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重要关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制度自信",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期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的客观要求,是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的客观要求。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公共权力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乡村公共权力无论在结构体系重组还是在运行机制的创新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农村建设必须彻底转变乡村社会治理理念,强调多元治理主体,要求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乡镇政权及村“两委”的治理能力,积极鼓励和支持为农村公共福祉和公共利益服务的各种组织参与治理,共同构建新的民主合作型的基层公共权力体系,实现和谐共治的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3.
论公共权力与利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权力与利益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权力都与利益相伴随,但是并非所有利益都有权力之争,而权力之争必然是为了利益。利益是行使权力的目标;权力是创造利益、获取利益的有效的手段。公共权力的本质是为社会大众谋取公共利益,但是,许多时候并非如此,这就导致公共权力异化——腐败的发生。正确处理权力与利益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公共权力的理性化是现代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面向。从公共权力理性化的要求来探讨中国的党政关系问题,将为我们提供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多的理据。公共权力的价值理性维度凸显了坚持党的领导的必要性,因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将当下的利益需求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原则相统一、相融合;公共权力的工具理性维度要求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宪政秩序的建设,实现党政关系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旧有的权力结构体系被重新调整和打破,新的公共权力职能机制尚未规范和完善,于是出现了大面积的公共权力失范现象。因此,深入揭示公共权力失范的成因,加强对权力进行公共治理,是进一步搞好政府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关键。 一、公共权力失范的深层原因剖析 (一)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代表  相似文献   

6.
论第三部门与公共权力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第三部门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 ,在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的宗旨下 ,第三部门若要广泛介入我们的生活领域、发挥其功能 ,首要面临的问题即政府给予第三部门的合法性和行政权利空间的问题。第三部门是否具有公共权力 ,如若具有 ,它又是从何处获得并行使之的呢 ?本文就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相似文献   

7.
论公共权力的强制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共权力是社会权力集中化的代表。强制力是指在不顾及施加对象是否情愿的情况下强迫对方服从一定意志的力量。强制所导致的服从是一种被迫的服从。改变强力需要更大的强力。任何社会都必须对冲突进行调节,使冲突不以将会毁掉整个社会的暴力方式进行。公共权力对强制力的垄断既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结果,又是实现社会有效控制的必要条件。强制力的效用是有限的。行使强制力的合理性是有条件的。通过一定的制度和程序保证公共权力使用惩罚权力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8.
苗建萍 《兰州学刊》2005,3(1):16-18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政治文明作了详细的论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三大支柱.其中人民当家做主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内核,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人民当家做主直接体现在对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确立与保护,而公共权力的滥用则是对公民权利的最大威胁.因此,要实现政治文明就必须加强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公共权力内在倾向及其约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作为政治组织在从社会中分离出来以后 ,有着双重属性 ,即阶级性和社会性。这种双重属性体现在行政权力上 ,从应然层面 ,行政权力是公共权力的主体权力形式 ,行政权力行使的根本依据是公共性 ,而在实然层面的确存在着总要摆脱公共性的倾向。这就决定了公共权力既可以成为谋取公共利益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形式 ,也可以成为个人或集团专权、滥权 ,谋取私利的通道。防止和遏制公共权力异化 ,在行政改革层面 ,应实现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 ;从权力制约权力到社会制约权力的转变 ;从无限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公共权力:国家在现时代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公共权力为理论分析框架,以对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 重新解读为切入点,研究国家在现时代的历史使命。本文认为:随着严格意义上的阶级对立的消 失,国家的公共权力性质将会突显;公共领域是国家公共权力存在的合理性界域;在现时代,应当 力。强国家公共权能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公共权力是社会主体为了防止自己的正当权利受到他人的非法侵犯而设立的,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为防止公共权力异化,必须对公共权力制约进行一系列制度设计,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建立权力之间的监督制约制度,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完善的宪法诉讼制度,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制约。  相似文献   

12.
公共权力是社会主体为了防止自己的正当权利受到他人的非法侵犯而设立的,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为防止公共权力异化,必须对公共权力制约进行一系列制度设计,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建立权力之间的监督制约制度,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完善的宪法诉讼制度,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制约.  相似文献   

13.
国家治理是国家按照某种既定的秩序和目标,对全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进行自觉的、有计划的控制、协调和引导的活动。现代国家是由公民个人、社会组织、政府、企业共同组成的多领域、多层次、多主体、多中心共同体,不同领域、不同层次遵循不同的治理之道。我国现有国家治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按照现代国家治理要求理顺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回归到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理想模式上去,理顺个人、社会、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核心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最终确立政府治理、市场决定、社会自治、个人自主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论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的授予必然伴随着责任的规定 ,权力无法脱离责任而单独存在。作为公共权力的载体 ,公共部门亦必须承担与公共权力相应的公共责任 ,以保证公共权力的公共性。公共责任的构建要求掌握公共权力的公共部门必须建立起维护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和信念 (主观责任 ) ,积极地承担起维护公共利益的义务 (客观责任 ) ,否则 ,将承受消极的后果 (消极责任 )。“公属”和“私掌”之间的矛盾 ,决定了公共权力既有“行善”又有“作恶”的可能 ,公共权力在运行过程中极有可能偏离其公共性 ,转而去追求行使主体自身的特殊利益。因此 ,必须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与约束 ,这样才能确保公共责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试析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权力的异化与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公共权力异化的两种主要表现——公共悖论与权力腐败,公共权力在行使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异化现象,不仅仅有人的原因,更有制度的原因——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垄断性。公共权力的异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对公共管理的满意程度,动摇了公共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因此必须动用权力、权利和市场的力量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相似文献   

16.
公共权力与公众利益都属于集合范畴 ,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应然状态下 ,公共权力应该为公众谋利益 ;然而 ,在实然状态下 ,常常出现公共权力异化的情形 ,不但不为公众谋利益 ,反而对公众利益造成巨大侵蚀 ,这与公共权力实质主体是社会公众不相符 ,所以 ,公共权力行使主体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增强自身工作责任感 ,自觉处理好自身身份的二重性关系 ,更多更好地为社会公众谋利益  相似文献   

17.
公共治理权力结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由集权向分权的态势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政府失灵"为治理权力结构的分化提供现实基础,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公共服务需求为治理权力结构分化提供社会压力,知识普遍扩散为政府以外的主体行使治理权力提供技术准备,权力社会的内在冲突形成治理结构分化的社会基础。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社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市场发育的成熟,在经济治理领域,市场主体将成为治理的基础性力量;在社会管理领域,社会组织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试论公共权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涛 《学术论坛》2003,4(6):17-20
现代民主社会需要一个权力有限受制、运行高效、富有权威的国家机器。作为公共权力的国家,在政治上保证公民的平等的基本自由权利,保证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在经济上保持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在文化教育与公共事业上保证全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特别法律关系论--特别权力关系论的扬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我国的行政法理论没有确立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但实践中却存在着事实上的"特别权力关系".在这些特殊的行政关系中,依法行政原则一直尚未得到普遍的确认,或虽有法可依,但是由于诉讼救济途径的阙如,依法行政原则在事实上被"悬置".历史证明,传统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已经渐趋没落,不合时宜,我们应从务实的角度批判、借鉴大陆法系晚近的理论成果,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特别法律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20.
肖元 《学术界》2007,46(4):182-185
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公共权力模式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而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中,确立与我国现实与传统相适应的公共权力模式及与之相匹配的公共权力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公共权力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或者公共权力不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将走向虚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