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东山魁夷的画与随笔和王维的山水诗共同之处在于其中的禅的理趣,其意境冲淡玄远,格调宁静超脱,体现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和人生境界的追求。灵犀暗通中又使人品味到中日两国审美理想和文化模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王维山水诗的符号美学与心理美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心理美学及符号美学的观点,可以看到王维的山水诗具有以画入诗、声色并出的特点,以及独特的动静互衬、平缓悠长的节律,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同时,王维的山水诗还具有丰富的意蕴,表现了其个人的情感、观念乃至其个性、经历与人格,暗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潜藏着其独特的生命之流。意义融化在形式之中,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普遍认为王维是中国绘画史上“禅画”这一画种的创始人。参禅的“诗佛”王维将禅心与画意融合在其空灵清寂的“水墨渲淡”山水画中,再现了他修禅的艺术体验,开拓出极为优美深邃的美学境界,达到了诗画相融的最高境界,充分体现了空淡清幽的艺术风格。他的“禅境画”开启了唐代的水墨山水,并对后世文人画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王维与禅的论证,阐述了禅画的概念及其起源,分析了禅画鼻祖首推王维的原因,简析了王维与“禅”、王维与“禅画”的关系,推断了王维的禅画风格,阐明了王维开创的禅宗画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论王维的禅风禅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受禅宗影响很深。禅宗对王维来讲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 ,更是信仰上的归宿 ,所以他身体力行 ,修证佛法。禅宗追求澄净、无暇的心灵世界 ,使王维的人生态度趋向追求适意、随缘 ,王维的诗歌表达了他作为一名佛教徒的修证心得 ,即破执与了悟 ,这恰是他诗中的禅意所在  相似文献   

5.
张炎是宋元之际成就比较高的遗民词人,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张炎有强烈的慕陶情结.在其三百余首词作中,涉及陶渊明的竟达五分之一.由于有共同归隐的经历,以及宋元之际遗民们对陶渊明节士形象的推崇风气,加上相同的穷困与落寞情形,更主要的是他们有共同的雅趣,张炎对陶渊明才会推崇倍至.  相似文献   

6.
服装表演是当今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音乐作为情感艺术为服装表演中意境的创设、气氛的烘托、情绪的渲染等提供了声态音响效能。本文旨在探求服装表演与音乐艺术之间的关系;揭示两者相互依存并达成契合的美学基础;在此基础上剖析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在服装表演中的表现特征。这对于研究音乐在服装表演中的实际运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要正确认识并深入揭示王维山水诗中所寄寓的禅理禅趣,必须全面把握他的生活方式及其认识论特征,从他所信奉的佛教思想的源头上,从影响于他的诸种思想融会贯通的焦点上,寻找其基本理念.因此,僧肇是解读王维山水诗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8.
禅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它在今日仍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传承民族文化必须重视禅美学,而禅美学的利他、包容品格以及审美地对待生活的方式也使其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不足,为世界文化发展贡献力量。在当前人类精神问题与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中,禅美学可为健康大众身心、促进社会和谐的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禅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它在今日仍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传承民族文化必须重视禅美学,而禅美学的利他、包容品格以及审美地对待生活的方式也使其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不足,为世界文化发展贡献力量。在当前人类精神问题与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中,禅美学可为健康大众身心、促进社会和谐的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王维的诗歌文本具有一种独特生命,一种生命意识的回归与人格精神的重塑,一种永恒的力量与平淡的感染.  相似文献   

