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子与道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是正统儒家之徒,但他游学稷下,深受诸子尤其是道家的影响,使他深化和发展了孔子学说。孟子深入探讨了道德规范、道德理想的本然根据,揭示了人性之本然与自然的一致性,努力把仁义礼智化为人的内在本性的组成部分。孟子的心性学说为儒家道德学说尊定了理论基石。孟子的四端说、“诚者天之道“说”、人性自然说、本心说、不动心、存心、养心说,均得益于道家的道论、心性论以及心气论  相似文献   

2.
心性论是儒家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者阐发其内圣外王之学的理论起点。孟子和苟子心性论观点之所以截然相反,源于他们对“心”与“性”的理解存在着巨大差异。孟子指“心”为先验道德本心,荀子指“心”为经验理智之心;孟子指“性”为本心开出之善的本性,荀子则指“性”为人的自然禀赋。正是这两方面的差异,最后导致他们整个内圣外王之学展现为两种不同的形态。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儒家关于民众道德教化方式的省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儒家关于民众道德教化的方式可以梳理为五种类型。这些道德教化方式表现出 ,“德治”是实现民众教化的基本方式 ,“孝悌”观应该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道德教育其实质是教育人如何去“爱”人和“敬”人 ,将家庭“孝悌”伦理视作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基础 ,可实现家庭、学校与社会道德教育内容的统一和一元 ,但也造成了“孝悌”观念泛化的流弊  相似文献   

4.
从孟子到朱熹的心性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对于中国心性哲学的开创 ,主要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尽心知性而知天的模式 ,在孟子看来对于心不在于去认知 ,而在于将自己的内心发挥到极致 ,这样就可以体认本心而知天。张载第一次在心性本体论上 ,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命题 :心统性情 ,把“情”这一概念置入心性问题的讨论中。朱熹则进一步发挥了张载的命题 ,提出性为体情为用 ,并在性情之上 ,加上了一个统领主宰 ,即心 ,将孟子的心性之心转换成主体性心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张载作为新儒学的奠基人,不仅将元气一元论提高到了本体论的高度,而且从儒家心性论的立场出发,沿着由孟子开创的"尽心、知性、知天"的思维路径,完成了由"太虚"→"气"→"性"→"心"的本体建构,从而把儒家"心性之学"提高到了"义理之学"的本体高度,为儒学的多向度展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在儒学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心性大小之辨是张载心性思想的重要一环。程颐批评张载的“以体会为非心”是主张将见闻排斥在心之外,意味着“心小性大”、析心与理为二。据二程弟子时紫芝的注释,程颐的这一批评系针对张载的“心御见闻,不弘于性”而发。程颐的批评建立在将“御”字释为“扞格”“防御”之上,但这一解释并不符合张载的本意:一方面,张载“心御见闻”中的“御”字当为“桎梏”“滞碍”之意,故不能从“心御见闻,不弘于性”中推出其主张析心与理为二的结论;另一方面,张载又确实有“心又大于心”的主张,但此论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见闻。张载的心性大小之辨的本质是天人之辨,既包含天人、心性的本末源流、分合同异、主从关系之辨,具体涉及对于心与见闻、诚与心、道与身的关系之辨;又包含天人、心性的自在与自为之辨。由此,张载的天人、心性之辨就动态的展开为由本源层面的无分,到当前实际表现层面的有分,再到极致表现层面的重回无分的复杂过程,而人积极主动修养工夫是实现从天人、心性在实际表现上的相分重回极致表现上的无分的不二法门,此即“心能尽性”说。张载此论从万物一体的高度推进了儒学对于天人关系的理解,也是对孟子尽心尽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天人之辫”是先秦时期讨论的重要问题。孔孟苟虽同属儒家,但他们对“天人之辩”的不同解答,正体现了哲学的发展。孔子“天人之辩”中对天的理解有自然之天、主宰之天等多重含义,主张人要顺天命;孟子主张人通过“尽心”、“知性”过程,最终达到“知天”、“事天”的境界。使得儒家哲学走向了唯心主义;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吸收了《老子》、《管子》的思想,把天人关系放在了天人相分、人能够制天命而用之的立场上,克服了孔子、孟子思想的弊端,在巩固儒家的理性精神的同时,将儒家天人关系推向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历来注家认为,性善、尽心、义利、养气、王霸等内容代表了孟子的核心思想。"人禽之辨"是串联性善、尽心、义利、养气、王霸等思想内容的轴心线索,并从"人禽之辨"与孟子的"心性"思想、"人禽之辨"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以及"人禽之辨"与孟子的"圣人观"三方面来展开论述,以确证此具有思想价值上之意义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在面对道德意志无力的现象时,孔子、孟子、荀子都根据自己的理论学说提出了自己的克服路径.孔子认为应实行道德教化,孟子认为反诸求己中求“心”最为关键;荀子与孔孟不同,把解决的路径放在主体知性选择能力的培养上.先秦儒家对道德“意志无力”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一个过程,同时也为以后儒家解决道德“意志无力”提供了总体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孟子的大生命观认为天命是生命的本源,身心是生命的结构,心比身更重要。孟子把生命的问题由天道转化为心性问题,提出养心、养气等心性方法,回归生命的本源,最终可以达到尽心知性知天的生命境界。孟子规定了儒者生命之道的模式,为儒者安身立命指出了一条正大光明之路。然而,从现实效用来看,孟子的大生命观模式只适合于上智之人,不能在现实中完全开展。  相似文献   

