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学生的从众行为,认为大学生从众行为可以根据其内心和表面反应的一致性进行类型划分,大学生从众行为在学习、择业、入党、消费和恋爱等方面表现的最为典型。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是促成大学生产生从众行为的两类主要因素,大学生的从众行为具有双重作用。大学生从众行为可以采取适当策略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2.
近年以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人数也逐渐增多,相应的大学生的集群行为也有增加的态势,已成为影响校园正常秩序和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学生集群行为也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和难点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导致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原因,并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学生集群行为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起到一些作用。加强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学生集群行为,对维护高校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秦丽娟 《经营管理者》2013,(32):241-242
本文概述了社交网络的来源和特点,说明了社交网络之所以得到大学生青睐的原因,研究了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特点,分析了社交网络对大学生行为和思想造成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最后提出规范社交网络对大学生行为和思想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大学生网络行为进行类型概括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与影响进行了不同层面上的分析,并对于如何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就业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对待就业和择业的非理性行为等自身因素,这是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更大的但通常被忽视的一个方面。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分析,这种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在于行为人在不确定条件下决策时的各种认知偏差,其对大学生就业决策有重要影响,给大学生带来就业风险。因此,应防范非理性行为的发生,以降低大学生就业风险。  相似文献   

6.
雷娟 《决策与信息》2011,(12):247-248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构成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不可避免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入手,探讨了当前大学生网络行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李晓勤 《科学咨询》2008,(11):93-94
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就业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对待就业和择业的非理性行为等自身因素,这是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更大的但通常被忽视的一个方面.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分析,这种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在于行为人在不确定条件下决策时的各种认知偏差,其对大学生就业决策有重要影响,给大学生带来就业风险.因此,应防范非理性行为的发生,以降低大学生就业风险.  相似文献   

8.
"集体无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它产生于实践与社会生活中,对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从众行为是"集体无意识"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的具体表现。该文主要从"集体无意识"角度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从众行为,并希望借此对大学生的从众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9.
提高中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应当着力于把握当前中国大学生的领导力水平。本研究采用领导力实践行为模型作为理论基础,用大学生领导力实践行为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中国7个省市17所高校的1898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结果呈现了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实践行为的总体水平,以及中国大学生情绪智力在不同类别高校、学科、学历、年级、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基于调查研究的结果,时中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主体、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内容和教育途径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洪慧贞 《经营管理者》2013,(23):259-259
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已经逐渐成为高校的主力军。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具有一些普遍的特点,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高校教育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陆波  张磊 《管理科学文摘》2009,(30):167-16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了重大改变。本文论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并对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并最后提出了解决和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戴吉  郭一红 《决策探索》2007,(14):36-37
一、"问题大学生"的理论界定 (一)"问题大学生"的定义 "问题大学生"主要指在教育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教育结构和教育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一系列问题行为的高校学生."问题大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指违反道德准则、不利于身心健康、不利于学习和生活、不利于他人和环境的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13.
高职学校的学生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多持反对态度,但往往此类失信行为就发生在他们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因此,如何加强“诚信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作者在高职学校教务处负责考务事宜多年,通过对大学生作弊行为和考试制度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防治大学生作弊。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大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特征三种表现形式,并对调适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提出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印象管理作为大学生社会适应的一种方式和行为,对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和人际关系调节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大学生人格特点的角度对大学生的印象管理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熟知和掌握消费者行为是现在企业营销的重要部分。消费者行为研究也是整个营销学体系的基础。众多商品供过于求的今天。消费者行为研究更显得颇为重要。论文中从消费者行为的概念和研究作用开始论述。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了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市场现状。得出了调查结果。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研究和分析了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行为及其购买动机。最后,提出了企业针对目前女大学生化妆品市场现状所应采取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陈珊珊 《经营管理者》2013,(17):260-260
大学生作为一个思维及其活跃的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这些社会思潮,遭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因此,研究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社会思潮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及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最后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陈宫漾 《科学咨询》2008,(17):19-19
社会转型期不仅是单纯的经济或体制转换,它与人的观念和道德变迁相伴随,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本文着重对大学生行为的规范管理和养成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网群人数激增,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也日显重要,笔者拟以云南独立学院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价值观和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失范的心理诱因入手,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积极应对策略,以促进高校大学生自觉提高网络道德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新兴的网络,已经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基本使用情况的调查,浅析其心理特点,了解互联网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及对他们的影响,并为提升大学生素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