11.
释道交融共同作用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 ,使其呈现出一种空灵含蓄、平和悠远的情趣。在意象选择方面 ,由于释道交融的影响 ,王维善于选择秋、云、水、莲等意象入诗。释道交融使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具有情趣美、含蓄美、静态美、绘画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徐、王、张是明中叶至清初生活在浙江山阴的三位杰出人物。徐与张的先辈交往密切,王与张则有师生关系,王、张都推崇徐并视之为效法的榜样。受地域环境和文化渊源的影响,三人在精神气质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而在美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上则表现出一脉相承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英雄主义豪情,不仅决定了张承志与张炜创作的诗性气质,而且,决定了张承志与张炜对生活的理解,甚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英雄形象塑造。这就涉及张承志与张炜作品中的“我”或“主体抒情形象”与“民间英雄”之间的深刻关联问题,从诗学意义上说,这涉及作品中的“替代的主体”或“诗人自己”。张承志和张炜对英雄主义的深刻理解,对历史主义的真正透视,对民族命运的直接关怀,使他们的史诗性创作显示出“绝代的光华”。  相似文献   

14.
曹魏及西晋前期,在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全面复苏的前提下,朝廷礼乐建设的客观需求与君主、贵族们的精神消费需求,有力地推动着文人和艺人们歌诗创作和表演的艺术活动,民间歌诗则为他们的艺术创造提供了源头活水,这一切使歌诗艺术的发展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并为南北朝歌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伍尔夫、张承志在小说创作中都追求诗化倾向,而且在小说诗化理论的建构到文本实践过程中都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他们对诗化小说的成功探索与实验,为小说艺术开辟了一个新的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16.
阎若璩、汪琬为清初经学的代表人物。二人在康熙年间的礼学之争始于金石义例之辩,焦点集中在礼服学上,是清代礼学史上的第一次大论争。二人礼学观不同,研经治礼方法互异。汪琬兼采汉、宋之学,重求本义,主于律文以求用实,不屑专事章句之学;阎若璩倡古礼以兴古学,取法汉儒,重于考据训诂,排斥宋学,批评自朱子以来学者不事考据以致私造典礼之习。这场论争体现了清初礼学复兴时期的特征,对清代礼学发轫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岱舆在阐释伊斯兰教时,对佛教中与伊斯兰教相冲突的地方进行了批判。他对佛教本体论、佛教人性论、佛教伦理观、佛教中的偶像崇拜行为进行了批判。王岱舆还批判了佛教中的生死轮回观念,并依据伊斯兰教原则,提出了自己的“三世”思想。王岱舆批判佛教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宗教之间的比较来阐释和宣传伊斯兰教,并以此来表明伊斯兰教的优越性。王岱舆对佛教的批判,打破了伊斯兰教与儒、释、道等思想长期隔阂的历史,在回族思想史上出现了短暂的“四教”之争。  相似文献   

18.
张炎是宋元之交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剧之后,将身世之悲、家国之痛写入艳情词中,使其词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反映了更为广阔的生活内容。张炎由一己之漂泊落魄,进而对歌妓产生一种同情之感,以尊重的目光来看待这些沦落风尘之中的社会下层女子。出现于张炎笔下的女性,一个个高雅、可爱、可亲、可敬,栩栩如生。他的艳情词成为一种雅化了的艳情词,情味深婉,含蓄蕴藉,耐人品味。正因为具有了这些新的特色,故张炎能在宋元之间翘楚东南。  相似文献   

19.
重读王维 --从《竹里馆》说开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王维种种"历史问题"的解剖,试图对王维其人其诗有一个更贴切和公允的评价.文章以人类共同的人性人情去贴近千载而上的古人,揭示了王维作品中隐含的丰富而又多彩的情感内容,认为被人们目为"诗佛"、"隐士"的王维,其实终其一生都是深于情的一代"情种",而王维诗歌之所以能在李杜之外名列盛唐诗人之首,其原因正在于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深挚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20.
王维模式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仕与隐"、"生活与艺术"、"诗与禅" 3个"二难"消解;"王维模式"于诗学的最重要贡献,就是在意境的创造上获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功,艺术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了诗歌中各要素关系浑成的难题,将诗歌导入一个崭新的领域,使中国古典诗歌更切合诗的本体特质,强化了民族艺术重"言外之旨"、"象外之象"的境界,培养了国人在创作与欣赏上追求暗示和整体感应的审美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