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民族社会学     
民族社会学是研究民族社会结构、组织和民族关系、各种民族社会现象和问题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既是民族学的一部分,又是社会学的一部分。就民族学而言,各个民族的社会发展都可遵循一条共同的历史规律,这便是历史发展的共性;就社会学而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的民族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民族社会学的对象与性质 什么是民族社会学?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必须对民族学和社会学分别略加叙述。 民族学是一门以民族为对象的社会科学。它研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民族共同体的发生、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社会学是一门以社会为对象的社会科学。它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在个人、阶级、社会集团的活动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同样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3.
民族学以民族共同体为研究对象,它是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民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形态等等的一门科学。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用实地调查方法和比较的方法。早年蔡元培先生关于“民族学是一种考察各民族的文化而从事于纪录和比较的学问”的定义就是着眼于方法上的说明。民族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与许多科学诸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民间文学、地理学等等都有密切关系。由于语言是组成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语言学知识对于民族学的研究就具有特殊的意义。杨堃先生说,不懂语言学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各门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以及门类众多的边缘学科的出现。民族社会学正是产生于社会学和民族学之间的、体现这两门学科知识综合统一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并成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一民族社会学没有令人注目的历史,它从诞生至今只不过几十年。但是,它的孕育史却堪称久远。19世纪40年代美国人摩尔根等一些青年所组成的“大易洛魁社”,对印第安联盟从社会结构及其组织结构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可谓开其先河。1851年他发表的  相似文献   

5.
<正> “民族”这个词是1899年梁启超从日文引进的,再过4年,即1903年,林纾、魏易将英人罗维(R·H·Lowie)的ETHNOGRAPHY译成汉文,是西方民族学传入中国之始;到1926年,蔡元培先生发表《说民族学》,首次定名为“民族学”,距“民族”一词的传入不过27年。辛亥革命后,民族一词被广泛运用,成为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旗帜,民族学作为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边缘学科,开始跻入社会科学。这段历史说明了一个事实:民族一词和民族学是在同一时期传入中国的。1929年,杨贤江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译成汉文在上海出版,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从此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共产党的  相似文献   

6.
民族学     
民族学是研究民族或民族共同体的一门社会科学。“民族学”这个词源于古希腊文EθNOΣ(族、民族)和(FPAΦEIN(描述),直译为“民族的记述”。民族学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东欧各国等同于民族志(Ethnogra-Phie,包括民俗学Volkskunde),在苏联、蒙古等国称为民族学(),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瑞士、奥地利叫民族学(EthnoIogie),英国称为“社会人类学”(SocialAntroPoIogγ),美国叫做“文化人类学”(CuIturae AnthroPoIogy)。  相似文献   

7.
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资产阶级在19世纪初期所创立的,而后不断有所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民族学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运用自己所创立的辩正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对资产阶级民族学(主要是进化学派及其代表美国的路易斯·享利·摩尔根)的积极成果进行吸收和改造,经过艰苦探索,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版,以下简称“第45卷”)中,集中了马克思的4部民族学笔记,占有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8.
民族学是一门以民族为对象的社会科学。它研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民族共同体的发生、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研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民族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民族学的资料虽然在古代即有所积累,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从十九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在历史上资产阶级曾利用民族学为其殖民统治服务,而无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9.
制度变迁在社会或文化变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其加以深入的研究,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建设。一、制度变迁的内容“变迁”作为一个人类学或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是从西方引入我国的,而在西方,变迁这一概念最初又是从“进化”这一概念演变而来的。变迁主要是指社会或文化的变迁,这种变迁事实上不仅仅是一种进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第一位女民族学者——王同惠女士传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学怍为一门以世界各民族文化为核心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当然要求力图达到对研究对象的全面了解和诠释,而任何民族都有一部分社会文化生活只有妇女们才能较深刻地理解体会,因此,民族学的研究必须要有女性学者去参与。但是,在中外民族学的早期发展史上,却很少有女性研究人员的介入,研究队伍中几乎都是男性,由于性别差异的限制,他们对世界的另一半——女性的生活圈子很难做到深入的观察和了解,从而使民族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 在美国,摩尔根(L.H.Morgan,1818—1881)的学说和民族学进化学派理论,曾被全面否定四、五十年。本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界有了一个较大转机,公开给摩尔根恢复名誉,承认他对民族学的贡献,并开始肯定进化理论。紧接着,一个新学派形成起来了,这就是“新进化学派”(The Neoevolutiongary School),它是一个比较进步的学派和思潮,1978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会议,曾以《新进化论与马克思主义》为题进行专题讨论,会议认为,“总的来说,新进化学派是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2.
法律社会学是本世纪才在西方兴起的一门探讨法律社会功能的新兴学科。在我国,法学和社会学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被视为社会科学中的“禁区”。作为这两门学科“产儿”的法律社会学,目前还处于介绍引进的阶段。本文拟就创立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律社会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发表管见。一、我国为什么也要建立法律社会学? 法律是社会(指阶级社会,下同)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是法律孕育和生存的基础,社会法律职能得以发挥的唯一场所,也是法律效果的唯一评价标准。可见,法律与社会有着内在  相似文献   

