个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契约.与正式契约依赖法律执行不同,关系契约的执行依赖于契约方未来合作的价值和对自身声誉的关注,以及在合作中形成的信任、柔性、团结和信息交换等关系性规则.关系契约可以在社会法律制度不完善情况下代替正式契约发挥作用,在交易细节不可验证的情况下激励专有性投资,利用关系性规则实现治理并作用降低交易成本.关系契约理论也存在一些争论及问题,如对于关系契约治理与正式契约治理之间关系仍然不明确,关系契约激励中的均衡结果仍需进一步提炼,关系契约治理与关系契约激励两方面研究尚待沟通,这也为学者未来研究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承包制的经济分析──一种博弈论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尝试性地用现代经济学的一个理论分支──博弃论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我国企业改革中普遍推行的承包制这种形式。文章的主旨不仅仅为承包制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此对中国政府与企业关系的一般性特征作出概括,认为在政府与企业关系这一问题上并不存在简单划一的评判标准,各种各样人格化的主体的行为千差万别,这是客观必然,也是一切经济现象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3.
闫洁  吴威威 《唐都学刊》2011,27(5):29-33
企业道德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企业是与"利益相关者"携手的经济组织,也是因社会契约缔结而成的法人组织,又是自由意志和行为选择的伦理主体。要进行企业道德责任建设,首先要完善企业责任机制,强化基本道德责任,建立义利共生的伦理决策机制,制定制度化的道德责任规范,强化全方位的责任监督机制。其次要提升企业道德人格,践行积极道德责任,以提升管理者的道德责任感,培养以责任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4.
宪法的作用问题是宪法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我国现在的宪法学著述中对此问题说法不一。本文拟就宪法作用若干问题作些探讨。(一) 宪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具有一般法律的共同作用。但是,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作用和一般法律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宪法的作用和一般法律的作用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宪法作用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所调整的对象是统治阶级在行使国家权力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关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基本原则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涉及到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即它要调整社会政治关系,规定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要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它要调整国家与公民的关系,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它要调整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定各国家机关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职权等。因此,这就决定了宪法作用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李猛 《社会》2016,36(6):78-96
对于《自然社会》关注的现代社会的规范性秩序问题,自然状态、自然法与建国契约是三个主要环节。对该书的批评也集中在这三个方面:自然状态与人性论,自然状态的道德性质,以及政治社会与规范秩序的奠基关系。自然状态学说通过自爱与社会性建立的自然社会性是理解现代社会道德关系的出发点。在考虑现代社会丰富和充实这一道德关系的努力之前,应当先理解人是如何成为一个孤独的陌生人的。从这一自爱的社会性出发,《自然社会》将霍布斯笔下的自然状态理解为道德空间乃至法权状态,但并不同意这一空间是具有内在道德尺度或客观道德科学基础的规范性秩序。作为现代国家规范性基础的道德尺度是与政治社会同步奠立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总结了上海工商企业3年来实行承包制的实践经验,认为承包制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缓和了财政下滑趋势,增强了企业后劲,但也存在基数不合理、企业行为短期化、行政干预过多等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作者认为,承包制是企业改革逐步深化的产物,是企业改革的现实选择,并将促使新旧体制的进一步转换。针对承包制的突出矛盾,提出了八项完善措施。本文还对下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提出了对策性思路,认为要走出企业改革的困境,最终还将建立起以财产约束为纽带的经营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财产约束软化,企业只能负盈不能负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历时十年之久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调整和重塑经济运行机制而论,我们始终没有把眼光离开企业,具体地说,我们一直在探求各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并适应商品经济的财产关系的企业体制形式。但是,几年来的实践表明,业已付诸实行的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以及资产经营责任制等均有利有弊。这要求我们应当对企业体制改革的诸种形式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并对其前景作出置信度较高的预期。 (一) 作为我国经济体制微观基础的企业体制,长期以来被所有权与经营权合而为一以及产权虚置的格局困扰着,为了消除这种使企业四肢难以舒张的状况,改革中首先选择了承包制和租赁制。  相似文献   

18.
企业生产资源获取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禾 《社会》2005,25(6):81-93
一、问题的提出人类的经济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体制的差别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1957)将人类的经济生产方式分为互惠经济、再分配经济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见面,价格和货币是其联系的桥梁;再分配经济的特征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不直接联系,各种资源是政府按照权利关系进行分配;而在互惠经济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也直接见面,但是联系的桥梁是礼物和信任。李新春(2000)从契约安排的角度将经济活动中的契约形态分为原始契约、命令契约和法律契约。原始契约是靠血缘或非血缘社会关系网络来规…  相似文献   

19.
郑贤君 《浙江学刊》2007,1(1):124-133
基本权利水平效力涉及宪法与民法的关系,与契约自由原则甚为关联。两大法系在此问题上看似相同,实则有异,其内里展现了不同的立国哲学。英美对经济人的假定、国家的手段属性、消极国家观决定基本权利及于契约自由原则时的垂直属性;欧陆对政治人的假定、国家的伦理地位、积极国家观决定基本权利干预当事人意思自治时的水平特点。目前,道德意义上的基本权利水平效力进一步影响契约自由原则,并被法典化,体现为公司社会责任。二者关系的变化折射出公法价值向私法领域再渗透这一事实,预示着宪法崛起、公私法融合与人权保护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只有否定了强力本身的正当性,才能真正确立起人民主权论.因为在没有强力胁迫的地方,才会有自由的社会契约;而只有基于自由的社会契约行为,才会产生出基于所有契约者的共同意志的主权者.这种自由的社会契约遵循着一个公式:每个契约者在让渡出可让渡的普遍权利的同时,保留着一切不可让渡的普遍权利.这种不可让渡的普遍权利是每个契约者的一阶身份所先验拥有的,它先于主权者而高于主权;维护与捍卫这种绝对权利是每个主权者的首要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