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地理新教材即将在全国推广使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随着地理科学的发展,一部分陈旧的内容日益显出其局限性,无法体现当代地理学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学生对一部分地理原理感到抽象不理解,对地理知识实用性感到茫然,学习没动力,缺乏激情和兴趣,针对高中地理的现状,我在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联系学生熟知的本乡,本土,本校地理知识,使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具体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乐学,以强化地理实用价值来证明地理知识的有用性。 一、利用教学进度结合乡土地理知识 高一入学新生,虽在初中一二年级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认识肤浅、对地理知识情感体验不深以及学习缺乏意志力等方面分析了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消除障碍的相应对策: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培养学生对地理的良好情绪和情感;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锻炼学生学习地理的意志。  相似文献   

3.
"地理大发现"不仅使人类对世界产生了崭新的认识,也使西方的地理科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近代"西学东渐"以降,西方的地理科学传入中国,与中国的地理谱系、知识、价值和表述并置,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夹生现象",即中国的地理知识并没有融入到地理科学中,而我国的"地方表述"仍坚守着自己的传统.如何使地理科学与我国的地理知识、地理价值和地理表述相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国地理学",需要学界进行反思、研究和重建工作.在这方面,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按照区域经济理论和方法,我国经济理论界有关专家和学者对我国区域经济进行过大约三次左右的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总结划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划分方法,基本上是依据中国经济地理,严格按照计划经济政策模式和地理学原理,将全国划分为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和西部经  相似文献   

5.
思维是人脑对信息的加工活动。它包括了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但是,作为以概念体系把握客体的思维结构却只存在于主体头脑中。一方面,构成思维结构生理基础的神经系统主要存在于主体头脑中,另一方面,加工信息所凭借的概念和知识也存在于头脑中。如果撇开其生理基础不谈,概念就成为构成思维结构的最基本元素。主体所把握的概念并不是以散在的、混乱的无序状态存在着,而是依据其自身的内容和性质的不同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联结成不同的概念框架。思维结构中的概念框架首先表现为由数量不  相似文献   