13.
云南民族学院黄惠馄教授的论文集《祭坛就是文坛》(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围绕民族学的学科理论建设,对民族学怎样科学地认识和研究民族文化作了深入地探讨。尽管该书出版在95年大连“全国民族学工作会议”之前,但却十分符合大连会议关于加强民族学学科理论建设的倡议,故想就书中的主要观点,结合自己的认识作点阐述,谨求教于学术界。一、文化是构成民族的核心要素在《祭坛就是文坛)一书的前言中,作者写道:“所谓民族文比,绝不仅仅是世人所理解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它的外延十分广阔,但最重要的是它的核心。这核心联系着民族…  相似文献   

14.
应用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几千年来,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国文明,并使之绵延不绝;同时,中国也是一个具有丰厚的民族学与人类学遗产的国家,漫长历史过程中的资料积累以及中国的传统学术,今天仍然强烈地影响着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建设。但是,民族学与人类学作为近代科学,终归是在上个世纪中叶的欧洲产生并逐步得以确立的,当本世纪初,民族学与人类学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学、民俗学等现代社会科学作为“舶来品”传入中国时,她们便作为向西方寻找真理并用以改造中国社会的尝试的一部分,而被载入了中国社会科学的史册之中。民族学与人类学作为应用科学,在其引入中国之后迄今约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与它们的实际应用息息相关。民族学与人类学在中国的遭遇与发展,也都只能从它们的实际应用的轨迹之中去求得理解。  相似文献   

15.
<正> 青海民族学院欧潮泉副教授的《民族学探索》是一本26万字的研究文集,1988年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央民族学院陈永龄教授对此书曾中肯评价曰:“若非有极强的事业性和极深厚的功底,何能臻此!”“它的问世必会给读者以新的启发和探索,为中国民族学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此书的一大特色,就是注重民族学的理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组织了大量人力在民族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历史调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民族识别工作,解决长期悬  相似文献   

16.
对社会学中国化的历史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是一门以当代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它是以对具体的社会作经验研究为学科特色的。综观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便可明白,探求达到一个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以维护该社会的正常运行的规律,乃是任何历史时期社会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尽管在古代思想家那里已经显露出朴素的社会学思想,然而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社会学则只能在资本主义时代才会出现,因为唯有社会分工高度发达后,研究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及社会整合才显得有意义。 至于“具体的社会”当作何解,笔者认为其中可包含三层意思:其一是指社会形态的区别,即指建立在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自然也包括当人类历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之后,由于历  相似文献   

17.
民族学作为一个名称,起源于古希腊文,指的是研究各族人民的学问。实际上,自古以来世界各国就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民族学资料。但是,民族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提出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方法和范围,还是在19世纪中叶前后。这时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向世界各地区寻找原料和市场,当时作为主要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在国际国内文化研究的热潮冲击下,中国民族学的研究和发展迫切需要创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文化民族学。该学科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文化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吸收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各民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形态及演变规律。文化民族学既关心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又注重各民族文化的变异和创新,其研究内容是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文化变迁;在继承中国民族学传统的基础上,致力于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创新,以建立中国民族学领域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从1838年孔德创立社会学这门学科以后,社会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1)19世纪三十年代至19世纪末的“草创时期”。(2)19世纪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勃兴时期”。(3)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的“建设时期”。至于和社会学有着源流关系的古已有之的社会思想和社会学说的研究,有的社会学史家把它划分在“社会学前史时期”。这,不在本文的论列范围。  相似文献   

20.
南京大学童星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对社会交往行动的影响”(项目批准号01BSH010),最终成果为著作,鉴定等级为良好。该研究成果的主要创新观点如下:一、主张网络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现实的社会”。针对社会各界(包括学术界)流行的网络社会是“虚拟社会”的观点,提出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只不过它有别于原先的现实社会即日常社会。网络社会与日常社会相对,网络社会是信息社会的一部分,而虚拟社会仅是网络社会的一部分。二、认为网络社会的出现对传统的经典社会学理论发起了根本性的挑战。1、社会化和社会角色。微观社会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