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问》2015,(2)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以武力侵占中国东北并炮制了伪满洲国。日本在伪满洲国推行的所谓"三大国策"和"建国精神"的"基本国策",是服务于日本殖民统治和对外侵略扩张的,从中可见伪满洲国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产物,伪满洲国政权不仅是傀儡政权,而且也是日本统治下一个地地道道的殖民政权。  相似文献   

2.
关东军自治指导部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在辽宁省设立了以日本人为主体的自治指导部。自1931年11月至1932年4月,自治指导部统辖关东军占领区辽宁各市县伪政权,为建立伪满洲国作了准备,伪满洲国成立之后,这种控制殖民地政权方式推行到整个东北,成为东北殖民地十四年政治统治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3.
大连日本右翼社团组织与“九·一八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在大连的一些右翼社团组织曾以不同方式参与事变。“帝国在乡军人会”参与事变方式是协助关东军维护日本在满铁附属地和大连的殖民统治秩序以及为关东军输送给养弹药、运送伤病员等;“大雄峰会”参与事变方式是协助关东军筹建伪地方政府和伪满洲国;“满洲青年联盟”参与事变方式是在事变发生前千方百计煽动关东军发动事变,事变发生后千方百计协助关东军解决交通运输、占领地社会治安问题及帮助关东军筹建伪满洲国等。  相似文献   

4.
"一夕会"成立于1929年,是日本陆军中的秘密团体,核心人物为永田铁山。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就是由"一夕会"成员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关东军和"一夕会"派中坚幕僚紧密勾结,阴谋策划并付诸行动的军事侵略行动。在永田构想中认为新的世界大战不可避免,日本为此必须准备和实施国家总动员,同时为确保占有中国资源,必须确立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特殊权益"。"一夕会"派在对华问题上与若槻内阁及陆军本部中宇垣派存在意见分歧,于是利用关东军占领中国东北的既成事实以及当时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国内困境,通过政治施压、陆军人事改革等手段,不断排挤宇垣派,最终实现权力转移完全掌握了陆军实权。迅即在"一夕会"派主导下,陆军制定了旨在侵吞中国东北的《时局处理纲要案》。1932年3月1日,在关东军扶植下"伪满洲国"成立,3月12日,日本内阁通过了《满蒙问题处理方针纲要》,12月25日,日本退出国联。以九一八事变为开端,日本帝国主义再次挑起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5.
《学问》2015,(4)
"末代皇帝"溥仪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的亲身经历是最有力的历史证言,能够证明日本人在九一八事变前对溥仪的长期勾结、豢养和培植,能够证明日本关东军对伪满洲国傀儡"执政"和"皇帝"的操纵与摆布,能够证明前苏联囚俘溥仪真确地揭露了日本军阀在我国东北实行侵略和殖民统治的真相,也能够证明溥仪后半生的成功改造已使他成为正义和公理必胜的形象代表。  相似文献   

6.
日俄战后,日本从沙俄手中攫取了旅顺口、大连地区以及附近的租借权、长春至旅顺口间的铁路权及附属的一切特权。在政治侵略、军事占领、经济掠夺的同时,殖民文化活动亦随之展开。一较之伪满洲国时代,这一阶段的殖民文化活动呈现出多元性和区域性等特征。到“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我国东北的“经营机构”大致经历了由“满铁”、关东都督府二元化时代到“满铁”、关东厅、关东军司令部三足鼎立,及总领事四头政治的多元化时代。特别是“满铁”和关东厅,一个“代替政府经营南满洲”,①一个管辖“关东州”,都是文化职能的实权的主要执行机关。另外,由于关东厅和“满铁”机关都设在旅大地区,许多文化机构、组织团体也多在该地区,以便于管理,因而这一阶段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学问》2010,(1)
满铁(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是日本对华推行殖民统治的特殊机构。而日本在"关东州"及满铁附属地所推行的殖民教育则是日本对华殖民统治和侵略的核心内容之一。满铁第一任总裁后藤新平的"文装武备"论则是日本对华殖民教育体系形成的原点。日本在"关东州"及满铁附属地开设一系列教育设施和学校,以此达到对中国东北进行文化侵略和殖民奴化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日本关东军和满铁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两个最重要的角色。关东军挥舞军刀,以武力和阴谋成为日本帝国义侵华的急先锋,满铁则以“文装”的面孔推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主要从经济方面进行殖民侵略和资源掠夺。两者在侵华的总目标上完全一致,相互勾结,狼狈为奸。但在“权力的统一”上又有所矛盾,相互争夺。本文拟以“九·一八”事迹前后为历史时期,揭露关东军和满铁相互勾结的侵华罪行,并阐述两者之间关系的变化。一  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设立了若干侵略机关。主要有关东都督府(前身为关东总督府)、南…  相似文献   

9.
旅顺博物馆     
正概况简介旅顺博物馆是大连市属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其前身是日本殖民统治大连时期、始建于1915年的满蒙物产陈列所。1916年11月,日本殖民当局在原沙俄"将校集会所"基础上,由关东都督府土木课技师松室重光主持设计,改建成博物馆。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同年10月,前苏联驻军指挥部派员接管旅顺博物馆,改馆名为"旅顺东方文化博物馆"。1951年1月,中苏双方签订《关于  相似文献   