6.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实现地理优化教学的关键是要有现代地理教学思想 ,实现地理优化教学的途径有 :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 ;研究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 ;改进地理教学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人在开发河西走廊的过程中,对该区域展开了地理与文化之话语建构,将之纳入现代国家与社会建设进程是其核心叙事.这一话语建构过程以现代疆域观念和地理知识为基础,但同时也将该区域的旧疆意象和历史话语编织到其内部.这种话语组织形式在将河西走廊的时空范畴转换到现代地理与文化层面的同时,也建构了其新的"边疆性".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中国三大区域社会制度及其所属政治意识形态在文学艺术中占有主导地位,并决定了抗战时期中国文学地理的基本格局与表现特征。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学地理建构在中国战时政治地理之上,是以各个区域不同的社会制度为基石,同时涵纳其他地理因子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学呈现方式。战时中国文学地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上逐渐发展成型,各文学区域的主体艺术表征由各种文学成分相互作用综合而成。研究抗战时期中国文学地理对于正视该时期文学艺术所具有的多样性特征和地理区位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泛珠三角"经济圈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泛珠三角"概念的提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本文在阐述构建泛珠三角经济圈战略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泛珠三角经济圈内部区域差异的多角度对比分析和层次划分,深入探讨了泛珠三角经济圈构建的客观基础及其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驰 《兰州学刊》2003,(6):129-130
本文论述了地理标志的概念与分类 ,分析了国、内外立法对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指出了我国对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板块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区域经济板块的命题并在一系列假设的条件下 ,从理论与实证上分析了区域经济板块存在的客观基础和观念基础 ;给出了区域经济板块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 ;分析了研究区域经济板块的意义和区域经济板块的性质 ;提出了区域经济板块的类型划分方法 ,认为以专县为单位来划分区域经济板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归因的研究源于美国心理学Weiner(1972)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而在80年代修正的归因理论.它是解释学习动机最有系统的理论,也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通过对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英语学习成绩的归因倾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存的古籍,以“四库”分类计算,属于地理学范围的数量,除诗文集之外,是最多的,如其中的地方志就超过了万种。如此庞大文献的形成,是与地理知识的实际用途分不开的。它对政权创建、开拓和维持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历代政府对地理知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蓝勇 《学术研究》2002,(1):87-90
本文回顾了20世纪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历史 ,对区域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内容作了界定 ,强调物质文化在历史文化分区研究中的地位 ,提出要注重历史上人类先天心理和生理对文化的影响 ,指明加强文化因子的复原研究、加强时间断面与文化分区的研究中的重要性 ,重视人才计量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提倡用新思维和新方法来研究历史文化地理 ,特别要注重研究者对区域文化的切身感受在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余川江  邓玲 《江淮论坛》2012,(4):37-44,193
了解各地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类别特征,有助于细化分类指导、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战略。采用所构建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和相关统计数据,对中国四大经济区(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范围内各行政地区区域产业竞争力进行聚类分析,将各地区划分为三大类型,对区域产业竞争力水平、人均GDP特征、优势产业特征、影响因素相关性等分析总结出相应的类别特征。依据类别特征,最后提出与不同类型地区相适宜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容易形成网络依赖。学校作为中学生学习期间的主要管理方,其引导作用不可忽视。通过分析中学生网络依赖的现状,对网络依赖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利用课程教学影响对网络依赖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加强校园网络管理以及学校与学生家庭密切配合,有效控制中学生网络依赖,不失为学校引导中学生摆脱网络依赖的重要措施。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学校在引导中学生摆脱网络依赖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对其人际交往所产生的心理影响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对策,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8.
跨文化敏感反映的是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情感情况,对于了解交际者面对文化差异时的交际态度有重要作用。国外众多研究也证明,群际接触会对交际者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本文在我国民族院校的汉族、少数民族学生与一所非民族院校的汉族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群际接触分别对他们的跨文化敏感产生的影响。希望通过此项实证研究,为民族教育和民族关系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差序格局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雪峰 《江海学刊》2007,(4):114-118
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已经成为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经典表述,成为描述"乡土本色"的关键词。但是,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的转型,差序格局所表述的对象已经发生了改变,由此,对差序格局进行再解释,也就成为中国社会学界的一大关注点。学界所希望的理想结果在于,通过对差序格局的再解释,重新认识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性质,并在此过程中,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普世意义的概念。在这一努力过程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关系等视角,在对差序格局的重新理解上,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毋庸置疑,这些理解,未能在理解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性质与力图使差序格局概念的"普世化"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研究路径,远没有达到把握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目的,差序格局的内涵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从而使之成为具有足够强的解释力的普世性的概念。这三篇论文在领会差序格局概念的内涵基础上,结合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深度理解,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这个研究路径出发,对差序格局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理解。以行动单位的视角来理解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区域差异,不仅继承了差序格局所内含的中西社会结构比较的视野,而且,更进一步,从"乡土中国"时代的中西比较进入了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区域差异比较;行动单位的视角,不仅打破了对差序格局概念下的乡土中国的想像,而且,还在村庄研究的论域中,结合了村庄结构与村庄关系的分析;而对于鲁西南小亲族主导型村庄的个案素描,则是对行动单位这一分析框架的具体展示,并揭示出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复杂面相。  相似文献   

20.
"差序格局"的拓展性理解——行动单位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已经成为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经典表述,成为描述"乡土本色"的关键词。但是,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的转型,差序格局所表述的对象已经发生了改变,由此,对差序格局进行再解释,也就成为中国社会学界的一大关注点。学界所希望的理想结果在于,通过对差序格局的再解释,重新认识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性质,并在此过程中,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普世意义的概念。在这一努力过程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关系等视角,在对差序格局的重新理解上,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毋庸置疑,这些理解,未能在理解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性质与力图使差序格局概念的"普世化"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研究路径,远没有达到把握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目的,差序格局的内涵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从而使之成为具有足够强的解释力的普世性的概念。这三篇论文在领会差序格局概念的内涵基础上,结合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深度理解,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这个研究路径出发,对差序格局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理解。以行动单位的视角来理解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区域差异,不仅继承了差序格局所内含的中西社会结构比较的视野,而且,更进一步,从"乡土中国"时代的中西比较进入了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区域差异比较;行动单位的视角,不仅打破了对差序格局概念下的乡土中国的想像,而且,还在村庄研究的论域中,结合了村庄结构与村庄关系的分析;而对于鲁西南小亲族主导型村庄的个案素描,则是对行动单位这一分析框架的具体展示,并揭示出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复杂面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