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互嵌"是在民族交往联系中,民族之间在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联结互动或者某个民族的社会联结镶嵌于其他民族中,在内涵上具有物质形式和精神文化两个维度的意涵,物质形式方面如互嵌式社区建设,而民族互嵌的核心在于精神文化方面,在推进民族互嵌工作过程中,我们要重视精神文化方面的意涵。  相似文献   

2.
以宁夏移民社区为切入点,基于多维向度下各族移民互嵌的社会生活实践,尝试打通“互嵌式社区”到“互嵌式社会”研究的理论进路,理清民族互嵌式移民社会内部共同性与整体性生成的内在逻辑,探讨民族互嵌式移民社会与移民共同体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移民共同体如何团结成为更高层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族移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领会又对民族互嵌式移民社会构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此获得对“民族互嵌”理论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宏大进程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经过40年的发展,宁夏移民区已初步建立民族互嵌式的社会结构,这是构建型和内生型民族互嵌路径双向互动的结果。研究发现,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深融联动作用下,构建型与内生型民族互嵌路径在双向互动格局中发生了“主次易位”,实现了由“构建为主、内生为辅”到“内生为主、构建为辅”的转型。民族互嵌在空间、经济、社会等显性领域实现了由被动依赖到主动联结、由官方推动到民间自发、由物质利益关联到心理情感相通的转变与提升,国家在场是推动这一转型的内在逻辑起点,形成了国家力量推动移民跨民族社会关系网络构建、生计资本积累和共同意识凝聚,帮助各族移民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挖掘共同利益与共享价值,激活移民内生力量“向下要力”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立路向。扶贫工作队嵌入和国家文化行政力的介入提升了各族移民主动互嵌的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民族互嵌的内生力量不断积累迸发出强大的活力和持久力。  相似文献   

4.
郑洲 《民族学刊》2023,14(1):75-86, 148
社会治理共同体视域下推进我国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既是促进各民族相互嵌入的基本着力点,也是落实民族工作“重在基层”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郑家庄典型社区进行调查研究,将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系统建构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相结合、相融通,见微知著,研究和探讨多民族社区治理的普遍规律,在共同体叙事中探寻我国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内在机理与框架体系。郑家庄通过系统推进“居住互嵌、组织互嵌、经济互嵌、文化互嵌与心理互嵌”,探索建构民族互嵌式社区生活共同体、组织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与情感共同体,为多民族社区实现“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目标提供了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5.
郑长德 《民族学刊》2023,14(2):32-39, 154
推动经济互嵌式发展,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从经济上看,互嵌发展是不同民族之间通过市场和非市场的经济交易形成的渗透关系,通过经济互嵌式发展,不仅扩大了各民族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选择空间和技能、偏好的匹配空间,而且还展现出不同民族之间交往自由、相互包容的精神关系。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利用人口普查资料,从城镇化、受教育程度、就业结构、空间分布等方面综合评估各民族经济互嵌程度,发现各民族经济互嵌程度已有显著提升,但族际差异显著。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各民族经济互嵌发展、促进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胡洁 《西藏研究》2016,(4):114-120
2014年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民族互嵌成为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新思路,体现了国家从经济建设硬着陆向社会文化建设软着陆的转变。从国际经验看,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计划通过"混居"方式增加各民族接触机会,美国不断修正法律实现了多民族平等和谐共处,英国以"教育优先区"填补部分地区和民族的教育弱势等对我国通过民族互嵌虚立新型民族关系有一定的启发。坚持以各民族为主体、政府引导、强化法律监管监督,深挖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精准落实着力点,培养地域共同体意识以增强"接触"可能性等有利于建设我国民族互嵌式社区。  相似文献   

7.
以利益相关者(当地政府、开发商、社区居民等)参与民族旅游手工艺品为研究切入点,来探索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之路;分析了利益主体在参与民族旅游手工艺品开发中扮演的角色,阐述了其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民族旅游手工艺品的开发模式,以此强化利益主体的协调与合作,寻求更多、更广泛的利益共同点,以期实现民族旅游手工艺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文化传承的"多赢"模式.  相似文献   

