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黎族创世史诗《五指山传》,由孙有康、李和弟(黎族)搜集整理,国家民委学术委员、广东民俗学会会长、广东民族教育研究会会长、原广东民族学院院长蔡仲淑教授作序,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发行。蔡教授在序言中道:“《五指山传》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是一本具有史料性、知识性、欣赏性、趣味性的珍品,可供读者阅读吟诵;而且对于研究黎族的社会发展史以及研究民族学、民俗学、方言学和民间文学,也是一部可供参考借鉴的文献资料”。“《五指山传》的搜集整理出版……,为黎族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为祖国文化遗产增添了新篇章”。笔者于此,就《五指山传》在黎族文学上的重要地位,及其丰富的内涵和艺术成就略加评析。  相似文献   

2.
五指山的槟榔与黎族的“放槟榔”婚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步入海南宝岛.行走黎苗村寨,举目便见槟榔树,一行行,一排排,笔直挺拔,青绿可爱。 谈起槟榔,自然想到黎族民间流传的《槟榔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在五指山下的一个黎寨里,有一位勤劳善良的佰廖(黎语为美丽之意)姑娘,她唱歌胜过百灵鸟,五指山四周百里的黎族后生,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挑着金银珠宝来向佰廖姑娘求婚,谁都想在她面前显示自己的家庭最豪华、最富有”。可是,佰廖姑娘却对求婚的后生说:“我不爱谁家的富有,我不爱谁家的钱财,我只爱对爱情忠贞的人。如果谁能把五指山顶上的槟榔摘给我,谁就是我最亲爰的人”。五指山峰高耸入云,形似五指,直指苍穹,踞于群山之巅,隐于云雾之中,五峰皆绝壁,如神工鬼斧,似狼牙虎齿,从没人攀过。所以,求婚的后生,一个个只伸伸舌头就转身回去了。唯有  相似文献   

3.
《黎族“合亩制”研究》是经国家教委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后,列为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科研课题。该书由琼州大学陈立浩教授主编,于1994年公开出版问世后,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 黎族“合亩制”的区域,在今通什、乐东、琼中等市县交界的五指山腹心地区。“合亩制”与我国的独龙、鄂温克、布朗、拉祜、崩龙等民族长期保留着的家族公社形态一样,是研究我国家长制家族公社十分重要的“社会化石”,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尤琪为第一个发现并诉诸文字介绍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从猿到人指的是从古代类人猿发展到人类(最早是猿人)这个过渡时期,它处在人类原始社会之前,生活着的是“正在形成中的人这样的动物”,还不是人类。至于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形态,生活着的是“完全形成的人”,现在已知道约有三百万年的历史,包括猿人、古人、真人和新石器时代以后的人类等。从猿到人这一时期属于人类社会历史以前的动物史。从猿到人的动物群与人类社会最早的原始群团有着根本的区别,只有后者才属于人类社会。这是因为,在原始群团中,人类用工具进行有益的劳动,即进行“能产生预期效果的劳动”,这是从猿到人的动物群所没有也不可能有的。 本文还认为,首先应该根据生活资料的生产、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其次再根据人类自身的生产、婚姻与家庭的发展与不同形式,来讨论原始社会史的分期问题。这样,可以把原始社会史分为原始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三个时期,又可再分为杂交乱婚、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家长制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军事民主制等六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李甫春 《学术论坛》2005,(12):119-122
在海南岛五指山中心区域的黎族中,至20世纪50年代,仍然存在一种集体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原始公社氏族制度———合亩制的残余。之后改造成为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文章研究合亩制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复活”的情况、原因以及寿终正寝的历程,对这种社会“返祖”现象作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14白云山     
陕西白云山位于陕北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黄河之滨,高山之上白云飞,如诗如画的风光尚且不论,山上的白云观就包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里山水相映,白云缭绕,松柏参天,庙宇林立、是全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和道教名山,白云山古称双龙岭,亦叫嵯峨岭,后因终年白云缭绕,而称白云山,庙也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  相似文献   

