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库馆臣提出"四书之<大学>、<中庸>"和"<礼记>之<大学>、<中庸>"两个概念,反映了<大学>、<中庸>与<礼记>的分合作为汉唐--宋明--清三阶段学术转轨标志的事实.经考释可知,"<礼记>之<大学>、<中庸>"属经学范畴,"四书之<大学>,<中庸>"属理学范畴,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有其各自的渊源.  相似文献   

2.
璩龙林  谢谦 《东南学术》2013,(1):203-208
上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以来,晚明小品文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颇多人的青睐。不过,乾隆年间四库馆臣视野中的晚明小品文,却有纤佻、芜杂、伪袭和浅陋等诸多严重积习,与时人的眼光判若霄壤。时代精神舛隔,士习学风异趣,是造成四库馆臣如此激烈批评的原因和背景,总体而言四库馆臣的批评虽然激烈但不失中肯之处,值得我们进一步省思。  相似文献   

3.
南宋中后期诗坛是否存在"江湖诗派","江湖诗派"是否是文学史意义上的所谓"诗派",是江湖诗人群体研究的一个基础的问题.揆诸史实,南宋中后期诗坛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江湖诗派".明确地以江湖为"诗派"且对后世造成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的,是四库馆臣,但即就四库馆臣的立论而言,也是缺乏依据的.南宋江湖诗人群体首先和主要的,不是一个以诗歌为中心和纽带的诗人群体,而首先是一个社会群体;首先和主要的不是一个诗歌创作的现象,而是一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4.
四库馆臣提出“四书之《大学》、《中庸》”和“《礼记》之《大学》、《中庸》”两个概念,反映了《大学》、《中庸》与《礼记》的分合作为汉唐——宋明——清三阶段学术转轨标志的事实。经考释可知,“《礼记》之《大学》、《中庸》”属经学范畴,“四书之《大学》、《中庸》”属理学范畴,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有其各自的渊源。  相似文献   

5.
四库全书馆是为纂修《四库全书》而设置的规模庞大的修书机构。四库馆内人员复杂,学术纷争不已,但馆臣中起主要作用者,却都能理性地看待汉宋之争,并蕴含着经世思想,四库馆臣的理性意识和经世思想,不仅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使得《四库全书》能顺利纂修完成,而且对《四库全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赵鼎臣,字承之,自号苇溪翁,滑州韦城(今河南滑县)人,是北宋后期的一位文学家。其所著《竹隐畸士集》原本为一百二十卷,但当时只刊印了四十卷即废止,后又散佚。四库馆臣在编纂《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二十卷,即为现存世之《竹隐畸士集》。栾贵明的《四库辑本别集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又据《永乐大典》补出四库馆臣漏辑的三十五条佚文。但是,四库馆臣和栾贵明对《竹隐畸士集》的辑佚远不全面,尚有许多漏辑之处,笔者现从南宋人魏齐贤、叶棻编辑的宋文总集《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一书中细加搜检,发现是书选录赵鼎臣的文章,有…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及存目图书多达万余,每部图书均撰有提要并注明来源,在撮举大凡、条列得失的同时,对部分图书的版本亦有所交代,但多数情况下语焉不详,偶尔直接忽略。修纂《四库全书》时,汇聚四库馆的图书不乏异本,馆臣概称之为别本,主要包括同书之别本、别集或丛书之别本以及某部图书部分内容的摘出别刻本。鉴于别本的复杂性、特殊性以及质量参差等问题,在遵循“罕见之书有益于世道者”著录、“俚浅讹谬者”存目之原则的前提下,馆臣采取了正本别本均予著录、著录正本存目别本、正本别本一并存目三种处理办法。同时,馆臣还利用别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校勘补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馆臣对别本的利用,以及珍视文献、甄别取舍的审慎态度。  相似文献   

8.
《文史哲》2017,(4)
与编年体、纪传体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史书体裁的纪事本末体,有一个历史性的生发源头,即《左传》学中的纪事类编学。由于《左传》叙事存在"隔断",在六朝至宋代极为流行的《左传》学中,出现了类编《左传》纪事的系列著作。在南宋前期治史为鉴的思潮下,这一《左传》纪事类编学与逐渐兴起的《资治通鉴》学相结合,产生出被清四库馆臣称为纪事本末体典范和创例之作的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徐梦莘撰著《三朝北盟会编》,亦受其影响。此后,纪事本末体史书编纂续成传统。鉴于《左传》纪事类编学形成更早,四库馆臣所谓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创纪事本末之例",当是误说,但在史学著作范畴内,袁枢此书可视为史书纪事本末体的创始之作。  相似文献   

9.
北宋王珪的《华阳集》至清代已佚,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重新辑出,今所流传者即为此本,但此本误收现象严重,辑佚也很不完备。在劳格、栾云贵等人的基础之上,对《华阳集》中误收、重出、失收诗文加以综合考订,可以补入佚文九篇。从《华阳集》版本的历代流传状况来看,今所流传的辑佚本出现误收的原因,在于四库馆臣的辑佚疏漏,而非《永乐大典》的引文本身有讹误。  相似文献   

