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从行政法角度质疑英国政府的三权分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论家洛克首先提出了分权学说,之后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对英国的分权政府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发展洛克的分权学说,提出了系统的三权分立理论.但事实上英国18世纪的政治体制并不完全是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理论的实践,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变迁,英国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之间的关系并不能简单地用分立、制衡来形容,行政机关从来不只是行使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2.
论洛克的国家权力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宪忠 《文史哲》2001,(6):110-116
作为迎合资产阶级采取削弱和限制王权的具体措施所要达到的政治目的,同时也是为资产阶级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作辩护的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的国家分权理论,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政府论》中。洛克将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三种权力彼此制约,但立法权被赋予一个国家最高的权力,从而确立以法治国的重要思想。洛克的国家权力理论,对后来孟德斯鸠的国家权力理论的形成,对于人类社会政治民主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代法治是西方的产物 ,其意义是由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所赋予的 ,它起源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运动 ,直接源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古典自然法学。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霍布斯、洛克 ,法国的孟德斯鸠和卢梭 ,应该说他们主张的从自然状态到自然权利 ,从自然法到社会契约是一种完整的系统的理论 ,在这种理论前提下 ,古典自然法学提出了一系列合乎资产阶级要求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的理论 ,具体地说 ,这些理论有人权理论、社会契约理论、主权在民理论、分权理论和法治理论。古典自然法学的这些经典理论在历…  相似文献   

4.
余凯 《兰州学刊》2008,(3):32-35
“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在分权学说的指导下建立和完善起来的。文章通过对分权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洛克、孟德斯鸠和美国联邦党人的比较分析,梳理了近代分权学说发展的大致路径:从“两权分立’’到“三权分立”,权力的划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科学;从“立法至上”到“三权平行”,立法权的地位逐渐下降,而司法权的地位逐渐上升并最终取得了“司法独立”的特殊地位;从简单的权力分立到权力的分立与制衡,分权获得了制度上的保障;从简单的职能分立到职能分立与人员分离相结合,分权变得更加完善,也更加容易操作和实现。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确立总统制的国家.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制宪者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创建了这一新的政府体制,他们的思想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来自欧洲的混合政府理论与分权制衡思想,特别是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被大多数制宪者接受;二是殖民地至美国独立以来的政治经历,其中包括总督制、州际委员会制和强州长制,每一种制度的利弊都为总统制的确立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
"自然权利"是霍布斯和洛克(也是整个古典自然法学派)对自然法理论的一大创见,二者在构建他们的自然权利理论过程中,均以个人为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在对人性的初始分析中,二者就有了不同的趋向霍布斯的逻辑一贯的论证将个人由自然状态送入"利维坦"中,而洛克的折中与调和却为个人营造了一个"有限政府".  相似文献   

7.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孟德斯鸠政治哲学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的自然权利与契约理论,使得契约理论成为一个具有从属性、更加激进和革命的理论。同时,他将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创始人洛克的政治哲学主题——自由,继续向前推进,并转换为法国政治哲学的主题——平等。另外,他还吸收了英国政治理论家弥尔顿的人民主权理论。  相似文献   

8.
《晋阳学刊》去年第1期刊登了吴大英同志《三权分立与反封建斗争》,作者在第二节介绍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些主张三权分立的思想家时,把卢梭与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相提并论,认为“法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卢梭的政治观念比孟德斯鸠更前进了一步。”我觉得这里关于卢梭政治思想的提法有几点不妥,在此提出来与吴大英同志商榷。其一,卢梭并不主张分权。卢梭是法国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思想家。他对封建专制制度嫉恶如仇。在许多著作中(如《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爱弥尔》等),他对封建专制  相似文献   