11.
韩丽华 《东方论坛》2012,(1):25-29,46
先秦儒家的告子性无善恶论、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皆把人性单一化,不能合理地说明人性的构成及人行善或作恶的原因。儒家"一心开二门"模式的性善情恶复性论认为,人性具有先天善性和后天恶情两种因素,由一体之心开出性情二门,主张以复性的方式去掉恶情回复善性。复性就是由后天之恶情向先天之善性复性。一心二门、性善情恶的复性论是人向善复性的基础和道德教化的根本,为弃恶从善的道德教化和人生修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学以“仁”为核心 ,“仁学”即“人学”,是研究人的学问。孟子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来界说人的本质 ,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种善良之心 ,这也是仁、义、理、智四种基本道德的萌芽 ,孟子以此来区分人与禽兽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方面 ,孟子提出“仁也者 ,人也”,认为“仁”就是以“人”来对待人 ,即“爱人”、“敬人”;在理想人格的追求方面 ,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孟子还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 ,表现了儒家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3.
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店儒家简有较丰富的人性天命说的内容。人的性情,禀赋自天。神秘的天道天德是人道人性的终极根据。肯定人的情气和内在生命有为善的趋势,以情言性,即心言性,是楚简与《孟子》的相同之点。在存心养性、“仁内义外”的问题上,二者有所区别。孟子对他以前的心性论作了理论的提升和推进。理解“情”与儒家道德形上学的内在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四端七情”恰恰是天人之际的纽带。性善论既是道德理性普遍主义的提扬,又不排斥情、才、气性。在心志的引导下,道德情感可以成为道德行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人性问题是先秦儒家关注的焦点,也是儒家政治学说的基点。孟子以“心之仁德”言性,而荀子以“人之嗜欲”言性,一个侧重社会属性,一个侧重自然属性,二者的语言表述的确存在差异,但是他们都强调在后天的实践中通过“养”或“化”的方式扬善去恶,追求完善的道德以争做圣人。另一方面,他们对人性的态度和作为,最终都转向并延伸到了政治领域。可见从儒家内在的道德修为到现实的经世致用的主体精神在二者的学说中是一贯的,也正是孟荀二人学说的异同之所在,彰显了儒学之为儒学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5.
当代新儒家的牟宗三以“归显于密”衡定明儒刘宗周(1578-1645)的思想。这里检讨其说,认为第一步归显于密之“摄知归意”或可引生意知回环互说以致显密混淆的问题。吾人或可补充之以“从已发归于未发”之说,使其意义得以确定。至于第二步归显于密,牟宗三以“以心著性”来规定之。吾人则认为“以心著性”可有歧义。“以心著性”实可有“尽心成性”及“尽心即性”之二解。刘宗周之所谓心形著性,应该是在把性体之外在客观义和形式义简别开之前提下去理解,方得还原其心性论之真实。在此意义下,刘宗周的思想便应是一“尽心即性”而非“尽心成性”之系统,而可以归属广义的王学。  相似文献   

16.
功夫论是张载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张载心性理论在个人修养、实践层面的落实和体现。张载的心性工夫论是把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与《中庸》的“至诚”“、尽性”和《易传》的“穷神知化”、“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整合和提升,提出了“大其心”的直觉体认方法。张载的功夫论表现为一个“成性”的修养过程,最终实现“至于命”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人性问题,告子与孟子进行了多次论辩,对论辩内容所涉及的儒家伦理进行分析论证,来探索孟子学说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所具有的原则和策略。研究认为,孟子从仁义内在的立场出发,对告子人性论观念提出批评,其主要凸显的是意向关联性与非观察者姿态的人之存在的本质,这一看法是儒家学说的人文内核;孟子用道德本能将自然与人文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否定告子认为的人性无确然的定体观点,王夫之将孟子这一思想进一步阐释为“天命自然之理”,孟子对自然观念的深度改造与汲取,奠定了中华文化中强调态势、关系性的发展基调;孟子用仁义礼智表示人性固有的道德本能,以“嫂溺援之以手”表达恻隐之心优先原则,用道德情感优先能够给予人的良知良能以一以贯之的实现,这与西方哲学中特殊情境下注重优先原则有同样深远的考虑。告子与孟子等历史时期的儒家伦理争鸣表明,儒家学说强调人文化成的意义,在更高的层面上对自然观念加以升华悉收,这是中国文化能够稳定平衡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需要对儒家思想进行更为深刻全面的把握,对孟子以及儒家思想加以契合时代要求的反思与改进。  相似文献   

18.
吴澄论“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理学家吴澄的心性论内容丰富,寓意深远。吴澄从心能弘、心即仁及心具道三方面,结合“仁”、“道”、“理”等重要范畴对心性之可能及其形上根据进行充分论述,并以“弘”强调主体的道德自觉在心性之动态展开与现实呈现过程中的重要性。吴澄以“弘”统贯心的三种基本含义(即知觉之义、主宰之义以及道德之义),并以“仁”为本心之全德。在此基础上,吴澄通过对“心”的辨析疏理,为心学正名,将心学纳入儒家道统,体现了其弘扬心性的治学取向。  相似文献   

19.
孟子作为先秦著名的儒学大师 ,鲜明地提出了性善论的主张 ,体现了道德绝对主义的思想特色 :他以人的心性为内在根据 ,以天命为终极依托 ,为道德起源奠定了形上根据。孟子追求圣人境界 ,提出了诸如立志思诚、尽心养性等一系列道德修养方法 ,论证了道德行为的终极目的 ,对当今社会仍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孟子思想系统中的“心”是主体与本体的合一,其展开自身意义的活动就是“尽心”的实践——即由德行彰显德性的主体活动。“尽心”的主旨有二:一是人心对天人关系的自觉,二是对自我本心的自觉。正因为如此,孟子的“尽心”说为我们现在所普遍关注的自我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课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传统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