7.
在现今通什市为中心的五指山地区,据目前所知道,自清朝中期以来,就存在着一个黎族合亩制社会,被称为人类社会的“活化石”。解放以来,深深地吸引着许多学者对它进行调查和研究,并且先后发表了许多论文,对它的性质进行了探讨。但是,各家的观点很不一致,有的认为是“处于原始社会的解体阶段,属家庭公社时期”;有的认为是“父系家长制家族公社”;有的认为是“农业公社残余的一种类型”;有的认为是“由家庭公社转变为农村公社的过渡阶段”;有的认为是“在原始的家长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家庭共耕组织”;或者是“原始的父系家长制的家族共耕社”;有的认为是“半封建半奴隶制社会”等等。各种意见有不下10种之多。而这些意见,从论述的过程中来看,各家都是依据基本相同的材料,从合亩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分析中作出结论,但结论不同,为什么?其主要原因是合亩制的生关系比较复杂,合亩本身存在着三类不同的形式,又由于各人研究的出发点有所不同,因此得出结论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8.
黎族女子“不落夫家”婚俗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黎族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形式中,盛行着女子婚后“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即在婚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女子重落母家,过着不受婚姻制约的自由性生活,甚至已婚女子终身保持着母系血缘氏族的隶属身份。研究近代黎族这一婚姻现象与实质,对探讨人类社会原始家庭的演变,是颇有裨益的。本文主要就本世纪五十年代黎族合亩制地区的海南岛保亭、乐  相似文献   

9.
文章指出《历史的跨越——黎族原“合亩制”地区的变革》系94年出版的《黎族“合亩制”研究》的姐妹之作,并着重评述《历史的跨越》的意义,认为该书是研究“黎族经济发展史的补空之作”。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的黎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唐代刘恂《岭表录异》以“黎”作为专有族称记载黎族以来,历代有不少文献记述黎族的社会生活,如宋代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周去非的《岭外代答》,都广为明清的著述(尤其是明清的方志)所征引。明代汤显祖的《黎女歌》,是描写黎族习俗较为细致而又少见的诗篇。然而,对于《黎女歌》的民俗学意义,在黎族研究与汤显祖研究中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分析《黎女歌》中所描写明代黎借以及汤显祖对待黎族的态度。汤显祖于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年)贬官徐闻典史,随后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相似文献   

11.
杨芹 《广东社会科学》2023,(2):113-122+287
“岭海”一词,从唐代开始出现,至宋代使用增多,尤其于宋人文集中频繁出现。“岭海”指彼时两广地区,因其地北倚五岭,南临南海而名之;且以“海”名之,其意涵常与濒临之海洋以及孤悬海外之海南岛相关联。唐宋时期,中原人士和岭北士人对“岭海”之观感和认识,很大程度上仍反映在“瘴疠”“蛮荒”“僻陋”等几个方面,这也影响了当时士大夫对任职两广或谪官岭南的态度。“岭海”一词开始被频繁使用,与唐宋时期岭南的开发进程密切相关,也缘于世人对岭南之自然地理环境及海洋人文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了解。  相似文献   

12.
“阿缟之衣”,语出李斯《谏逐客书》。前后文是:“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对“阿缟之衣”,一般是这样注释的: “阿缟:东阿县(现在山东省阿县境)出产的绸子。”(《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把“阿”解释为。东阿”,其根据,大约是《史记·李斯列传》裴骃《集解》:“徐广曰:‘齐之东阿县,缯帛所出。’”然而,徐广、裴骃的解释是错误的。王念孙对此曾经作过认真的考证。王念孙在《广雅疏证·释器》“婀缟致(素勺),练也。”条下说:“婀……字通作阿。《列子·周穆王篇》及《淮南子·修务训》并云:‘衣阿锡曳齐纨。’高诱注云:‘阿,细縠;锡,细布。’《汉书·司马相如传》:‘被阿锡揄紵缟。’张(按:指张揖)注云:‘阿,细缯;锡,细布。’《史记·李斯列传》:‘阿缟之衣锦绣之饰。’徐广《音义》云:‘齐之东阿县,缯帛所出。’案:徐说失之,阿缟皆细缯之名,非以其出自东阿而谓之阿缟也。’  相似文献   

13.
黎族苗族民间信仰习俗文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细考究起来 ,海南黎族苗族群众的民间信仰习俗各有特点 ,存在差别。即使同为黎族 ,由于居住分散 ,支系纷歧 ,加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其宗教信仰也始终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 ,从基本的方面考察 ,海南黎族苗族群众的民间信仰习俗仍然具有很多共性 ,而这一点又往往容易为人们所忽视 ,迄今为止对之论述尚不充分。所以 ,我们在这里一反以往多将黎族苗族民间信仰习俗分别加以描绘的惯例 ,把它们的相似或相同之处归纳起来进行探讨。不言而喻 ,这样做只是为了论述问题的方便 ,并没有丝毫无视或看轻它们之间差异的意思。为了使其基本内…  相似文献   

