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近代广东商人节纪念中,作为社会舆论机关的诸多报纸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与影响,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发表"社论"、"评论"阐述商人节的重要意义,为商请命表达商人的意愿要求,报道商界纪念商人节各项活动以扩大其社会影响,强调商业的作用并呼吁政府和社会予以重视,向商界提出希望以帮助其自我完善,另还在商人节刊登专门广告。如此种种,不仅对于商人节纪念的影响十分明显,而且对于促进工商业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晚清的重商主义让一直位居" 四民之末"的商人,一跃成为城乡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筹建新式商人组织成为时代之音.在此背景下成立的近代温州商会,在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使商人成为近代温州社会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探寻温州商会的兴起缘由,弄清近代温州商会的本来面貌和真实状态,对于当今新兴商会的发展、对于中国商会史研究不无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最早的商会立法是1904年《奏定商会简明章程》,1914年和1929年公布实施了新的商会法和施行细则。中国近代商会法律制度的建立,对于中国法制近代化意义深远,不仅为中国近代民间社会力量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而且提高了商人的法律地位,并为中国近代经济立法和执法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创办广东全省商会联合会的活动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全省商会联合会是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商业团体。此前关于广东商人和商业团体的著述中,谈及该组织时仅仅是一语带过而已,有些著作甚至称其成立于1924年,也有称是由广州市商会与总商会共同创办。本文论述孙中山为了改变广东商界不关心政治的心理,发动商人积极参与民主革命事业,从而设立这一新的商业团体。探讨这个新组织产生的背景、筹办的经过、成立后的一些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效应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代胶东是山东商业活动最为繁盛的地区之一。随着商会的纷纷设立,近代胶东商人通过商会组织,积极参与工商管理、市政管理、社会公益等地方公共事务,在地方公共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地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商人的国民意识是20世纪20年代上海马路商界联合会兴起、发展及其政治参与的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中,上海商人积极参加罢市斗争,努力维护社会秩序,成功地履行了商人的国家责任与社会责任,商人的国民身份认同感进一步增强了,为以中小商人为主体的马路商联会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条件.五四运动后,马路商界联合会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商人的国民角色,开展国民责任自省,增强了商联会的凝聚力,成为动员中下层商人参与国民大会策进会、发起民治运动、组织储金赎路运动等一系列政治行动的工具理性,节省了马路商联会的组织成本,提高了商联会的行动力.这是20世纪20年代的政治运动中以中、下层商人为主体的马路商联会较之上海总商会更为活跃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杨学新  史佳 《河北学刊》2012,32(1):210-213
近代以降,冀州商人在全国各地经商的愈来愈多,从地域来看,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和保定。保定的冀州商人主要经营布线业,在商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了自身传统,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保定商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以商会为主的商人团体参与城市公共环境的整治与管理所做的贡献毋庸置疑。过去在文章中对此有过一些简单论述,但对以商会为主的非政府组织(NGO)参与城市公共环境整治与管理的专门论述尚不多见。本文拟对近代城市公共环境整治与非政府组织参与的论题,以天津商会为中心展开探讨,以便对构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协调合作的城市管理模式有进一步的理解。一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是政府政策启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天津商会作为当时最主要的商人社会团体,不仅在辅助政府实施工商政策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降,以商会为中心的民间商人团体广泛介入城市的社会保障、环境卫生、公共安全及交通运输等公共领域,成为近代城市公共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城市社会的演进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清末商会对华洋商事纠纷的司法参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晓荣 《学术探索》2006,2(1):107-111
清末商会成立之后,即积极参预了对华洋商事纠纷的解决。它们或直接出面理处华洋商事纠纷,或通过在官府的要求下参加调解、为华洋商事诉讼案件的判决提供意见、代替商人申诉等途径,与官方系统形成有益的互动。商会解决华洋商事纠纷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利于纠纷的解决并保护华商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对刺激当时商界的立法自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商人阶层的形成,有别于传统以地域或血缘为纽带的商人群体。商人的视域更加宽广,这是清庭新政中倡导商会建立的副产品,同时商人作为一个现代阶层也逐渐意识到了一个统一民族的存在。在列强殖民、国家危在旦夕的情况下,地方意识逐渐弱化。商人们开始从更大范围内解释自己目前的处境,逐渐产生了忧患意识与民族主义情绪。  相似文献   

12.
