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心理学是当今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将其研究成果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教育实效性。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应着力于增强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体验,挖掘和培植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全面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符合心理发展规律与社会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发展脚步不断加快,复杂的社会环境给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带来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内容。积极心理学重视人的积极心理带来的影响,促进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避免心理危机的出现。基于此,主要对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发挥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面对社会发展新时期的环境与大学生教育主体需求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更加关注大学生个体发展,吸收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有用之处,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实现自身的改革与创新。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分析积极心理学的运用价值以及两者间的异同,对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途径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目前心理学已经形成的比较完善和有效的试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与美德等积极特质的一种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与朋辈心理互助具有相似的价值取向,在大学生朋辈互助活动中倡导积极心理学思想,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提前预防,而且有利于全面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同时,朋辈心理互助活动也是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外化为具体行为的方法之一。将积极心理学灵活的运用在朋辈互助里可以有效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小玲 《职业》2013,(33):29-30
积极心理学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基础,探讨如何建设符合当前需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充分肯定人的发展潜力和优秀美德等积极力量,倡导以人为本,重视鼓励与肯定,这些理念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性,为二者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能。从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成果出发,思考将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组织系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邰炜  张威 《现代交际》2012,(10):182-183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重塑相关教育理念,以增进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日益深入,积极心理学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人员教育中。大学生是祖国新一代的领军者,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积极心理学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启示。  相似文献   

9.
高校开展心理咨询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是捕捉大学生心理品质发生、发展、变化及可塑性的关键手段之一,是高校提高教育整体效能的需要。高校的心理心理咨询具有心理保健功能,调适功能,行为塑造功能。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当注意将心理学的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应及时把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特征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所需要的特别教育对策和护理及时反馈给咨询工作者,同时学校要创造相应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的爆发所造成的严峻就业形势,使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考验,从而出现了不少的心理问题。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视角,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为切入点,论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坚持的心理学原则和应运用的方法,既可有效的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在主观层面研究了积极情绪与体验,在个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人格品质,在群体层面上研究了积极的公众品质及良好的社会组织。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应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分析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歆睿 《公关世界》2022,(14):176-177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关系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乃至国家的幸福健康和安全稳定。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虚拟网络生活冲击其心理健康。本文提出新媒体时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防策略,强调积极心理学、生命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融入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发挥网络心理育人功能,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预防,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回顾传统教学模式,结合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阐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与问题。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多元智力理论视角和"互联网+"时代视角对当今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作简要阐述,为进一步落实与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提出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焦文洁 《现代交际》2014,(4):220-220
本文以西安市某院校女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讨论和分析了女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相关研究,旨在指出情感教育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产生积极效应:女大学生对情感问题产生困惑后,能通过讲座和访谈有效缓解女大学生因情感问题而导致的心理危机,并及时有效的干预个体因情感失落而产生的过激行为。  相似文献   

15.
郑孝莲 《现代妇女》2014,(12):95-95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着眼于当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结合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强调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被动地适应,而应积极主动地去建构,在合作与和谐的氛围中,开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新局面。提出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途径,帮助高校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在该研究领域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开辟了一条心理学研究的新道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与活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早就成为我国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提供很多帮助。本文主要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特点和研究范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培养大学生身心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政工作旨在培养一个具有良好心理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过硬的合格大学生。然而作为思政工作主体的思政课却越来越变得低效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将高校思政工作融入学生日常化教育之中,就是使思政教育源于生活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让高校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这对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的全方位、全面化育人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中社会心理和社会舆论与社会意识形态联系的中介,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高校应采取积极对策,减少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心理课程教学引导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旋律,同时对提升大学生自己素质起到重要作用。根据高校心理学教育现状,可以从完善课程体系、变换教学方法、改变传统评估等几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政治观念、建立良好的品德素质。大学新生在面对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交往时会产生诸多不适应,结合积极心理学相关思路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新生适应性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适应大学校园,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因素,完善自我认识,有助于学生早日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