9.
宋涛 《理论界》2010,(6):48-49
本文从自然法、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均衡分权理论几个角度进行分析,阐述洛克政府观的理论基础,探讨他的政治意义,指出洛克政治思想的特点就在于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论述,从而奠定了他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袁芳 《学术探索》2014,(6):16-20
洛克与罗尔斯同属契约论,罗尔斯排除了传统契约论的形而上学基础,因而称其为新契约论。任何契约都是自由选择一致同意的结果,选择环境是缔结契约的关键。洛克的自然状态、罗尔斯的原初状态分别是他们各自对契约初始环境的描述,二者都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选择环境;二是选择主体。但二者在对如何达成一致同意的论证上又有所不同。本文以自然状态与原初状态对比分析为案例,阐释罗尔斯对传统契约论的继承与发展,为我们理解社会契约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财政分权理论是当前公共财政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对多级财政体制下政府、政府行为和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构成了该理论的核心主题。该理论对地方性公共产品的研究是基于Samuelson-Musgrave公共产品理论对效率问题和公共选择分析范式的对政治程序问题的探讨。新制度财政分权理论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起点,对财政分权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的研究突破了传统分权理论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整合了财政分权政策制定的规范和实证方法的交易成本政治学构成了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责任和治理是世界各国政府分权改革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早期财政联邦制理论将分权引入政府公共支出的分析,维持市场的财政联邦制理论则考虑了政府组织结构与激励问题,结合分权和治理两个维度,带来了地方政府、财政激励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解.近来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不同的政治体制下地方政府责任机制和治理结构的差异,同时发展中国家分权治理的实践表明,既定的不同政治体制下,公民参与是强化地方政府责任的一种重要机制,参与式预算就是其中“自下而上”的重要责任机制,对中国政治集权经济分权下地方政府治理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础理论成果评价研究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果评价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1 980年前后至 1 993年左右 ,为自发分散研究阶段 ;第二阶段从 1 994年前后至现在 ,为有组织、系统研究阶段。 2 0余年的历程 ,形成了一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研究队伍 ,发表了一批有价值、有实用性的论著 ,对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总的看 ,与国际较成熟的理论相比 ,我们的理论成果还有差距。学术界还要继续深入探索 ,重点是改进同行评议制 ,恰当运用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14.
王守坤 《浙江社会科学》2012,(9):11-19,41,155
本文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角度构建了中国式分权与宏观经济绩效之间的关联框架,指出中国式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构成了中国经济增长以及周期性过热的主导力量。由于中国不同省份的自然历史、地理位置以及发展政策差异极大,即使是同样的分权程度也可能产生不同的经济绩效与激励效果,这也就使得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论对其设定形式非常敏感。因此,本文采用受限VAR模型来实证分析中国式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作用效应,结论证实了本文的理论预期。  相似文献   

15.
西方权力制衡理论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亚里士多德在继承柏拉图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阶级通过参与城邦政治,并在不同政治机构中参与管理的混合政体思想。后古罗马的波里比阿提出了君主、寡头和民主三位一体的混合政体思想。此后,中世纪以王权和教权为主的二元权力化体系更是界定了政教各自独立、互相平衡、相互制约的控制领域。上述思想观点和实践为近代分权与制衡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人类本体论”是“文艺活动论”的理论前提,它把人的生存活动视为艺术的本体,认为艺术源于我们的生存、有归于我们的生存,引导着我们生存的超越;而“文艺活动论”则是对以人的生存为本体的艺术性质的动态展示、也是对这一动态过程的具体把握。虽然在对这两种观念的具体阐述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毫无疑义这是近20年来我国文艺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极有价值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思想在明治思想界中可谓独树一帜,首先它作为反体制思想完全游离于日本近代国家统治机构的框架之外,是明治时代为数不多的没有被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所同化的思想潮流,因其与当时现行统治体制之间长期持续的紧张关系而遭到了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其次它通过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对明治统治机构赖以生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现实可能性,从理论角度为近代日本提供了一种不一样的发展模式。因此,社会主义思想与宗教(基督教、佛教)一样,作为"非国家的因素",都是明治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思想与作为体制思想的进化论思想之间的冲突碰撞几乎涵盖了整个明治时期,历来的研究中关于这一问题的关注是比较欠缺的。寄希望于通过探讨国家主义者从进化论角度对社会主义思想展开的批判,为明晰二者的关系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8.
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学说中既继承和发展了孔孟儒学,又兼容了法家的思想理论。他改造了儒家的“礼”和法家的“法”,强调“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和各自的作用,将“德治”与“法治”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思想和理论,这一理论对于当前我们研究和加强“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崛起需要国际政治理论的支持和理论体系的建立。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取决于不断的探索。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正确认识自己和世界,借鉴国外的研究理论和实践并在实践的探索中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对于中国国际政治学科的发展、理论研究层次的提高和理论体系的建立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意识形势斗争日趋复杂化的今天,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教学被边缘、理论被质疑、课堂被僵化等挑战,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时刻保持激情,并积极引导大学生理性认知社会、推进与社会、与历史、与课程、与学生的四维互动式课堂改革来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从而达到思政课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