8.
黄蔓雯  蒋明 《民族学刊》2021,12(12):71-80, 131
构建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多民族社区治理的重要途径。由于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社区内部张力扩大,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多民族融合表面化、社区共同体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论文结合社会系统论、社区治理论的相关原理,厘清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内涵,提出民族互嵌式社区居民公共服务幸福感指标体系的构想。通过差异化选址、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影响居民公共服务幸福感的社区融合、社区治理、社区文化建设、社会医疗、社区教育五个维度及指标体系,为有效评价民族互嵌式社区公共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旅游社区居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空间的紧密性、资源的互动性使旅游社区居民在旅游社区发展建设的许多方面都处于主体地位。本文以桂林市"印象刘三姐"实景式演出中将当地居民看作旅游社区的重要利益主体,并以其为视角中心,结合利益主体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探讨旅游社区居民与相关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关系,分析多方利益主体间的冲突类型和引发冲突的因素,提出了冲突的解决范式和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0.
政府和开发企业之间的关系是解读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种思路:第一种是博弈关系,理论基础为利益相关者理论;第二种是合谋关系,理论基础是权力和资本合谋论。这并非可以简单地被认为是社会现象的"一体两面"。进一步的分析可见,博弈关系和合谋关系的存在表明:(1)不同层级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具有动态性和过程性,且多种关系的存在消解了社会政策的原初目标和国家的治理效率;(2)资源开发中政府、企业和社区的结构性失衡。这是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困局所在,也是提升国家在民族地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14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对民族互嵌社区的研究不仅要重视理论研究,还要加强对具体民族互嵌社区的个案研究,从而为民族互嵌社区工作的推进和发展提供参考。在查巴奇民族互嵌社区的形成的三个阶段中,鄂温克人经历了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大转型。面对现代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和挑战,政府和个人层面都要积极主动做到文化自觉,在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客观条件的基础上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以民族互嵌社区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形式迎接现代化带来的更多挑战。  相似文献   

12.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应追求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在文化旅游中,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影响文化旅游持续发展,利益相关社区或群体获权参与文化旅游规划制定和管理是实现利益相关各方平等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是党和国家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提出的重大创新举措,是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实践形式,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又促进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本文以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这一多民族聚居区为例,厘清大河家镇各民族互嵌式格局的历史演进,阐明大河家镇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生活范本。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实质是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协调关系,通过这种稳定的关系来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其制度的属性是一种稳定的可持续性的利益联结,能够对保护者产生激励作用和协调作用,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农牧民增收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多重效益.建立健全民族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加快农业生产中的“补偿”式发展,守住民族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底线,同步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与生态环境损害下降,是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需.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巩固民族团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措施。但目前有关"嵌入式社区"或"互嵌式社区"的讨论,大多从社区建设的理解出发,未充分关注这一部署在巩固民族团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本文强调"互嵌式社会"既是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又为民族团结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在"互嵌式社会"视野下加强民族团结的建设和研究,需要重视民族因素互嵌过程中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具体问题,在微观与宏观、局部与全局的往来互动中把握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6.
民族互嵌型社区是民族社区的次级概念,研究其形态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在辨析社区、民族社区和多民族社区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涵义;并以“民族互嵌”的两个关键属性“空间关系”与“精神关系”为变量,通过2×2矩阵将民族互嵌型社区分为四种类型:区隔型、接触型、融洽型和交融型;最后认为,民族互嵌型社区的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应当运用法治思维推进“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也需要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库进行必要的评估监督.  相似文献   

17.
抓住时机,深化改革,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既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扩大的必然要求,也是西藏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经阶段。推进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科技进步,合理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理顺产权关系,推进配套改革,调动和激发企业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内在活力;有利于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扩大区际经济交往,实现西藏与内地互补互促、合作开发和共同发展;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沿边开发步人,促进西藏与国外经济、技术、贸易的交流与合作。总之,发展市场经济必将促进生产力发…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举在民族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对长期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龚永辉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体系的生成轨迹》一文,系统地揭示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历届中央集体根据中国的民族工作实际不断调整、充实民族理论政策,最终促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体系形成的曲折历程.构建民族互嵌型社区、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客观要求,杨鹍飞所撰《民族互嵌型社区:涵义、分类与研究展望》一文对此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对相关的概念及其涵义、分类进行了阐述和框厘,进而提出了运用法治思维推进“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及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库进行评估监督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的主体性及民族性:利益关系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分析西部大开发的主体性入手,强调人是大开发的核心。文中探讨了西部地区的民族性、大开发过程中的主体行为和利益关系以及社会预期问题,重点分析了如何在大开发过程中保持和促进社会稳定的理论及对策。西部大开发的福利效应必然引发利益矛盾,进而引发社会冲突,为此,在协调西部大开发的利益关系的同时,要注意社会预期效应,形成适度社会预期。另外,必须健全社会冲突无害化的机制,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多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周真刚  柏友恒 《民族学刊》2022,13(3):12-19, 139
“三变”改革作为新时期农村变革自我与实现自我的实践逻辑,其以“资源”为中心、以“资金”为纽带、以“农民”为核心的“三变”改革实践秩序,对中国农村主体的认知结构与认知方式带来了深刻启示。本研究阐释了六盘水“三变”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秩序的互动意义,从农村的资本秩序审视现实社会发展秩序,从“三变”改革的实在逻辑探讨理论逻辑,从而厘清“三变”改革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互嵌意义场域。再者,围绕物质的意义空间与价值空间进行解读,基于物质存在与社会存在两者之间的惯性逻辑,以及社会主体的社会实践、物质追求、安全保障、交往交流需要等进行逻辑分析。最后,立足于新时代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与发展秩序,着眼于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党性宗旨贯穿于社会实践全过程的思想。从国家整体战略目标的角度思考社会具体实践的价值,实现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等的科学的统一,从而为“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这一时代主题相耦合提供路径思考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