10.
协和会与伪满政府关系述论--以协和会改组为核心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娟 《求是学刊》2005,32(5):119-125
协和会是日本侵略者任意炮制并强加给中国民众,由关东军进行内部指导监督,与伪满傀儡政权并列的两件御用工具之一,是一个打着建国精神招牌,奴化和愚化原住民族思想的实践组织体.它同伪满政府是伪满洲国实行殖民统治的两大支柱.为了协调协和会与伪满政府间的关系,关东军对其进行多次改组.通过改组,协和会最后已发展成为根据日本殖民统治的需要,贯彻落实各项统治政策与掠夺政策的别动队组织,由单纯的"精神母体",变成全面参与殖民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统治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学问》2015,(4)
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无视日本的政令、军令和法令,擅自制造谋杀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企图趁乱独占东北,实现日本大陆侵略扩张计划的第一步骤。皇姑屯事件不仅是日本在东北的武装部队第一次排斥政权约束,独断专行之举,而且首开日本军权蔑视政权之先河,尤其是日本军政当局竭力掩盖事件真相、袒护事件制造者的处理结果,直接刺激了军部激进派的狂妄,导致日本军权膨胀,甚至凌驾于政权之上,为后来日本树立法西斯军人独裁政体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17日,其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也寿终正寝。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东北3000万同胞终于摆脱了14年的日伪殖民统治。那么,日伪政权覆灭后东北农村的状况如何?发展的趋势将是怎样?对此问题学术界尚未有人撰文研究,笔者初探,愿做引玉之砖,欢迎专家赐教。一、东北农村土地关系变革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韩狄 《日本研究》2014,(1):58-64
日本学者在20世纪30-40年代对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族所进行的民族学调查虽然以"纯学术"研究相标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其实质却是为日本军国主义建立和巩固殖民统治而服务的。这一结果的形成源自于日本民族学遗传自欧洲人类学中殖民霸权思想的痼疾,在对外侵略扩张的环境下得以恶性膨胀、畸形发育,导致日本的民族学研究迎合了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建立殖民统治的需求,最终酿成了历史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策划,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仅仅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就践踏了我国东北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于1932年3月9日成立了伪满洲国,这是一个完全在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共存在了十四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达到“大东亚共荣”的目的。进而实现吞并世界的野心,在伪满洲国这块土地上曾建立起了殖民主义的法律制度。在其统治十四年的时间里,先后颁布了基本法等近三百个法律、法令,达数万条之多。  相似文献   

15.
李若愚 《日本学刊》2015,(2):109-127
日本强行吞并琉球,拉开了其近代领土扩张的序幕。日本对琉球吞并的非法性,不仅体现在"琉球处分"的过程中,更体现于其后对冲绳当地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上。从政治史的维度考察日本占领冲绳后在当地的施政情况,能更深层地了解日本的殖民统治。日本统治者为了使对冲绳的掠夺不受本国法律束缚,利用"旧惯温存"的统治手段,通过保留琉球王国时期的封建积习以延缓当地的近代化进程。"旧惯温存"暴露了日本在冲绳推行殖民统治的本质所在。日本在冲绳的殖民统治表明,其所谓的"国民统一",正是日本对外侵略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文化殖民是日本在华殖民统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日伪当局对文坛进行了积极的政治干预,企图把文艺纳入为“大东亚共荣圈”服务的轨道,但北京大多数知识分子和作家没有屈从于法西斯军事统治的淫威,北京文学的主体仍顽强地沿着五四新文学开创的道路迂曲生长,保持着不能扼杀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王平 《日本研究》2010,(1):31-35
自日本走上援助国之路以来,ODA决策体系的主导权就基本处于官僚的掌控之中.从桥本政权到小泉政权都以实现从官僚主导向政治主导的过渡为重要课题,在自民党长期构建起的政官"利权结构"下,援助决策体系的主导权依然在"政治家主导"下的官僚手中.目前,在鸠山新政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摆脱官僚支配,实现政治家主导的措施下,日本ODA决策体系的主导权处于"空白期".  相似文献   

18.
《学问》2010,(6)
在中国东北沦陷期间,日本殖民统治者利用伪满政权,设立文化专制机构,全面操纵东北的文化宣传舆论大权。通过实行反动的《出版法》和"弘报三法二件",采取"一国一社"、"新闻新体制"等措施,对东北的新闻报业进行"兼并"、"整理",并推行"日伪一体化",即由日本人、日本通讯社、日本电台操纵东北的新闻、报纸、广播等,为其残酷压榨东北人民,疯狂掠夺资源,称霸东亚而大造舆论。  相似文献   

19.
丁英顺 《日本学刊》2005,5(4):133-145
1910年日本军国主义完全吞并朝鲜,并以“确保东洋的和平与日韩两国人民幸福”的欺骗口号之下,在朝鲜进行了36年的殖民统治。初期,日本将“大韩帝国”的国号改为朝鲜,设立了朝鲜总督府的统治体制。“三一”运动之后,其统治方式逐渐转为文化统治。文化统治是残暴统治的延续,其手段更为野蛮。残暴统治和文化统治都给战后朝鲜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20.
国内关于日本关东军要塞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关东军要塞研究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果.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1992年以前的资料准备期,1992年至1999年的研究起步期,2000年至今的蓬勃发展期.通过对以往的研究回顾,建立一个以研究关东军要塞为主体,涉及中国强制劳工、化学战、细菌战、慰安妇等相关问题的"要塞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