10.
目前,可用来检索民国时期经学研究数据的工具书不少,但就研究这一时段的经学来说,现有的工具书并不能完全解决检索数据缺乏的困难。主要困难表现在以下几点:(一)缺乏较完备的目录索引;(二)经学专著搜集不易;(三)期刊分散于各图书馆,搜集不易;(四)民国时期的经学家著作有待整理;(五)经学本身不受重视。在现有条件下,加强对经学特别是民国时期经学的研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在高校中重开经学课程;(二)编辑民国经学丛书;(三)编辑民国学者经学论文集成;(四)编辑民国经学家著作集;(五)申请研究计划;(六)编辑经学家传记数据索引;(七)访问经学家的后代和亲友、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是研究汉代风习以及乐器的重要资料,然历代弥远,字句多有讹误舛错,虽经清代四库全书和学者卢文弨、孙诒让、朱筠等人的校勘整理,略可讽诵,但四库馆臣或有臆改,私家校勘,亦未尽善,是以《风俗通义》行世者至今缺乏较好的读本。  相似文献   

12.
宋明理学分为程朱道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过去学术界一般认为,薛瑄是程朱道学在明代的代表。《四库提要》曾说:“大抵朱陆分门以后,至明而朱之传流为河东(薛瑄),陆之传流为姚江(王守仁),其余或出或入,总往来于二派之间。”(卷五十八)“明河东一派,沿朱之波,姚江一派,嘘陆之焰,其余千变万化,总出入于二者之间,脉络相传,一一可案。”(卷九十四)就有明一代大的学术分野来说,这不能说不正确。但就  相似文献   

13.
明代出现了一大批《诗经》名物著作,而在众多注疏中,冯复京的《六家诗名物疏》以引用材料广博、分类精细、详于考辨为四库馆臣所赞赏.冯复京的《六家诗名物疏》在《诗经》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显著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姚燧是元代散文大家,人比之汉之司马,唐之韩、柳,宋之欧、苏,各为一代文宗.明清人对他推崇备至,今人对他却很少了解,其重要原因,是其文集散佚.姚燧原有<牧庵集>50卷,佚于明中期.所幸的是,他有大量诗文收入明初所编<永乐大典>,清代修<四库全书>时,得以从<永乐大典>辑出,编为36卷,此即四库辑本.<牧庵集>散佚之余再得流传,赖四库馆臣辑录之功.但此四库辑本存在着严重的漏辑误辑及文字错乱等问题,需要深入考查加以是正.  相似文献   

15.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是研究北宋历史最基本的史料之一,但湮没多年。清康熙时徐乾学购得太祖至英宗五朝本《长编》的宋刻本,乾隆时《四库全书》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太祖至哲宗七朝本《长编》,以后爱日精庐活字本、浙江书局刊本相继问世,流传渐广,治宋史者莫不引以为据。但四库本《长编》曾经窜改的事实,却未见有人提出过。本文之作,即为发四库本《长编》之覆,以便读者使用,兼及辽宋关系的一些史实。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总目>对明代文学的批评与定位,深刻影响着明代文学的研究与传播.四库馆臣对明代文学复古问题的复杂态度,凸显出清代官方学术在政治约束下的畸态.本文以<四库全书总目>批评视野下的七子派为考察起点,对该著的学术姿态、撰述方法及批评思路进行还原和再认识,通过梳理明人别集提要,解析其中的政治约束和文学观念的逻辑矛盾,以期对"四库学"及明代文学研究进程中的认识局限作具体甄别.  相似文献   

17.
南宋时四川地区史学名家迭出,尤以二李最著。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与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下简称《要录》)和《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以下简称《杂记》)都是史学名著,也是后人研究宋史的基本史料。遗憾的是,《长编》和《要录》经过四库馆臣的窜改,已非本来面目。最近我写了一篇《四库本〈续资治通鉴长编〉发覆》(载《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3期),本  相似文献   

18.
范志新 《晋阳学刊》2005,(6):115-116
清选学家吴县余萧客著有《文选音义》和《文选纪闻》。《文选音义》,四库馆臣竭力贬斥,以为有八失,钱泰吉《曝书杂记》则云:“吴县余仲林集《古经解钩沉》极精博,所为《文选音义》则体裁殊不称,《四库提要》详论之……然《音义》多用直音,便于省览,载义门校语颇详,亦初学所不废也。”[1]卷上持论较馆臣平正。《纪闻》则多载《文选》有关典籍资料,当代学者视与《音义》并为清代选学家创业之作。《音义》初刻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纪闻》首见于余氏门人江藩《汉学师承记》。江氏之记,引起当代选学家的质疑。先看江藩的著录——(余氏)悔少作(…  相似文献   

19.
周易内传十二卷发例一卷周易大象解一卷。周易稗疏二卷。旧本三卷四库本四卷周易考异一卷。附稗疏后周易外传七卷。书经稗疏四卷。尚书考异。有目未见书尚书引义六卷诗经稗疏五卷。旧本二卷四库本四卷诗经考异一卷。附协韵辨诗广传五卷。礼记章句四十九卷。春秋稗疏二卷。春秋家说七卷。春秋世论五卷。旧本二卷读春秋左氏传博议二卷。四书训义三十八卷。又名授诸生诗义四书稗疏二卷。故本一卷四书考异一卷。读四书大全说十卷。四书详解说文广义三卷。凡经类二十二部。已见二十部。都一百六十四卷。未见二部  相似文献   

20.
李可亭 《北方论丛》2008,4(2):99-102
钱玄同一方面受康有为经学思想很大的影响,对《新学伪经考》也多有誉美之辞,而另一方面二人所走的并不是一条同样的道路。可以说,康有为是近代的今文经学家,近代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而钱玄同则不泥家派,超越今古又超越经学,是埋葬经学、变经学为史学的一个功臣。分析认识钱玄同对康有为经学思想的承继与超越,对于认识康有为和钱玄同的经学思想,以及中国近代经学的发展走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