14.
薄荷片推荐:西冲沙滩原始生态.山幽水美。这里有着“深圳夏威夷”的美誉,沙滩全长4.5公里。是深圳独一无二的黄金海岸.更有着蓝天.白云、沙滩.海浪之美景。如果你喜欢户外运动.东西冲穿越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沿着美丽的海岸线徒步.景色非常好。  相似文献   

15.
李白《早发白帝城》诗中“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解释为:“啼不住,谓猿鸣此落彼起,连绵不绝。”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十三所高等院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解释为:“啼不住,不断地叫着。”其他的有关选注本或不注,或与上两注大同小异。但若依以上两解,则与本句及下句的文意,与全诗的情绪不符。  相似文献   

16.
关于黎族合亩制問題,解放以来,我国学术界曾先后发表了不少文章,但意见很不一致,有的认为合亩制是“具有原始氏族部落性貭”的組織;有的认为是“父系家庭公社”;有的认为是“农业公社残余的一种类型”;有的认为是“原始的家长制的共耕社”;有的认为是“家庭公社残余的一种形式”……等等。我們发现所以存在这么多分歧的意  相似文献   

17.
<正>以五指山为历史背景和母题主线的黎族歌舞诗《五指山魂》(以下简称"五剧")始创于2005年,是海南省民族歌舞团国家一级编剧孙凯和他的同仁们长期深入五指山区采撷民俗民风,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学者意见而五度修改的舞台综艺,先后在国内外开展文化交流演出,并获海南省首届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优秀剧作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舞美设计等奖项。自2012年以来先后在海口、北京、上海等地巡回演出。该剧分为"喊山""天""地""人""恋山"五个篇章,以舞蹈、音乐、歌谣、幕景画面、灯光投影等艺术形式,铺就了一幅黎族特有的人文山水风情长卷。它借助钻木取火、开山耕种、祭天求雨、庆贺丰收、织绣筒裙、踏青  相似文献   

18.
<正>现在流行着一种观点,以为吐谷浑其人是吐谷浑部族的始祖,认为慕容鲜卑乃吐谷浑王族唯一族源,完全否认其同赀虏的血缘关系。如此传统观点很值得质疑。 一、关于吐谷浑“谓之阿柴 虏”问题 ——吐谷浑部是在赀虏与氐人融合体基础上新形成的一个共同体 十六国及南北朝时一般称吐谷浑部为吐谷浑国或河南国,《宋书·吐谷浑传》等又记“西北诸杂种谓之阿柴虏”,敦煌及新疆所发现的古藏文写本、简续亦“吐浑”(tho—gon)、“阿柴”(Va—zhu)两名并用之。对此、史家作过各种解释,但都否认其同吐谷浑的血缘联系。丁谦《宋书夷貂传地理考证》说“其国至阿豺始强,故人称为阿柴虏”;王尧、陈践认为吐谷浑进入河湟地区,在这里四处吞并、抄掠,引起许多土著民族的愤恨,遂轻蔑的称吐谷浑为阿赀虏。①日本学者松田寿男则云,因吐谷浑得以称霸于阿赀虏中,以致阿赀虏成了吐谷浑的别称。②周伟洲认为“阿赀虏”或“阿柴虏”当是西北诸族对吐谷浑的贱称。③这些解释都较空泛,缺乏实据。 《南齐书·河南传》云“河南,匈奴种也。汉建  相似文献   

19.
五指山市非遗保护工作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的十多年里,取得一定成效,也面临着困境。市文化部门以黎族织锦校园实践、黎族竹木器乐的地方课程为契机探索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路径,面对基于非遗项目的课程资源开发出现的问题,提出非遗在学校教育传承路径的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列宁在他的著作中,曾有过“原始群”的提法。作为科学概念使用,“原始群”指的是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人类的童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沿用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史的分期时,用以比喻蒙昧时代低级阶段,指的是人类史前文化的开始时期。近几年来,有的同志把“原始群”与“人类的童年”等同起来,把在“人类的童年”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