清末商会与商人心理的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商会与商人心理的现代化张琴早在现代商会产生以前,中国已有商人组织存在。各业手工业者(往往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者,可归入商人一类)和专事运销的商人都被纳于行会之中。行会是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和城市发展的产物,一度推动过生产力的发展。然而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财政为庶政之母。在近代政府公债的承募、货币改制及税政改革过程中,政府多依靠逐渐兴起的新式工商团体的作用实现财政功能的拓展。汉口商会作为区域商人利益集体代言人,在财政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国时期汉口商会就财政举债积极发声,参与政府对公债的整理以求维护财政信用与债权人利益。为维护商利,汉口商会不仅参与地方货币的整顿,更积极倡导币制革新,谋求币制统一。随着新式工商税收的相继开征,汉口商会从纳税人角度就税率标准、征稽方式等与政府展开了深度的互动,甚至在税法的修订、减征或缓征等涉税问题上与政府激烈博弈。政商之间围绕财政问题互动博弈一定程度展示了近代新式商人组织参与国家财政治理的复杂面相。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商会史是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史学界研究和探讨的新兴领域之一.近年来,这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进展.在研究对象上,从商会所代表的资产阶级扩展到商人群体;在商会活动内容的研究上,从关注商会的政治活动到关注商会的各项经济、社会活动;在研究方法上,从过去惯用的单一的阶级分析方法发展到运用现代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方法,如现代化理论、市民社会理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等,这些突破和进展对中国近代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对打破西方中心论,创立中国本位的史学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尽管对近代商会史的研究硕果累累,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的注意力较多地集中在从静态考察商会的性质和功能,缺少对商会的运行机制的动态考察,特别是对商会网络运行机制的探讨.因此,笔者拟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即商会网络运行机制,以便从动态的、相互联系的视角对近代商会进行考察,并以清末民初天津商会网络运行为个案,在探讨近代商会网络的运行机制上做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上海南京路商界联合会简论(1919-194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生 《社会科学》2008,(2):163-167
上海南京路商界联合会的工作主要是围绕本街区的商业安全、促进会员商铺交流等内容展开的,切实的政治诉求相对较少.将各马路的商联会理解为与上海商总联会相类的中小资产阶级商会组织,部分夸大了其政治意义,而忽略了其作为社区、邻里组织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卢征良 《兰州学刊》2008,(10):148-151,115
近代中国水泥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和适应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成立了中华水泥厂联合会。该会为维护商人的权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近代反倾销税法规的制订、颁布与实施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主体作用,这种主体作用反映了近代同业组织权利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商会的商事仲裁制度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会这一现代性的商人组织在1904年出现以后,对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产生于清末民初的现代性商事仲裁制度,是商会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这一制度的形成,经过了无专职机构,到商会自设专职机构,再到依法设立专职机构的三个阶段,不仅使商事仲裁制度从自由化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使商会的商事仲裁效力和权威性逐渐提高,而且反映了商会与政府的互动关系,以及清末民初中国司法制度的现代性变革。  相似文献   

18.
近代山东的商人组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清季以来,山东各业商人、商号之间除买卖经营关系外,还经常按不同籍隶或行业组成各种行帮、会馆,以维护自身利益,协调彼此关系,实行内部慈善救济以增强对外竞争的实力。及至近代,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许多商帮、会馆逐渐改组,建立起新式商人组织——商会。但是,行帮、会馆、商会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依次嬗递关系,而经常是新旧交错、兼容并存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商会性质研究中的商会与政府的关系史学界关于近代中国商会与政府关系的探讨在早期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包括在对商会性质的研究之中,这是商会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各种基本问题尚未有成熟看法和一致意见的反映。1.官商关系:早期的争论与总结对于近代中国商会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商人、商会组织研究的问题意识与阶段性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从不同的研究取向、阶段性特点和问题意识出发,对20世纪以来有关中国近代商人、商会组织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学术回顾与反思,以期在全面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寻求理论与方法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