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依恋的研究最初是从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开始的,后来依恋的研究拓展到了成人领域。本文从成人依恋与儿童依恋的差别,在Batholomew提出的依恋两维度-四类型模型基础上,介绍了成人依恋的主要评估方法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情绪调节与个体依恋策略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依恋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情绪调节影响着个体依恋策略的形成与发展。鲍尔比在其生物学理论中指出,人类婴儿生来就具有寻求并维持与重要他人亲密关系的行为,这种寻求接近的行为是天生的情绪调节装置,具有重要的保护功能。沙沃尔等人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把情绪调节和依恋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依恋策略形成的动力激活模型。  相似文献   

3.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照看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形成的一种稳定而深厚的情感联结.从演变的视角来看,依恋是婴儿对保护它的照料者的一种普遍偏爱. 1依恋剥夺的形式 "依恋剥夺"最主要的形式是"母亲剥夺".  相似文献   

4.
浪漫依恋也称婚恋依恋,是指伴侣间的一种情感联结.依恋模式的稳定性至今仍存在争议.在消极情境下依恋系统会被激活,同时引起相应的情绪,使伴侣之间的交流互动产生变化.跨文化研究显示,部分文化可能不适合用两种维度或四种类型进行划分,这当中涉及测量工具的等值问题.中国化的浪漫依恋研究须考虑文化的特殊性,中国伴侣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夫妻相敬如宾等传统儒家观点有可能是导致文化差异的原因.我们强调研究方法需更符合中国化,同时对未来浪漫依恋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采用成人依恋问卷和网络利他行为问卷对23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与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发现男性大学生的依恋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女性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倾向显著高于女性大学生;成人依恋中的依恋回避不能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依恋焦虑能够显著负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性别在依恋焦虑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中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相对于女性大学生,男性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更易受其依恋焦虑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成人依恋量表(AAS)、安全感量表(SQ)、中国版婚姻质量调查问卷(CMQI)为测量工具,我们可以探讨已婚人士的婚姻质量现状,以及婚姻质量、成人依恋与安全感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婚姻质量在年龄和性别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有无子女、婚龄和学历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变量中心的分析发现,人际安全感在依恋亲近和婚姻质量间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而且依恋焦虑不仅直接对婚姻质量产生负性影响,且通过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对婚姻质量起着间接的影响。个体中心的分析发现,成人依恋不同风格者在安全感和婚姻质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安全型依恋个体的婚姻质量、安全感最高。该结论启示我们:要提高人们的婚姻质量,不能仅仅从降低依恋焦虑入手,还可以提高依恋亲近,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在婚姻关系中双方体验到的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安全感的提升能更好地促进婚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2004年的秋日下午,阳光渐渐散去一天的温暖,顾无双开始在她的本子上一笔一画地记着英文单词,她学得很吃力,时不时问我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她用生硬的陕北话念,踩哪。我不敢笑,怕她自卑。  相似文献   

8.
康康  李楠 《北京纪事》2009,(6):62-63
"你在哪儿?来接我!"同行的女友正在命令电话另一端的老公。"我在小小,你也来吧。"对方意愿似乎更强大,女友瞬时打车奔去了。小小酒家,北京人开的家常菜馆。有什么了不起?很了不起。它起初栖身在国贸写字楼,十几平方米的店面,日日爆满,就没有不等位的饭点儿。前不久,它移居百子湾,还是十几平方米,依旧爆满。追随而来的老客人,都是国贸写字楼的白领,吃惯了的"小小",就好像离不开的家。  相似文献   

9.
成人依恋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重要方式,是人类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它会影响到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以及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质的形成。目前成人依恋的研究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成人依恋的个体差异和成人依恋的检测维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老年人夫妻依恋类型,并比较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与入户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对260名老年人进行夫妻依恋问卷和孤独感量表调查?结果:①老年人孤独感平均得分为1.95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地区差异?居住状况和月收入水平对其有显著影响?其中,城镇居住?群居以及较高的收入水平可以降低老年人孤独感?②聚类分析表明,老年人夫妻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并且,安全型占主导?③以孤独感为心理健康指标,发现老年人夫妻依恋类型对孤独感有显著影响?在此指标上安全型得分最低而另外两种类型无差异?结论:有效形成老年人安全型依恋模式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这对于实现积极老龄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